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刑事被迫诉人迅速审判权作为刑事被迫诉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已被大多数国家作为一项基本宪法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反思我国相关刑事诉讼立法关于刑事被迫诉人迅速审判权保护的不足以及相关制度的缺陷,建议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推进我国刑事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  相似文献   

2.
超期羁押的实质是侵犯被追诉人的迅速审判权利,我国相关治理措施只是规定司法程序。应借鉴美国的迅速审判权,赋予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提供多层次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7,(1):73-77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拖延不但会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也会消耗公共司法资源,所以要寻求防止诉讼拖延,减少超期羁押,节约司法资源的有效途径,而保护被追诉人的迅速受审权则可以达到这些效果,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对美国宪法第六条修正案中"被告人享有由公正的陪审团进行迅速审判的权利"所蕴含的被告人拥有获得迅速审判的权利为切入点,明确其含义、寻找其历史轨迹、列明保护之意义、探索其评判标准、指出现阶段我国立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保护该权利的相关建议。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体制改革,强调对被追诉人的权利保护,所以此时探讨如何实现被追诉人迅速受审权正合时宜。  相似文献   

4.
无罪推定原则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条约视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刑事诉讼法已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精神,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我国应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确立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做到司法公正和程序正当,真正保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我国公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5.
无罪推定原则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条约视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刑事诉讼法已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精神,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我国应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确立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做到司法公正和程序正当,真正保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我国公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6.
污点证人刑事豁免是指具有犯罪污点的人为国家利益作证可以免受刑事追诉或被给予刑事上的从轻或减轻、免除处罚待遇的一种刑事司法措施。该制度对于节约司法资源的效果是明显的,可以使国家追诉机关能够用有限的司法资源迅速、有效地追究犯罪。建立起符合我国需要的证人刑事豁免制度,是鼓励犯罪者与追诉机关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阅卷权是辩护权的组成部分,以获取充分的资讯为目的而设置的阅卷权是被追诉人实现辩护权实质有效的保障。纵观世界立法,对阅卷权的规定有被追诉人与辩护人不同时享有阅卷权、被追诉人与辩护人享有同等的阅卷权、被追诉人与辩护人的阅卷权区分对待几种情形。理论和实务上之所以对被追诉人本人是否享有阅卷权存在争议,主要出于保护原始卷宗的完整性、避免使案情晦暗、维护第三人的利益等方面的考量,但是这些考量不能成为禁止被追诉人阅卷的理由。诉讼主体理论、程序正义理论、公正审判权和有效辩护理论等都要求赋予被追诉人阅卷权,且出于对保护被追诉人对案件的知悉、增强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提高诉讼效率等现实必要性方面的考量,也应当赋予被追诉人阅卷权。  相似文献   

8.
程序性辩护是刑事辩护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有利于制约公安司法机关的非法诉讼行为,更重要的是它对保护被追诉人的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程序性辩护不仅在我国立法中规定不尽完善,而且在司法中几乎没有被真正适用,亟需进行相关的制度性建设和具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救济权是刑事被追诉人权利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世界各国法治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刑事被追诉人权利救济日益受到重视,并体现出了司法化、宪法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司法理念的影响,在我国,刑事被迫诉人的合法权益常常处于被侵害或被忽视的状态中,尤其是在刑事审前程序中。作为刑事诉讼不可或缺的阶段——刑事审前程序承载着使“无罪的人不被非法追诉”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构建以程序正义为原则和出发点的刑事审前程序,才能够更好、更充分的实现刑诉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诉讼职能。  相似文献   

1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减轻诉累,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但由于我国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附带民事诉讼与现代司法理念产生冲突。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冲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实践价值受到质疑,最终应将该制度取消。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若干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是被告人的防御权,人格权,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体系。本试图对沉默权若干基本理论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期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制度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职能是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为实现参加诉讼的目的和承担的任务而在刑事诉讼中进行活动所应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其经历了古代弹劾式诉讼,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和现代混合式诉讼的历史演变而逐渐发展到今天。刑事诉讼职能可分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其中,控诉职能,辩护职能和审判职能是现代刑事诉讼的三大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4.
公安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犯罪人之未成年子女的权益.由于其身份、身心的特殊性,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切实保护其权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变革之中,继1997年《刑事诉讼法》重新修订颁布后,2008年重新修订后的《律师法》也开始实施。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作为诉讼模式和审判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一直伴随其中。本文从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和未来司法变革方向,浅谈在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良性交革中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诉权、诉讼主体和侵权赔偿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着重阐释了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被告人、赔偿范围,澄清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无罪推定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刑法和刑事诉讼原则。虽然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但修改后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已为无罪推定的观念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刑事诉讼的公正、秩序和效率的价值发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现代法治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如何对侦查权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难题。文章试图从一种宏观的视野出发来重新探讨侦查权所涉之问题,并寻求在恰当的语境下,对侦查权之本性、控制的内源性乃至和谐视野下的基本理念进行理论重塑。  相似文献   

19.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先予执行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应对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先予执行制度在时间、适用条件和是否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等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司法救济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罪犯应当拥有司法救济权并且不得克减.建立罪犯司法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在于可以实现保护罪犯基本人权、预防犯罪、制约权力、促进监狱治理法治化等目的.建立罪犯司法救济机制必须抛弃特别权利关系理论,树立基本人权理论,承认刑事执行行为是行政行为,形成权利救济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