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单位的通讯员写稿有很多不利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社会生活的接触面较狭窄,写稿思路往往不开阔,稿件质量也相对不高,很难产生新闻“精品”。要克服这一不利因素,采写出高质量的稿件,我的体会是要扬长避短,以专取胜。本职工作使通讯员写稿必须付出更多的辛劳,但有本职工作也是基层通讯员独特的优势。基层通讯  相似文献   

2.
有些人对基层通讯员总是有一种“写稿是为了挣稿费”“写稿影响工作”的偏见。浙江省台州地区农行各级领导为了树立“写稿也是工作”、“写稿光荣”的正气,带头组织和撰写稿件,激发了广大通讯员写稿积极性。温龄县农行行长张普栓、三门县农行  相似文献   

3.
常听到基层通讯员诉苦说:“写稿出力不讨好,领导不支持群众有意见,不如搁笔改行道。”这是通讯员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个别领导,部分群众对通讯报  相似文献   

4.
业余通讯员写稿,没人 给题目,全凭自己在生活的 海洋中捕捞,因而常常拉空 网。特别是初学写作的通讯 员,更是常为写稿难见报而 苦恼。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 究各家报刊的特点,根据各 家报刊的特殊要求和需要 写稿。下面结合个人实践, 谈谈通讯员采访写稿需要 注意的几点体会。 一是要善于发现“亮 点” 所谓亮点,就是通常所 说的“闪光点”。其实,基层 通讯员生活工作在第一线, 发现亮点的机会要比专职 记者多一些。关键问题是, 我们通讯员的新闻触角,也 就是新闻敏感性要特别强, 不能麻木不仁、视而不见, 更不能有所意识,而坐…  相似文献   

5.
作为通讯员通常都有一种感觉:写稿难、发稿难。为什么?我的感悟,关键问题是在采访上存在“三怕”情绪。我觉得,在实践中要克服“三怕”、把握“三点”、运用“三法”,是做好通讯员工作的重要因素,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6.
通讯员的职责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当好新闻单位的耳目,为新闻单位撰写稿件、提供新闻线索。为党报当一名通讯员,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艰巨的。有时,听到一些通讯员讲:“工作太忙,没工夫写稿”。也有人说:“工作是硬指标,不干不行,写稿是份外事,写不写都可以”.从而把工作和写稿对立起来。我觉得工作和写稿表面看来是一对矛盾,但,实际上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如果我们不做工作,也就没有新闻线索,当然也就谈不上撰写稿件。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这对矛盾。我在实践中做到了:写稿促进工作,工作促进写稿。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亲身体验 ,要当好一个通讯员 ,得做到“六不怕” :1 不怕冒风险。要敢于写批评性的社会新闻 ,只要事实准确又值得宣传 ,就不怕承担责任。2 不怕别人说闲话。不怕别人说写报道影响工作、图名利、挣表扬、出风头 ,因为写报道是搞宣传 ,也是工作。当然也要处理好写稿与工作的矛盾。3 不怕得不到领导支持。作为业余通讯员 ,下乡工作就是采访的好机会 ,要善于利用业余时间写稿 ,写出成效 ,领导自然就会支持。4 不怕投稿不见报。写了很多稿子不用 ,就灰心丧气 ,从此不写了 ,这是不对的。要多动脑筋 ,多想问题 ,多选题材 ,多写稿件 ,…  相似文献   

8.
写稿五忌     
通讯员在写稿、投稿中 ,应切忌以下五个方面。一忌“关系稿”。有的通讯员写稿 ,不是真正扑下身子 ,深入实际去发现 ,而是围着亲朋好友转 ,人情稿代替了新闻稿 ,水分太大 ,这虽是个别现象 ,但也不能任其泛滥。二忌“新闻失实”。新闻失实主要有5种表现 :一是言过其实 ,把报道的东西写得尽善尽美 ,明明是七分成绩 ,却要说成十分 ;二是渲染夸大 ,好就好成一朵花 ,孬就孬成豆腐渣 ,把事物极端化起来 ;三是随风迎合。上面一有什么新想法、新号召 ,就马上利用新人物的嘴讲出来 ,甚至人家还不知道 ,就硬性安上了 ;四是捕风捉影 ,事情“八”字还没…  相似文献   

