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刘莹 《采.写.编》2016,(3):139-139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态,同时也为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新媒体社会责任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新媒体为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视真人秀的火热,随之而来出现的是过度娱乐化、人文关怀缺失、忽略节目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等传播伦理问题。本文试以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真人秀节目,如《爸爸去哪儿》、《一年级》等为例,对其中呈现的伦理失范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为主的移动新媒体迅猛发展,但因其隐秘性、自由性强以及强社会关系等特性,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传播伦理失范问题频频发生。本文以微信为例,阐述了移动新媒体伦理传播的失范现状,分析其失范原因并提出重构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空间的新闻伦理失范的表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较强的冲击力,极大地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致使其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基于此,传统媒体逐步借鉴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方式方法,这一方面使得传统媒体很好的适应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新闻伦理的失范。  相似文献   

5.
李晓平 《青年记者》2016,(14):30-31
现如今,新媒体已经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新媒体的诞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日常娱乐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便利.新媒体为人们带来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能而引发诸多问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新媒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与开放性,同时新媒体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低俗性、草根性,新媒体的传播受到监管机制薄弱、社会公众道德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大量传播失范的情况,从而对传播伦理建设与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网络安全的关注由来已久,尤其各种形式新媒体的出现,使这一问题更加白热化。201 3年6月份,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斯诺登,向媒体披露了美国政府的监听丑闻,人们不得不再次正视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失范的问题。本文就网络与新媒体失范的种种表现进行探析,以期社会各界能够有效把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是人们形成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通过其快速的传播和丰富多彩的内容等优势,逐渐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并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新媒体不但可以提升青少年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还能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充分展现自我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但是互联网新媒体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些不良因素会对青少年养成正确的三观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阻碍,合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借鉴传播学理论,从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渠道三个方面,分析关注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收获好口碑和高点击量、在青少年群体中受到欢迎,以及新媒体纪录片对传统文化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雯雯 《新闻世界》2013,(8):146-147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内容更加广泛,传播效果更加突出。但是由于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受经济利益驱使,导致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愈加明显,我们要对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重新定位和思考,并提出措施以达到道德示范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杨文英 《出版广角》2014,(14):31-33
正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对新媒体的有效性进行发挥,对其弊端进行抑制,从而让青少年崇尚、接受以及认同全新的阅读方式。同时,让青少年自觉地将其融入自身的主体思想,增加对各种书籍的阅读数量,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等,对当前青少年的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的虚拟化、多样性的特点,对青少年全新阅读习惯的形成也具有全方位影响。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新媒体传播功能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