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恋类型 我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我国.孩子在0~3岁期间和妈妈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有四种类型:安全依恋型、淡漠依恋型、缠人依恋型和混乱依恋型。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喜欢与妈妈接触,但不需要紧随妈妈身边;他们喜欢活动、却不要妈妈参与;  相似文献   

2.
1980年,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专家一起,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根据面试结果,将这些幼儿分为良好适应、充满自信、坐立不安、沉默寡言和自我约束5大类。23年之后的2003年,也就是当那些3岁幼儿已经26岁的时候,卡斯比同精神病学专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当年被归类为“良好适应”的幼儿占40%,小时候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当年被归类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到26…  相似文献   

3.
对早期教育给幼儿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事例还不多见。日本的两项研究成果很耐人寻味。 日本家庭教育研究所以3岁幼儿为对象进行了一项很有意义的调查研究。他们从84名3岁幼儿中选出已会认读日语五十音图中的所有  相似文献   

4.
3岁至6岁幼儿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进行的,他们对自己感觉器官所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幼儿的这一特点为向他们进行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下面,笔者就幼  相似文献   

5.
3-7岁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意图认知和行为预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选择了3—7岁的攻击性儿童和非攻击性儿童各33人,通过实验研究了攻击性儿童和非攻击性儿童的意图认知和行为预期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攻击性儿童容易把别人的行为判断为具有攻击性意图,攻击性儿童的行为预期能力不如非攻击性儿童,他们容易作出攻击性的行为预期。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207名小教大专业进行调查,考察其学习动机的特点,结果表明,他们的学习动机以深层型动机为主导,同时也兼有表面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男女在深层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上有显差异,而年级变化不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文献资料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南京市郊区一所普通小学的两住经常反思的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他们持续反思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归纳出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提出了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了解塔吉克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采用调查测试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600名13~17岁的塔吉克族学生的部分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进行了调查,着重对调查所涉及的塔吉克族13~17岁女生的身体形态的有关的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和由这3项指标所派生出的体重/身高、胸围/身高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研究,提出了应该加强塔吉克族女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教育,使他们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塔吉克族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虽然儿子刚刚三岁,但我像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想及早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文字教育。   教孩子识字,通常是从汉语拼音教起。但实践证明,从拼音开始学汉字,对于 3~ 5岁的幼儿来说,并不合适,声母、韵母、声调、拼读,对幼小的孩子来讲,太枯燥了,他们对拼音不感兴趣,但是对图形特别敏感。心理学研究证明: 4~ 5岁是儿童图形知觉的敏感期。我国一些研究和实践也证明:图形知觉敏感期理论适于幼儿识字教学 (汉字中的象形字 ), 3岁的儿童也能够认字。汉字是方块字,具有象形会意的特点,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图形。   …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发表研究报告称,与家人一起用餐的孩子身体更健康。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7项相关研究的成果,这些研究共涉及18.3万名3~17岁的孩子,研究内容包括他们的饮食习惯、体重以及他们为控制体重而采取  相似文献   

11.
学习卡片     
磨炼多,社会适应性强美国的乔治·E·范伦从40年代起进行了一项艰巨的研究,他跟踪研究了400多名男孩,这其中有不少人生长在较困难的家庭中。范伦在这些孩子长到25岁、31岁、47岁时,对他们进行跟踪采访,并给予评分。结果发现:那些在儿童时代干活多、活动程度高、经受过一定挫折磨炼的人,比一般人在与人相处的关系融洽程度上高2倍,工资报酬高5倍,被解雇的可能性仅为一般人的1/16,他们的生活也更幸福、更充实。相反,儿童时代很少干活、没经过任何挫折和磨炼的人,成年后患精神疾病者比干活多的人要多10倍,犯罪率也较高。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PF对青岛市8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与一般女性相比,有七种特质存在显著差异,她们乐群外向、轻松兴奋、冒险敢为,感情用事、幻想性高、谦逊、顺从、紧张性低;(2)幼儿教师中大部分属于适应型、外向型和感情用事型;(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就希望也超过普通人,但他们中缺乏高创造能力的人材,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之一是教师是研究者,对教师来说,教育个案研究是他们进行研究的基础。教师研究场景中的个案研究具有在特定的自然场景中进行、教育研究对象为研究者自己感兴趣的、聚焦于特别的个人或小组以及他们的观念和想法、讲求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等特征。一般历经界定研究的性质、拟出追问和要遵守的道德准则、收集并整理资料、形成并检验分析的结果、解释结果、对研究的表述六个步骤。主要采用结构型表述、故事叙说型表述、描绘型表述、虚构型表述四种表述方式。行动研究与个案研究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相似文献   

14.
王斌盛  关磊 《教书育人》2004,(11):33-33
“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的那刻起,他们就被确定了基本的目标和方向,父母就已经为他们设计好了一条成长的“完美之路”:0-3岁计划,4-6岁计划……趁没有上学,赶紧钢琴、小提琴、古筝、英语……一股脑儿上;上学了,不仅仅有那些繁杂的课程学习,更有书法、奥数、舞蹈、围棋……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5.
当前,探讨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2~3岁幼儿的科学教育缺乏深人的探讨。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在由感知运算阶段到前运算阶段第一水平的转变过程中,他们还不具备抽象的符号运算能力。尽管如此,笔者认为,2-3岁的幼儿还是可以进行科学教育的。本文想就如何对这一阶段的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晶 《学前教育》2011,(2):44-46
2006年,美国缅因州卫生与社会服务部颁布了《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该标准主要是针对婴幼儿的照看者、早期教育专业人士以及政策制定者,帮助他们明确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所应达到的期望,从而更好地照顾、教育0~3岁儿童。该标准主要从社会、健康、交流与认知四个领域描述了0~3岁儿童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17.
16岁的男孩夏晶晶读初二,是班长。那天是周末,下午3点半就放了学。他揣着8块钱——刚收到的一部分班费,和读初一的弟弟走出校门。在一个僻静处,3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拦住了他们。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政府和社会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的逐渐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半开放型访谈法,就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这一问题对15位祖辈和父辈家长进行了访谈.研究结果表明,两代家长,特别是父辈家长有较进步的早期教养观念.他们普遍认识到早期教养的重要性;除了依靠专业机构外,他们主要凭经验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早期教养,尤其注重品德、交往能力、性格等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他们希望通过提供适宜的学习活动、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尊重孩子主体性等方式让孩子在3岁前快乐地成长.但家长要践行进步的观念则需要更专业的早教信息和更系统的早教指导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课题寄语     
儿童的成长是在活动中实现的。如何根据2~3岁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组织他们的一日生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3岁前儿童的经验和智力都是在生活和游戏中积累和发展的,同时他们又正处在身体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认为,托班儿童的一日活动应以生活、游戏、锻炼为主旋律,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游戏中成长,锻炼中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这一发现来自一个长期研究项目。研究人员对英国6014名公务员进行了调查,他们的年龄介于39岁至61岁之间,其中三分之二为男性。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初调查研究开始时都拥有健康的心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