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就英语谚语的语音、语义、结构和修辞及其语言特征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英语谚语是一种广为流传的表达人们智慧的简短格言,它语言凝练,常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一定的韵律,易于记忆.  相似文献   

2.
谚语是一种熟语,是语言的精粹,智慧的火花,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各种经验体会的积累和升华。谚语有许多是反映女性生活的,这些谚语展示了各种女性形象。本文旨在展示维英谚语中的女性形象,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些女性形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谚语是一种学形式。谚语的洗练和深刻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语言字发展中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结果,谚语具有深刻的唯物辩证思想和鲜明的民族性。谚语的翻译要求译忠实地表达原的思想内容,尽可能保持原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民族特色、语言流畅,并有谚语味道。  相似文献   

4.
谚语的来源确定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创作过程及功能使它成为一种简洁凝炼、生动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式。因此谚语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两对矛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因而处理文化差异成为谚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谚语是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运用的,谚语的极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含义深刻,用词精炼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而汉语谚语反映的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韩两国都有着悠久而又灿烂的文化,其中的谚语是很丰富多彩的.它既是人民大众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得出的知识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又是人民群众语言浓缩的精华、群众智慧的结晶.中韩谚语数量很多,形象生动,内涵深刻,明显地反映两国语言、文化、历史、社会、民族心理等等.本文将对中韩两国谚语的文化内涵略作比较.一、相似的中韩谚语中韩谚语当中有许多相似的一面.这样说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由人类共同的认识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李萍  赵冰 《职教论坛》2003,(14):59-59
谚语作为语言中的精华,是语言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提炼出来的固定短句或短语,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谚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它们有的意思明显;有的含蓄,意在言外,需要丰富的联想;有的可能包含几个意思,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它的意思。因此,在对谚语进行翻译时,仅以语言之间的同义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在谚语翻译中,除了要忠实地表达原谚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谚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民族、地方特色等等。谚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译文的质量。因此,谚语翻译是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口头流传的语言,它常用通俗简短的话语表达深刻的道理.有些谚语会借助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表达某一事理,有些谚语则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通俗形象地表达出来,我们把这类谚语叫物理谚语.多了解物理谚语,能提高学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同学们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1.声现象中的谚语①"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则谚语说的是声和光的传播不同.声和光都利用波传播能量,但声波与光波不同.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并能从一种介质进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以简单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反映出人们社会生活经验的深刻道理。谚语的历史悠久,在我国古籍中均有不少著录,宋代以后还有专门解释谚语的著述。谚语在文艺创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谚语表现的形式很多,这里仅  相似文献   

10.
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谚语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与汉语文化有着极大的差异。谚语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韵味隽永。谚语的翻译要求译者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民族特色、语言流畅,并有谚语味道。因此,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翻译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李天颐 《文教资料》2005,(30):80-82
谚语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提炼出来的最通俗、最简练、最生动、最形象的语言。谚语的溯源、语言、语音特点及其社会功用等方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谚语文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穿插谚语文化,深入浅出地传授谚语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谚语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谚语以其语言和谐、形象、深刻等特点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精华。谚语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押韵顺口。笔者主要分析了蒙英谚语的特征并对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蒙英谚语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谚语(proverb)是源自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或教训的总结性或概括性的语言,具有文字精炼、谴词隽永、形象生动等特点。能否正确使用谚语,往往是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标志之一。又由于其内容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学生喜欢学习谚语,因而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翁彦 《考试周刊》2011,(55):28-29
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的口头创作。它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凝集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英语谚语汉译过程中,切忌望文生义,要注意其口语化、民族性和原有的语言艺术性,灵活地运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及套用汉语谚语等多种方法,以求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保持原文的民族特色和修辞效果,做到语言通顺流畅,具有谚语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崔淑红 《中学俄语》2011,(Z1):110-112
谚语、俗语是千百年来在语言中凝结和沉淀的思想精华,它的存在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准确。俄罗斯的谚语俗语语言简洁、精辟形象、耐人寻味。它们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俄罗斯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经验,也显示了俄语语言特色。下面对中学俄语教材中出现的谚语俗语做一简单的归纳和分类。  相似文献   

16.
崔淑红 《中学俄语》2011,(5):110-112
谚语、俗语是千百年来在语言中凝结和沉淀的思想精华,它的存在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准确。俄罗斯的谚语俗语语言简洁、精辟形象、耐人寻味。它们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俄罗斯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经验,也显示了俄语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和成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谚语、成语涉及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饮食穿戴、伦理道德、自然环境等。俄罗斯民族拥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俄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其中含有大量的谚语、成语。从文化角度对俄语谚语成语的汉译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类语言要素的理解和认知,对语言教学和语言运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在俄语实践中,经常能遇见一些谚语,他们结构严谨,寓意深刻,能恰当而又充分地体现语言的优美和多彩。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对俄汉两个民族谚语在结构、形象和寓意上表达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便学习中更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各个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谚语以其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富含哲理的特点而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谚语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身,是各个民族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文章主要对比分析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探讨其语用功能,旨在加深读者对英汉谚语在语音、词汇、句式之间异同的了解,掌握英汉谚语所具有的语用功能,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和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中大量使用修辞格,使之精练简洁、形象生动、韵律优美、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语言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