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因为土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以后,需要有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政府需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提供基本就业服务等方面做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建设,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失地农民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农民的社会保障没有着落,现有的医疗和养老制度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再加上失地农民就业受阻,不仅使失地农民生活困难,而且使子女受教育问题成为其面临的新的危机。特别新近出现的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的恶劣和居住生态环境的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法律层面找出关于失地农民法律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社会困难群体,在其失去土地之后,各种社会权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侵害,存在权利缺损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的正当性,结合我国目前保障失地农民法律保护的制度设计缺陷,提出了改革现有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土地征用法律规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农民失地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难的成因,认为在社会保障制度、地方政府责任心、村委会管理以及农民自身意识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失地农民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各方应付出最大的努力来促进失地农民早日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表现.处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繁荣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同时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迅猛增加。由于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及相关法律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切实保障我国失地农民权益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文章认为,必须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制,大力促进就业和相关配套措施建设,切实保障我国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进行法理分析,同时提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有了长足提高,但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落后,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出发,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陆续建立了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以改善边境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状况,但总体来看,其社会保障工作还有待完善,尤其是需要从制度入手,建立针对少数民族特困群体的特殊保障机制,完善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安排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并通过帮扶与鼓励自主就业等措施,使少数民族地区与全省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得到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搞好整体制度设计是建立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在贫困型农村应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内容的救济型社会保障体系,在温饱型农村应建立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富裕型农村应建立保险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依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在管理体制、实施的突破口、筹资模式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分类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