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元龙 《物理教师》2004,25(4):32-32
实验:将一个罐头瓶盛满水,用一根比瓶高略短的细线。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瓶盖上,把乒乓球放入水中,盖紧瓶盖,把瓶倒置[如图1(a)],乒乓球便浮在瓶子里.手执瓶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则乒乓球相对于瓶也向右运动[如图1(b)]。  相似文献   

2.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及一题多解的方法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设法多做演示实验,而且还应该创造条件将演示实验生活化、趣味化,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把分析过程、实验结果留给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一、通过物理实验解释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初中物理浮力是怎样产生的”这节,笔者穿插了一个实验:将可乐瓶去底去盖并倒置,把两个不同色的乒乓球(一个黄色,一个白色)放入,白球置于瓶口,黄球随意放置。(如图甲所示)用…  相似文献   

3.
1制作材料1。圆柱形无色透明塑料洗发精瓶两只。2.红色或桔黄色乒乓球(为增大实验的可见度)一个。3.长140mm的圆珠笔芯一支(已用完油墨人4.直径3mm,长350mm铁丝一段。5.橡皮泥少许。6.火柴一盒。2制作方法整个实验装置由两只洗发精瓶套接而成的上、下层连通的盛液筒和浮体乒乓球等部件组成(图1,2)。1.盛液筒:首先将一只洗发精瓶的底和旋瓶盖用的瓶颈部截去,余下作上层盛液筒。再将另一只洗发精瓶下半部截去,余下作下层盛液筒。2.排气管:把已备好的圆珠笔芯的笔尖拔掉,然后用火柴将圆珠笔芯一端点燃,待笔芯烧着开始软化…  相似文献   

4.
实验器材 乒乓球、大可乐瓶、刻度尺、伸缩性好的细橡皮筋、清水、盐等。 实验准备 将大可乐瓶的锥型部分剪掉,做成一个圆柱型盛液筒,用针在瓶底和乒乓球上各扎—小孔,然后将橡皮筋的两端打结分别固定在小孔上,并用蜡烛封好,最后将细纸条制成刻度尺粘贴在瓶壁上,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动脑动手自己设计实验湖北省蕲春县南门畈小学(436323)胡和平湖北省蕲春县株林天兴中心小学(436323)许治民我组织了一次让学生自行设计声音产生的实验。课前,我做了与课本上不同的演示实验来启发他们:把一个乒乓球放在讲桌上,用铁尺子轻轻地敲桌...  相似文献   

6.
有趣的分子运动的演示实验吉林磐石县三中(132300)李桂先一、实验用品。滤纸、水槽、大玻璃板、酚酞试剂、氨水胶水、泡沫块和树枝(或酸奶塑料瓶)二、实验过程:①把滤纸剪成花叶形状粘贴在树枝上(或酸奶瓶上)。注:先将树枝固定在泡沫块上;如用酸奶瓶,去掉...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实施实验教学 ,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1 深挖教材增设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 :在浮力的教学中 ,《教学大纲》中要求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 (或气体 )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可用如下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1 1 取一个乒乓球 ,把它浸没在水中 ,松手后它上浮 ;1 2 取一个乒乓球 ,一个健力宝瓶 ,去掉瓶底 ,把瓶嘴削去一部分 ,使细端朝下 ,粗端朝上。把乒乓球放入两端开口的竖直健力宝瓶中 ,使乒乓球有一部分露出细端开口 ,但不掉下来。然后向瓶中注水 ,会观察到水从细端瓶口的乒乓球周围流…  相似文献   

8.
教材在测定万有引力常量时,介绍了卡文迪许扭秤,学生对本节内容感到抽象,理解和掌握较困难。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装置完成了该实验,效果较为理想。器材:弹簧、平面镜、红光发射器(玩具)、乒乓球、磁铁、钢球各两只及轻木制成的木支架。制作过程:a.固定弹簧上端,连结支架,挂上平面镜。b.用胶水粘好顶部掏空的乒乓球,并在其中放入磁铁,同时封好顶部。c.让一名同学拿红光发射器(玩具)到教室后面,照射平面镜。d.在乒乓球两侧等距离的放置小钢球,学生就可能发现红色的光斑在教室的墙上移动。e.改变钢球和乒乓球…  相似文献   

9.
a.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b.仪器的特点及用途。特点:实验中的制气流过程新颖独特;沉浮子的水舱内进气、放气过程可见度大;沉浮子上下沉浮自动反复进行,实验生动有趣。用途:能演示物体在液体中的上下沉浮现象,探究沉浮原理。c.制作材料。1250mL透明塑料饮料瓶2个,透明塑料果冻盒一个,铝丝一小段,废输液管一根,橡皮垫一个,螺丝钉一个,加工成小立方块的泡沫塑料一小块,胶一瓶。d.制作方法。制气流装置的制作:将一个饮料瓶的瓶颈从瓶围最大处剪掉(称作去颈瓶),将另一个饮料瓶的瓶底剪掉(称作去底瓶),在瓶盖上…  相似文献   

10.
物理演示实验方法举例山东房继斌诱导法在讲"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节时,为了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性认识,我选用一个吸滤瓶,内装少量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可不告诉学生,只是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并设计了以下几个程序:①问学生瓶中是否有水。②让学生观察是否还有水蒸气...  相似文献   

