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山寨"一词闯进了人们的视野.从山寨手机到概念泛化后衍生出的山寨明星、山寨电影、山寨话剧等,山寨文化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因此有必要追溯山寨文化的由来与发展,本文将用美学的视野审视其特征,并对其前景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郑义  应蓉珊  蒋研川 《新闻界》2009,(1):111-112,11
从"山寨"机到"山寨"春晚,"山寨"现象"已经进行了一种文化植入,而逐渐演变成一种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表达了一种民意,即公众对话语权以及与精英对话的需求.如果把一山寨"现象"的文化内核剥离出来,"山寨"文化所努力进行的其实是一种文化解构运动,其文化功能指向是对采种价值禁忌的反抗,附带着明显的浮躁心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山寨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文化是一种发自民间的、通过模仿正统文化而挑战主流文化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山寨文化的历史久远,从过去的山寨政权、山寨历史、山寨文学到当今的"恶搞"绵延不绝.其基本特征是挑战性、"仿""造"性和平民化.第二媒介时代"拟仿文化"、名利驱动、符号化消费需求是山寨文化盛行的原因.山寨文化利弊互现,某种山寨文化的前途是或主流化、或被剿灭,但山寨文化现象将与人类发展史共存.  相似文献   

4.
山寨文化风靡网络 1.对山寨文化的解读 "山寨"最初被用来借指"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对某些知名品牌所进行的低成本仿冒,后来又被无限地扩大辐射面,泛指盗版、克隆、仿制等类似行为,进而衍生出"山寨文化"的说法,来对应、涵盖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模仿现象.2008年初,山寨文化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山寨文化"广受追捧,至今仍然持续发酵.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官员"、"山寨明星"、"山寨电影"、"山寨电视台",以至于新闻联播、春节晚会也被"山寨化".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倪萍提出提案:"反对山寨文化",反对抄袭、剽窃等盗版文化以"山寨"为旗号泛滥横行.这一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山寨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霏 《新闻界》2009,(2):124-126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范式,正冲击着当下大众文化,其精髓在于模仿、复制,核心是对原本的模拟.其认同功能和反叛精神,使"山寨文化"借助网络等新媒体的叠加,使"山寨文化"愈演愈烈."山寨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要充分认识他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山寨文化"的逐利本性和品味不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山寨"是人们对某些知名品牌低成本仿制的专用名词.2008年被称为中国山寨年,山寨手机、山寨鞋、山寨油、山寨米、山寨药、山寨车、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等等山寨产品在中国遍地开花."山寨"这多少带些匪气的字眼已然演变成了一种让全球惊艳的中国经济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理性看山寨     
山寨文化颇受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山寨现象、山寨文化值得我们思考,它背后所潜藏的"中国制造"的命题,更值得我们关注。究竟何为山寨,山寨文化为何如此泛滥,山寨有何生存法则,"中国制造"为何遭到围追堵截,"中国创造"如何才能实现,本书将一一揭开谜底。本文选编自该书。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山寨产品的诞生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山寨文化。山寨产品、山寨电视剧、山寨春晚……山寨文化渗入各行各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甚至连《新闻联播》都探讨了山寨现象。“山寨”也由此成为了众人关注、颇受争议的焦点,山寨文化的实质.山寨文化的利弊与发展更成为学界谈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赵宗科 《新闻世界》2009,(3):100-101
“山寨”,仿佛一夜间异军突起的新秀,成为2008年度最“雷人”的字眼,瞬间红遍了大江南北,2008年也因此被网友成为了“山寨年”。本文将从山寨文化的由来、山寨文化的优势和短板以及应该坚持的发展方向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对山寨文化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忽如一夜春风来,"山寨文化"遍地开。从"山寨手机"开始,"山寨机"迅速窜红,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词汇。除了形形色色的"山寨机",如"山寨相机"、"山寨笔记本"、"山寨液晶"等"山寨"类消费电子产品,其他各种各样版本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寨""山寨产品""山寨文化"成为热门词语. 一、全面准确解析"山寨现象"产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1.人们生活快节奏的变化是"山寨现象"形成的现实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速,面对升学、就业、工作、买房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致使快乐渐行渐远,"山寨现象"的无厘头正好能博人一乐.  相似文献   

13.
"山寨"一词最早应追溯到深圳的IT行业中,其利用有限的技术条件和规模模仿出品牌手机样式,生产出质量不错且又价格低廉的新颖手机,很快赢取消费者青睐.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推广,"山寨"这个词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被大众广泛应用.在当下,山寨文化已经成为了带有草根、民间的文化符号,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山寨文化"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山寨现象"的兴起,相关的讨论与论辩也在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当事双方虽然都在使用"山寨"一词,但其内涵所指却不尽一致,于是造成概念外延与内涵的隔离,极易产生歧义。所以,欲讨论"山寨文化",清晰的概念内涵辨析十分重要,它是有效沟通与准确讨论的前提。若从中国社会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角度观察,"山寨现象"又与"游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山寨文化”是技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打上了技术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也深深凸显了“草根”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大众消费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山寨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然后以美学的视角对“山寨文化”进行审美解读.进而反思“山寨文化”的现象.并提出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山寨文化的界定,明确了山寨文化的特征,分析山寨文化存在的物质文化角度的合理性与精神角度的合理性,山寨文化的存在符合了大众文化兴起及消费主义盛行的潮流,山寨文化的存在不仅满足了人们物质上的需求,还满足了大众精神上的需求,而山寨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流行,这与它具有的社会、政治及法理基础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贺博 《新闻爱好者》2010,(10):134-135
一提到山寨文化这个话题,总能引起大家的热切关注,从2008年初的萌芽到2009年底发展成熟,从陌生词汇到人人皆知的网络用语,山寨文化在开启了网络草根文化先河的同时,也让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彻彻底底地走向了大众娱乐文化时代。当2008年的"山寨春晚"在2009年正式更名为"民间春晚"、当网络红人"芙蓉姐姐"正式获得"年度影响人物"称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山寨"的影响范围从网络走到了现实社会,网络媒介也终于有了自己代表性的文化。本文对山寨文化的现状作一评述并对其流行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朱明明 《新闻世界》2010,(7):177-178
本文从文化角度分析山寨现象,认为山寨的流行有其独特的生存土壤和发展契机,山寨文化也需要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山寨建筑近年在中国大地层出不穷,大量的新闻报道引起国内外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含"山寨"建筑脉络,从秦朝大一统开始到今天中国再次崛起,历史上都不缺乏山寨建筑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山寨文化的流行成因与社会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网络中山寨文化的流行成因,从社会模仿促进了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山寨文化引发的社会思考,呼吁营造良好的媒介生态和文化生态,更好地发挥山寨文化的集体创新精神,促进社会创新型经济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