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指出,思想品德课应“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贯彻落实好这个基本要求,是我省在使用新的九年义务教材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过去几年中,从实验地区试用九年义务教材和去年大面积使用九年义务教育一册教材看,大多数思品课教师都能依照“明理、激情(育情)、导行”的教学要求来组织教学;把握教学要点,实现教学目的。但是对怎样完整而准确地把握思品课新教材的教学口标,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思品课教学目标应包含哪些方面?从大纲规定的课程任务看,有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要闻简讯     
孙吴县农村小学一没有专职思品课教师,二没有教学参考资料,三没有电教设备。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好教材,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形成道德习惯的目的呢?兴北乡中心小学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第一、领导重视 兴北乡中心小学校长杨志法安排语文课教师担任思品课,率领思品教师参加进修校的培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 ,我们要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 ,明确各学段的层次的道德目标要求 ,正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尺度 ,使教学目标的落实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设备、师资配备相对薄弱 ,在思品课教学中 ,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加以防范 ,力求使农村小学思品课达标创新 ,提高实效 ,上出农村特色。一、防“虚”:“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校的思品课有时候被挪用上其他所谓的主科课程 ,美名其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思品课时有时候只是“走马观花”,一节课上半本书 ,划一划答案 ,装点门面…  相似文献   

4.
一般地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经过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形成道德习惯。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难以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主题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必须设计好”主题教育”才能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主要道理。下面以川版全日制小学思品教材第九册《礼貌待人》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搞好“主题教育”。一、准确确定教学要求与要点是基础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思品课教学前,也必须首先确定好教学的要求与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主题教育”及其他各环节的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思品课  相似文献   

5.
思品课教学是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改革复式思品课教学是提高复式思品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现就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谈一点粗浅体会。 一、把握教材内容,合理优化组合。 小学思品课教材编排体系是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同一教学内容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们山区小学的思品课教学大多依靠文本教材,通过文字授课形式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在思品课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直观性、交互性。这样的思品课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未能达到提高学生行为能力的目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小学思品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健康的道德情感,树立坚定的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小学生在人生道路的第一步不出现丝毫偏差。统观小学思品课教材,析事、明理、导行的课文占了较大比例。在教学中如何突出思品课独具的导行性的特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8.
从小学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目标看,小学思品课的教学任务与要求,重点不在明理,即道德认识,而在育情导行,即培养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因此,体验教育在思品课中便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
我县选定了“四段式”作为小学思品课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并在几个班级中进行了实验。下面以统编教材第四册《要想着别人》为例,谈谈我们在实验中如何运用“四段式”教学思品课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四段式”教学,也可称为四步教学法。它是把思品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学文明理、明确规范、激情诱导、导行实践”这四段来组织教学。 (第一段:学文明理。) 学文明理,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弄懂课文的道德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明辨是非能力,这是四段式教学的基础阶段。具体作法分三步:  相似文献   

10.
王志科 《辅导员》2013,(27):34+38
所谓思品教育,即思想、道德、意识、观念、理想、言行、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优良的思品教育,要依各科教材的具体特征,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笔者认为,小学只靠思品课进行德育教育是有其局限性的。全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发掘各科教材中的思品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各门学科的德育功能。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掘其思品教育功能呢?  相似文献   

11.
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和政治觉悟。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较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只教给学生“美德袋”,而忽视了学生个体身上的内化过程,即道德思维过程,造成了思品教学费时低效的状况。我认为思品教学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注重学生道德思维的训练和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一、加深道德认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思品教材中的内容编排一般是一课一理,理即是道德知识。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容,懂得该怎么做,而且要能分析其中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道德知识的深刻本质。道…  相似文献   

12.
思品课教材大都是一课一个生动的事例,揭示一个鲜明道理,突出一个教育主题。主题教育是思品课教学的核心。如何获得主题教育的直接效应?笔者认为,要把握思品课教学特点,充分挖掘思品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与教育结合点,把“效应”寓于内容感知、迁知感悟和形象感染之中。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思品教育,即思想、道德、意识、观念、理想、言行、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优良的思品教育,要依各科教材的具体特征,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笔者认为,小学只靠思品课进行德育教育是有其局限性的。全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发掘各科教材中的思品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各门学科的德育功能。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掘其思品教育功能呢?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我们山区小学的思品课教学大多依靠文本教材,通过文字授课形式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在思品课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直观性、交互性。这样的思品课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未能达到提高学生行为能力的目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小学思品课实效性。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  相似文献   

15.
我们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少,没有专职思想品德课教师,没有电教设备,更没有教学参考资料,仅凭一本教材,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好教材,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呢? 一、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 小学思品课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五爱”思想感情,初步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初步具  相似文献   

16.
在思品课教学中,道德情感目标的制定,首先应从总体上把握情感目标在《课程标准》中的总要求。这一项工作不做,就容易使每课的情感目标失去支撑点,更难于使操作者在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其到达度,造成情感教育的超标或降标。所以,我们在研制每一课道德情感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出发,把每一年级、每一课的道德情感目标放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情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思品课“说教”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克服,思品课更多注意在教学情境下进行交互式教学。但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还没有完全关注课堂上学生经历道德经验的积累。因而,思品课教学目标所涉及的主题,不能很好地内化成学生思想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18.
孙玮 《教育艺术》2002,(8):40-40,41
所谓主体性体验模式 ,就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与目的 ,让学生在一定的自我情感体验、感受和思考过程中 ,经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启发点拨 ,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和信念 ,并以此指导、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下面以市编教材三年级第5册有关篇目为例 ,谈谈本人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主体性教学实践的具体作法。一、感知目标思品课中主体性体验模式 ,最重要的是要自始自终尽量多地创造条件 ,让学生实践、参与、体验 ,因此 ,我尝试以下做法。1、自查资料。这是上思品课前的一项重要的“预备”活动 ,教师在把握教材和大纲要求后 ,课前让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是小学思品课的主要任务,但往往在现实教学中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教学方法等易于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举步维艰,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思品课的乐趣,促使行为目标、情感目标的真正实现,运用电教是其有效途径。电化教学往往能将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上存在导向模糊的弊病。一是只看思品课的考试成绩,忽略学生道德行为表现的考察,因而出现了以考代评和包办代替的现象,缺乏科学性;二是只注重根据德育年段目标来评价,忽视根据每学期思品课教材内容与学期教学目标来评价,因而思想品德评价与思品课教学形成“两张皮”,缺乏评价的层次性;三是只注意课外评价,不注意发挥思品课主渠道作用,因而出现了课外评价时间不够用时往往就走过场,缺乏教育性,从而削弱了小学思品课的教育作用,影响到小学德育质量。从去年开始,我就如何发挥小学思品课主渠道作用,就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把“道德行为评价”纳入学期思品课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