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公正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实现社会公正这是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的重大课题。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 ,它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相融在一起的 ,学习及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  相似文献   

2.
当代伦理学的价值目标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六大特征完全一致,因而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伦理学对策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课题。“佘正”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因为“没有公正便没有道德”、“公正即和谐”,这是中外伦理学的古老命题;当代伦理学认为,社会和谐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前提,因为“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落实社会公正原则,追求效率与平等的最佳结合,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此,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旗帜,加强“三公教育”即公正教育、公仆教育和公民教育,抓紧制度公正和民主法治建设,努力实现由传统的臣民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的转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包括效率与公平相结合原则;国家、社会和个人三兼顾原则;反对个人主义;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等等。认真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公正的思想,对于确立当代中国的科学公正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公平、合理和有序的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我国社会公正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彰显,这已对社会的安全运行与和谐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弥补社会公正的缺失,真正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5.
监狱肩负着改造人、提高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加大依法治监的力度,构建和谐改造关系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必须强化依法治监的理念,促进和谐社会的法制规范,坚持公平、公正的行刑观,规范执法行为,构建和谐改造关系和优化改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监狱肩负着改造人、提高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加大依法治监的力度,构建和谐改造关系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必须强化依法治监的理念,促进和谐社会的法制规范,坚持公平、公正的行刑观,规范执法行为,构建和谐改造关系和优化改造环境.  相似文献   

7.
浅析家庭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日益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体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家庭和谐为中心、追求公平和公正、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等理念极好地顺应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家庭体育与和谐社会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它倡导"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家庭和谐,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追求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公平观的建立.其教育利于社会安定有序局面的控制,其文化倡导社会的诚信友爱.  相似文献   

8.
公正、秩序、和谐都是和谐社会的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但是,公正、秩序、和谐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对和谐社会的意义并不相同。其中,公正才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只有在公正的前提下才会有真正的秩序和和谐。公正的制度安排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公正的制度安排在社会中扮演了无偏私仲裁人的角色,从而实现利益的公正分配。在建设和谐社会时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将和谐、秩序理解为无冲突、无矛盾;将和谐简化为秩序,甚至稳定。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自我发展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于社会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作为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的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观,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坚持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公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公正、公平、平等的社会。和谐社全,必须建立一套全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