11.
初二物理“大气压的变化”中“沸点随气压改变”一段,安排了图11—11的实验。这个实验直观地告诉学生:同种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下降.这个实验成功地让学生知道“其然”。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补充说明了“所以然”。 取一烧瓶装大半瓶水,然后用一块橡皮膜做一个手指大小的气球,大小以能从烧瓶口案进为宜.然后将小气球拴在一个小石块(或小铁块)上,一起从烧瓶口塞进去。小气球与小石块一齐沉入水底。然后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的瓶外部分安有橡胶管连接两用气筒。然后让学生观察: (1)不打…  相似文献   

12.
硫酸具有吸水性的演示实验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238341)丁家喜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但现行中学教材没有安排这个实验.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增做了这一实验.一、实验装置(见下图)二、操作及现象1.在A瓶中装人2/3瓶容积的水,在B瓶...  相似文献   

13.
在讲高一第六章第H节NZ这节课时,由于无实验内容,使学和教深感乏味,为此建议派补两个可做的简易实验内容,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以下是两个实验的内容.实验一:氮气跟某些金属的反应.实验用品:集气瓶、玻片、火柴、镁条、镊子.实验操作:将点着的三支火柴放入空集气瓶中燃烧,持火灭后,立即用玻片盖住瓶口(瓶中N。含量仍为78%,CO。也不影响实验效果),再将燃着的镁条(此时的温度很激放入该瓶中,则镁条继续燃烧而不灭.此实验证实:比常温下稳定而高温下反应的性质,实验二:氮的循环氧化和吸收实验用品:装有*0。的…  相似文献   

14.
小制作──洗瓶洗瓶在化学奖验中经常使用,为节约实验经费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材料:l·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导管。2.洗洁精空瓶(带盖、塑料制品)。制作过程:1.用酒精灯或喷灯将玻璃导管拉制成长为35厘米左右的尖嘴导管。2.用稍加热...  相似文献   

15.
贵刊 2 0 0 1年第 6期“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一文 ,介绍了用雪碧瓶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传统实验 ,由于该实验取材方便 ,简单易做 ,因此长期在初中物理教学和小学自然教学中广为应用 .该实验的方法与常见分析是 :“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 ,去掉其底部 ,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 ,然后向瓶里注水 ,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 ,乒乓球不上浮 ,这是由于乒乓球与瓶口接触不严密 ,并且因为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的内径 ,所以乒乓球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 ,而下表面基本没有受到水的压力 ,因而乒乓球不上浮图 1(如图 1甲所示 ) ;…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改进黄冈中学熊守信,田新芸(436100)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用的药品是二氧化氮。在二氧化氮的制取和实验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二氧化氮泄漏到空气中,污染空气。为此我们特作如下改进制作:20ml安瓶100支,将制...  相似文献   

17.
一、氨气氧化实验的改进原实验是将红热钢丝插入盛有氟水的瓶中,但常常实验不易成功,也难观察到红棕色NO2气体。原因是氨气、氧气浓度不足和氨水瓶中有较多的水雾。改进后装置如下:操作方法:取一段细钢丝,将表面氧化层打磨掉,做成螺旋状,代替铂丝,向水槽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当广。瓶中氨气达到一定量时,插入红热钢丝,既可看到铜色保持红热,不冷却,让学生观察放热反应现象。夹上止水夹,止住氢气,反应停止,铜丝冷却,取出,片到广口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让学生观察以下反应2NO+O2=2NO2(红棕色)向广口瓶中加少量水摇荡,…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课文内容,采取直观法进行教学,既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下以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一课的生率“浮”加以说明。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浮”字的音、形、义,我把一个乒乓球放进一个瓶身较长且瓶曰较小的空玻璃瓶里,让学生观察,并]司:“谁能从玻璃瓶里拿出乒乓球来?”学生思维兴趣被激发起来了,片刻,就有几个学生争先回答。有的说“用铁钩钩出乒乓球”,有的说:“把乒乓球倒出来”,有的说“把胶水涂在小律上粘出乒乓球”,有的说“用两根小棒挟上来”等…  相似文献   

19.
苏欣欣 《化学教学》2000,(10):46-48
实验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若能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在家里做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巩固课本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勤于钻研的科学态度,若能坚持,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办法。本人经多次实验、改进,总结了几条与高中课本知识相关的小实验,有的实验确是知识难点的有力阐释:1漂白旧报纸实验目的:验证SO2的漂白作用及漂白的不稳定性用品:发黄旧报纸一块,塑料饮料瓶(雪碧、可口可乐小瓶或纯净水瓶均可)一个,火柴。实验步骤:(1)将塑料瓶自瓶口向下约20cm处用…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新教材中增设了许多家庭小实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家庭实验的指导,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与创新实践环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家庭小实验在开展过程中,不可能让学生把实验仪器搬到家里,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善于将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用品应用于家庭小实验中,这不仅能给学生家庭实验带来方便、增添光彩,而且还可以节约开支,变废为宝,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勤俭节约的品质。1软包装瓶的利用a.洗瓶、洗气瓶、储气瓶。取餐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