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地,结棉桃,猴子看见嘻嘻笑。偷了一篮带回家,咬口尝尝没味道。剥开一看好奇怪,包着一团白毛毛。猴子偷“桃”@经绍珍~~  相似文献   

2.
看过齐白石的两幅画。其一是他84岁时画的《偷桃图》,画面上画一只猴子左臂抱着桃,右手遮在额上回首观望。他题:“既偷走,又回望,必有畏惧,倘是人血所生,必有道义廉耻。白石老人画并题廿二字。”另一幅是《献寿图》,也画一只猴子抱桃,与上一幅中的完全一样。看来,白石老人有一个底稿,但在猴子回望处,增加一株桃树而已。老人题了长跋,其中说:“猴子,我信你是献寿去了……”然后把去年题在《偷桃图》的文字又写了一遍,但后面加了一句话:“与今题大悖而异。”为什么去年说猴子“偷桃”,而今年又说他“献寿”呢?自己说:“皆因老年人易生恻隐之心也。”猴子抱桃形象相同,但一是偷桃,一是献寿,内涵和境界就大相径庭了。这相同的画而产生不同的境界和思想,靠的是题跋。白石老人的童心、才思、情怀、胸襟、趣味,就在这题跋中显示出来了。如果今天的画家画这幅画,肯定题“猴桃图”。当然,齐白石如果不在画上题字,也就是“猴桃图”而已。  相似文献   

3.
灵猴之死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段令我终生难忘的往事,那是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事隔20多年了,现在想起来仍然使我泪流满面,痛断心肠。小时候,我家住在蒙山附近一个小山村里,这里四面环山,十分偏僻,村民们非常贫穷。爷爷是大队里的护林员,养了一只褐色的猴子。关于这只猴子的来历,据爷爷讲,有一年,一位外地耍猴的老艺人来我们村表演猴戏时不幸身染重病,爷爷在危难中接济了他。谁知,老人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将这只猴子托付给了爷爷。这是一只身材高大的雄猴,性情凶猛,但非常通人性,对爷爷的话言听计从,还常常帮助爷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有一次奶奶有病,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也是这只猴子在爷爷的  相似文献   

4.
我最喜欢听爷爷讲故事,如中国传统美德故事呀,自己经历的生活小事呀……因为爷爷总能用故事告诉我做人的道理。爷爷从澳大利亚回国后,又给我讲起了外国人的故事。爷爷讲得那么生动,我仿佛去到了悉尼,看到了那里蔚蓝的天、碧绿的草坪和那个在草坪上捡碎玻璃的阿姨。  相似文献   

5.
张江峰 《物理教师》2007,28(1):62-63
有一个故事,一只猴子偷了一个西瓜.在正午时,它把西瓜藏在一沙地里,为了明天能找到西瓜,猴子记住了西瓜所处的位置,是太阳的正下方.当猴子第二天来找西瓜时,在太阳的正下方怎么也找不到西瓜.原因是时间变了,太阳和西瓜的相对位置变了.如在这些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猴子能抓住一个不变量——西瓜所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那么在多变的环境中都能找到西瓜,当然猴子办不到,但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钟宽洪 《下一代》2011,(6):29-29
一天,小予(以下简称予)见到我(以下简称钟),我们聊起了民间故事。 予:昨晚爷爷给我讲了个故事,是讲一座山的来历。很好听。但我觉得他讲的既和您上次和我谈的不同,也不像书上常见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常常有小朋友问我:“怎样学好数学?”我的回答是:“学好数学得先学好语文。”小学数学的难点是应用题。语文不好,就没法看懂题目。例如下面的一道题:两只猴子偷水果,一只偷芭蕉,一只偷番石榴。正要吃,发现园主走过来。它们一算,园主要两分半钟才能走到。第一只猴子1分钟可吃10个番石榴,只要用23的时间就可以吃完,然后去帮第二只猴子吃芭蕉,正好在全部吃完后逃走。如果芭蕉数比番石榴多3倍,第一只猴子吃芭蕉比吃番石榴快1倍。问第二只猴子1分钟吃几个芭蕉?这样的问题,必须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记住条件和…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爷爷给我讲过很多故事,现在想来,大多数都忘了,只有一个故事还记忆犹新,那是爷爷早年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每当我想起那个故事,仿佛还能看到爷爷那穿透时空的严峻眼神……爷爷年轻的时候,不光种地是把好手,而且还是个出色的猎人。他有一手绝活,那就是设置陷阱,不知有多少狡猾的猎物栽在里面。这年深秋的一天,爷爷又布设了陷阱。第二天早上去看时,陷阱早已被猎物踩过了。爷爷一阵欣喜,走近前去向陷阱里观望,却又大吃一惊——里面什么也没有!爷爷不甘心,又向陷阱四边寻摸,发现边上有几个猎物的爪痕和一大摊血迹。从爪痕上爷爷很快便断…  相似文献   