9.
新闻必须真实,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有时,尽管作者本身不想使稿子有失实之处,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却常常干扰这种愿望的实现。稍有疏忽,不真实的细节就有可能蒙混过关,变成铅字,造成终生遗憾。面对领导提供的素材通讯员生活在基层,以报道本单位为主。单位领导主动向通讯员提供素材,应当称道,但有的领导对新闻的特点不甚了解,单纯为本企业利益着想,有时会提供一些不够真实的材料。假如通讯员唯命是从,就会造成新闻失实。 1985年青运会召开以前,公司经理把我召到办公室,说接待楼工程已于某月某日竣工,让我抓紧时机报道一下。于是,我便按他们提供的素材写了一篇竣工消息。实际上当时并未竣工。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多年的基层兼职通讯员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要想不断提高基层通讯员的写稿积极性,必须解决好六个方面的问题。一、尊重基层通讯员的劳动。实践证明,尊重基层通讯员的劳动是办好企业报、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有力保证。一张报纸、一个企业,如果离开了广大基层通讯员的支持和参与,要想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升新闻工作质量,简直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请尊重通讯员的劳动编辑同志:热心写稿的通讯员越来越少,这在一些地方已成了公开的秘密,不能不令人忧虑。7月21日《新闻出版报》二版有篇题为《基层通讯员锐减》的文章分析说,通讯员队伍锐减的主要原因有4点,一是通讯员的权益无保障,二是稿酬太低,三是对新闻单...  相似文献   

12.
在基层通讯员队伍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有的通讯员一天到晚都有报道不完的题目,写稿快、写稿多、稿件采用率高;有的却整天为找不到报道题目、无东西可写、完不成宣传报道任务而发愁;采访同一个新闻事件,有的通讯员写出的报道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容充实、角度新颖、吸引力强、影响力大;有的却内容贫乏、平平淡淡、没有特  相似文献   

13.
苦衷     
自打爱上新闻报道这一行,既享受到了稿件发表的快乐,也尝到了受挫的苦衷。通讯员大都是业余的。工作之余,人家去聊天、散步、娱乐,而通讯员不是采访就是写稿、改稿,家务事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没时间去辅导,爱人埋怨更不用说了。费九牛二虎之力写好了稿子,再找领导审查、盖章,有时跑几趟找不到人,等找到领导,一看稿子,还可能是:写这个不行,要写写那个。唉,想写的写不成,不想写的非让写不可,难啊!审查盖了章,自己再掏钱往外寄。有时发稿心切,去编辑部送稿,回来误了工作还得再补上,有时别人还不同情,甚至还得听几句讽刺话…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笔者在基层采访,经常遇到一些通讯员和单位的同志就写稿、投稿这方面的知识向我们请教,有时间得我们这些经常写稿的通讯员也无言对答,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兴起和新闻事业的改革,基层通讯员队伍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通讯员所在的单位领导普遍增强了"新闻宣传也是生产力、是无形资产"的观念,要求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多见报、见大报,把本单位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报道宣传出去,对内起到了引导舆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作用,对外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优秀通讯员栗川同志最近给本刊来信:《请帮我解决写稿中遇到的难题》,坦诚地反映他写稿中遇到的三难:一是报道本单位先进事迹难;二是采写批评稿件难;三是写稿了解情况难。“三难”大大挫伤了他写稿的积极性。他说,我怎么也想不通,在当前深入改革的形势下,为什么报道这么难? 这些问题其他通讯员在采写稿件中也程度不同地遇到过。现在,让我们结合当前的报道实际,探讨一下对这些问题应持的态度和看法,以便沟通思想,统一认识,充分发挥通讯员——社会舆论尖兵的作用,共同搞好舆论监督。首先谈谈报道本单位先进事迹难的问题。来信中说,一经报道,上级主管部门就要加码,举鞭打快牛。对这点要作具体分析。在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为了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很多厂长都希望通过  相似文献   

17.
基层通讯员为新闻媒体写稿往往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那么,怎样写稿?如何提高稿件采用率呢?除了“吃透两头”“围绕中心工作”一般要求之外,笔者积多年编辑之经验,还有三点特别体会,愿与广大通讯员共同研究探讨。写稿要有一些超前意识。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掌握了近期的中心工作或重点工作,但总是慢半拍,跟在人家的屁股后头鼓掌喝彩,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投到报社当然也不会接二连三地发表同一类的稿件。因此,通讯员写稿就要有一点超前意识,把工作做在前面,善于  相似文献   

18.
刘兆彦同志: 你来信说自己很喜爱《新闻知识》,并想当一名业余通讯员,但因自己担任厂里的保卫工作,长期上白班,感到没办法进行采访和写作,要求本刊给予解答。我们首先支持你想为报刊写稿的良好愿望,你提出的困难,也是有办法克服的。业余  相似文献   

19.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县热心写稿的通讯员越来越少,这在一些地方已成公开的亮点,不能不令人忧虑。新闻出版报有篇题为《基层通讯员锐减》的文章分析说,通讯员队伍锐减的主要原因有4点,一是通讯员的权益无保障,二是稿酬太低,三是对新闻单位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不满,四是通讯员队伍无人管理。对此,作为一名基层通讯页的笔者也有同感,又觉得,不尊重通讯员的辛勤劳动,缺乏调动通讯员积极性的氛围,则是不可忽视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基层通讯员既要工作又想写稿,每天实在忙碌,有时还苦于没有报道线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把写稿与工作结合,与外出结合,与学习培训结合,与家庭生活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工作结合。去年底,北京市总工会在我单位召开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经验交流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