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日益深入,新闻报道的环境和需求不断变化,随之,报道新闻的形式也就需要不断变化和推陈出新。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看世界的视角不断打开,也需要新闻以大的视野报道新闻。因应这种形势,新闻报道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广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中国经济新闻教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涛 《今传媒》2010,(8):191-193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新闻报道观念不断发展变化,经济新闻的观念和方式也随之改变,主要有了如下进步:逐步注重经济事实。上的新闻价值;经济新闻的服务性功能得到重视;树立了抓经济生活中热点难点的观念;经济报道的理性化不断加强;经济新闻报道的视野逐步放开和扩大,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涉及报道的题材,也体现着报道的视角,即蕴含着报道的理念。那么,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环境下,民生新闻应该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即如何从民生角度来写新闻报道呢?  相似文献   

4.
北京电视台7月8日在《透明度》栏目中所播的“纸馅包子”被认定为虚假报道,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由是,新闻行业在“新闻报道失实”的词语中,又流行一个“新闻造假”。什么是新闻报道失实,什么又是新闻造假呢?它们究竟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5.
董修敬 《新闻传播》2009,(6):119-119
把新闻内容当作故事来讲,已经成为业界一种“时尚”.尤其是民生新闻报道的一种新趋势.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这种写作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为当前的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但是.在业界众多呼声中都提出新闻故事化的之际,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又如何把故事化的新闻升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呢?本文通过具体的分析和阐述.对如何提升“新闻故事化”的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会议新闻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内容.但一直以来不被受众所看好。会议是新闻的“富矿”.这是业界的共识.但为什么“富矿”里淘不出太多像样的“矿藏”.应该以怎样的新闻理念报道会议.现在的会议新闻报道中缺少什么.又当怎样来衡量会议新闻传播的效果等等.这些都是会议报道中应该注意而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为此.本刊约请了几位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有独到见解的业界同仁、专京学者撰文,期望给大家一个改革思路.同时也欢迎更多的读者抒发真知灼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秦勇 《记者摇篮》2004,(6):37-37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它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通过新闻采访,记者能够获得新闻素材,取得报道依据,收集有关背景。深入把握事物的意义和深层内涵。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搞好新闻采访呢?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离不开记者和编辑。如果新闻记者需要有把握时代,把握大局的犀利敏锐的品格,那么新闻编辑需要的品格是怎么样的呢?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节目中的挥洒空间又应该把握怎样的原则,肩负怎样的责任呢?下面就结合编辑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谈些感受。  相似文献   

9.
时政新闻发生主体应该是时事政治的中心事件、人物以及这个新闻事件作用波及到的人群的连锁反应。以往,人们常常都在探究怎样把时政新闻本身报道得更精彩。而随着执政为民理念和民生意识的提升,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的报道的民生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地方的时政新闻如何表现民生意识?在近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初步探寻认为采访时政新闻要重视与表现民生态——即民众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穆青曾说,新华社决不能以西方通讯社的小伙计的身分进入世界新闻舞台。是的,谁能否认新闻报道内容上的政治色彩与表达上的生动活泼不可以相辅相成呢?因此我们需要同西方的新闻写作相互借鉴。1.力争准确地选择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但不是所有的事实都能成为新闻,这是一条公理。实际上,我们的新闻传媒每天都在“报什么”、“怎样报”的问题上搏斗着。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不偏不倚地报道事实和问题,不为个人见解所左右──在只描述具体事件的所谓“平实消息”中是能够做到的,例如报道天灾、事故。但是,报道有争议的事情,如政治、…  相似文献   

11.
军事新闻报道中以“硬”新闻居多,寓庄于谐、情趣盎然的“软”写法会不会影响到“硬”新闻的价值.“软”内容会不会难以充分体现严肃的工作报道的指导性和报纸的权威性呢?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人物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人物为主体,带有新闻性的消息形式。但越是常见就越是难以写出新意。怎样不局限于模式,怎样让人物立体、鲜活、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呢?这就需要创新,在创新中描绘出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专题在西方称之为电视深度报道(depthreport),不管是调查性的、评论性的、分析性的还是阐释性的都应该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电视新闻专题是全面、详尽、深入、及时地报道新闻的一种体裁之一,它是电视新闻领域中的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体裁。作为有着直观表象的电视新闻报道,它不仅以其特有的真实、全面、迅速、深入、客观地展现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还以其独到的画面感染力和现场冲击力,给电视受众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在公正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怎样来处理自己的情感呢?一、将记者的情感寓于事件和…  相似文献   

14.
强化新闻选题管理 提升新闻策划效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建华 《新闻界》2004,(5):89-90
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闻事业改革的逐渐深入,新闻媒介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同时也引发媒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竞争加剧和新闻改革的“双轮驱使”又使新闻的运作理念、报道方式、操作手段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既适合新闻运作规律,又适应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闻策划便应运而生(注:本文所言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报道策划)。时下,新闻策划已成为媒介广泛采用的一种新闻传播运作模式,不少媒介甚至明确提出实现由“编辑中心”向“策划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高仲彬 《军事记者》2012,(11):28-28
新闻贵在发现.谁要想更多地发现好新闻.就要比别人“多长一只眼睛”.否则是抓不到好新闻的。笔者长期从事人武部及预备役部队工作宣传,觉得要在这样的岗位上发现新闻.既容易又不容易。说容易.是报道者大多身在第一线,是具体工作的参与者、见证人,能在第一时间对所发生的人和事了解和熟悉.对搞好新闻报道有很好的便利条件和机会;说不容易,是说如果报道者没有发现新闻的一双明亮的眼睛,即便他碰见了新闻,也不能把它抓住和写好。怎样在部队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去发现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6.
电视民生新闻是近几年来的热点之一.当民生新闻在创造一个又一个收视奇迹的时候.也出现了低俗化的现象.失去了本该具有的那种有思想而不平庸、有趣味而不肤浅、有见解而不偏激的品格和社会守望者的功能。民生新闻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真实故事或虚假故事的执迷史已有证,在现代这一由影像文字信息所构成的传媒世界里,更没有人抗拒得了新闻报道中的故事姓力。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借助拍摄而得的瞬间影像所结构出的新闻要素,再加以文字旁白进行新闻叙事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现代社会中一道独特的影像叙事体,但我们应怎样进人对新闻摄影叙事分析的核心呢?与其他媒体比较,新闻摄影的故事叙事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呢?我们将叙事理论引人新闻摄影的领域,是否对二者均有助益呢?希望这一切都能…  相似文献   

18.
符号学视野中的广播电视新闻李岩一、元事件与新闻报道关于新闻是什么,定义纷繁。诸多的定义都是基于新闻是对事件的报道这一前提的。这个前提肯定了事件是新闻报道的原始对象,但也指出了新闻报道并不等于事件,新闻是对事件的一种展现方式。那么,新闻是以什么方式来解...  相似文献   

19.
吴玲 《新闻前哨》2002,(9):26-27
新闻是客观事实,是不容主观策划的。但是,从哪个角度报道新闻,如何体现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需要多大规模报道新闻,怎样恰当地组织新闻报道……是可以策划的。导向正确,只是最起码的要求,要让受众乐于接受,就要努力不断提高舆论导向质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策划不策划,策划得精不精,报道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近几年宜昌市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受到好评,就是在报道上加强了策划。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读者对经济新闻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的也越来越明确。因此新闻工作者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课题越发显得迫切和重要。怎样使经济新闻符合、满足读者的需求呢?让经济新闻生活化不失为一条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