9.
李其祥 《阅读与鉴赏》2010,(6):21-22,55
爷爷在临终的前几天.断断续续地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1943年.开封城里驻扎着一支抗日的队伍.队伍的头领是一位将军。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爷爷也常给我讲故事。我觉得爷爷脑子里除了故事还是故事,讲也讲不完。我从这些故事中,渐渐地知道了一些道理。记得爷爷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初,一个中国人在南洋经商,以精明的头脑和良好的信誉,发了大财。一天,因谈一笔生意回来晚了,根据该国的规定,夜里行动,中国人必须要有通行证。因为这天他走得匆忙,忘带通行证了,怎么办?露宿街头也是不容许的。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日本妓女找上来了,他立即出高价请这个日本妓女把他送回家,因为日本人是不需要通行证的。中国商人富有,地位高,却有家不能归;日本妓女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到底谁错了呢?芽芽不知道。回家后,她要请爸爸妈妈找答案。大年初三,芽芽在外婆家。你瞧她,听外婆讲童话,眼睛一眨都不眨,听得入迷了。这则童话是这样的:小朋友们一定知道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吧!故事里讲,一天晚上,月亮又圆又亮,一  相似文献   

12.
何捷 《中国教师》2011,(24):26-29
<正>我一直有听音频信号的习惯。年幼时,我每晚睡前要听妈妈讲故事。一次次的甜蜜入睡必须有甜美的声音相伴,咕咚来了,猴子捞月,三个和尚……我百听不厌。小学时,我每天准时收听收音机里播放的"小喇叭"广播。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妙趣横生,令我午饭都吃得  相似文献   

13.
猴子在山坡上种了一棵桃树,那桃子又大又甜,真叫人喜欢。一天傍晚,狐狸来到树下,想偷桃子,被猴子用木棍打跑了。狐狸没吃着桃子,反而受了一场惊吓,心里又怕又气。  相似文献   

14.
外婆的礼物     
在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猴子。一天,他去外婆家。在路上,他经过了一棵桃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爷爷给我讲的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训猴人为了得到猴子弄来一大坛酒,带上一摞玩具,放到猴子山上猴子经常活动的地方,然后训猴人自己先倒出一碗酒,喝上一气做个示范动作,之后便悄悄躲藏起来。那些聪明伶俐的猴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奔来享用这本来变为人所享受的人间美味了。其不知,一口喝来心情爽,三怀下肚就醉之乎了。当这些因口伤身的猴子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被放在训猴人的房间里了,它们眼巴巴的听从主人的摆布。训猴人把所有的猴子都集中到一个房间里,叫它每个头上顶一片瓦片,谁也不准乱动,叮嘱几句,皮鞭子一甩便走出门…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爷爷给我讲的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训猴人为了得到猴子弄来一大坛酒 ,带上一摞玩具 ,放到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 ,然后训猴人自己先倒出一碗酒 ,喝上一气做个示范动作 ,之后便悄悄躲藏起来。那些个聪明伶俐的猴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奔来享用这本已成为人所享受的人间美味了。殊不知 ,一口喝来心情爽 ,三杯下肚就醉之乎了。当这些因口伤身的猴子醒来的时候 ,发现自己已被放在训猴人的房间里了 ,它们只能无奈地听从主人的摆布。训猴人把所有的猴子都集中到一个房间里 ,每个头上顶一片瓦片 ,谁也不准乱动 ,叮嘱几句 ,皮鞭子一甩便走出门外 ,把门…  相似文献   

17.
这天自由活动,有孩子想听故事。我随手拿了一本《猴子和鲤鱼》的图画书,先让孩子们看着图画自己动脑筋编故事,说说猴子和鳄鱼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梦双和静媛说鳄鱼把猴子吃掉了,李雨茜却说,小猴子跳到鳄鱼的背上,鳄鱼带着小猴子去旅行,在路上看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于是我就在雨茜小朋友的故事框架上补充修饰了一下,完成了一个新的故事。我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又把图画书上的故事讲了一遍,请孩子们比一比,说一说哪个故事更好听,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说,我们自己编的故事好听,因为是自己编的所以好听。孜腾小朋友的理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吕王曦煜 《华章》2011,(11):36-36
时间: 你好!现在,就现在,请你放慢脚步,允许我讲一个故事,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 八年前,我四岁,上学前班,爷爷负责接送我。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间,便是把自己的小手塞到爷爷的大手里,两个人一起走完那段不远不近的路,爷爷的手粗糙,手掌有着老茧,可是握着却让人安心,那时候的我,觉得爷爷是最高大的人,总是尽力地仰着脸,去看爷爷慈爱的眼睛。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参观了诸葛亮故居,我十分高兴。走进故居展览馆,馆长孙爷爷早已在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下笑眯眯地等我们了。我们有秩序地围坐在孙爷爷的周围,听孙爷爷给我们讲解有关诸葛亮的动人故事。爷爷讲的故事确实  相似文献   

20.
陈思齐 《家教世界》2022,(10):21-22
<正>相信每个小朋友都特别喜爱听故事吧,我也是一样,特别是听爷爷讲家乡的革命故事。我的爷爷是一位退役军人,今天的故事就从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始吧。寒假的一天,爷爷和我去了巢湖边的渡江战役纪念馆。一下车,他就指着远方的一栋建筑对我说:“思齐,我们到啦,那就是纪念馆。”我抬起头,顺着爷爷指引的方向远远望去,只见巨大的三角形建筑映入眼帘,再仔细一看,建筑的周边有一圈水池,水池犹如一面平镜,衬托着纪念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