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品牌塑造成为诸多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它关系着一个城市发展的潜在动力和生机.忻州地处内陆山西省,在近几年扩建新城、改造旧城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定位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着眼于“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针对忻州的特色资源,挖掘和梳理忻州区域要素,讨论忻州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出忻州如何塑造城市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品牌建设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广西首府南宁经过近10年的城市品牌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文化不断丰富,但同时也存在品牌建设缺乏特色,缺少独特、持续的城市吸引力及品牌宣传不足等问题。挖掘城市特色,创造独特的城市吸引力,整合传播资源,是南宁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城市品牌形象不仅体现了城市的自然景致、现代繁华,更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分析沈阳城市形象传播新路径,提出如下策略:依托城市自身资源,找准品牌定位;提升城市品牌形象行为识别,统一视觉识别;融合媒体渠道,形成传播合力,构建城市品牌形象营销网络;创新表现手法,推动城市品牌形象营销;精准划分受众群体,定制传播内容。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讲好沈阳品牌文化故事,使沈阳城市品牌形象与特色文化传播紧密结合。以文化品牌为核心构建、传播城市品牌文化价值,是沈阳城市品牌形象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品牌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十堰转型发展,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发展战略,对十堰转型发展、城市品牌形象进行了科学、准确定位。十堰城市品牌形象塑造除了常用的广告模式、名企模式、景点模式、活动模式外,还应注意位置模式、协作模式和宗教模式这三大特色模式。十堰要结合城区功能,进行太极武当文化、汉水郧阳文化、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文化、东风汽车文化建设,并在城区南部突出秦巴文化、武侠文化建设,把百二河文化景观带和四方山生态文化园打造成十堰城市品牌形象综合展示区。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的城市环境中,城市建设与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注入文化元素,利用文化元素塑造具有文化意义的典型空间与景观形象,是当前城市快速发展下打造有特色的城市环境的有效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有机结合,通过打造城市有特色的文化记忆空间,表达城市的特色,体现城市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找准连云港城市文化定位,打造连云港特色的文化品牌,是提升连云港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推进连云港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需要。基于连云港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发展现状,提取连云港城市文化特色,总体定位连云港城市文化——以历史文化为基础,以海洋文化为核心,以都市文化为主体,以生态文化为趋势。在此基础上,整合连云港城市文化特色资源,按照连云港城市发展目标,提炼出连云港城市品牌定位:“神奇浪漫之都,山海相拥之城,东桥头堡之港”。当然,连云港城市文化定位的贯彻落实,必须在城市建设、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泸县龙文化旅游资源国际传播主体将民俗文化国际传播强势模因与特色龙文化模因结合,在开发和传播中把文化模因复制作为手段,使龙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产品和品牌走向国际旅游市场、吸引中外游客,提高泸县龙文化旅游乃至泸州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在传承龙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打造泸州旅游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应大力挖掘、创建、建设有特色的兰州文化。兰州的城市文化是包容量极大的城市文化形态。针对物质形态的城市文化层面,把好城市规划建设关,把文化理念溶入城市建设之中,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针对精神形态的文化层面的有形体现,要大力打造兰州特色的“文化名片”,培育兰州特色的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9.
武汉具有丰富的历史、旅游资源,独特的生态、饮食资源,深厚的科研资源,文化资源优势显著。做好城市文化规划,保护武汉城市文化,加强武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丰富文化内涵,建设“旅游休闲”品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提高文化产业科技水平;做好文化产业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是武汉市实现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非遗文化蕴含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它以城市为载体,借助城市文化平台,在对自身的保护与传承中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名片,树立品牌,实现服务,是城市历史、现代以及未来文化发展脉络的集中体现和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产业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河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等,提出河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构想———将文化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之一,以城市品牌管理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带,大力建设"客家古邑"文化产业示范园,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链,产生产业的联动效应,以点带面,促进河源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品牌建设,提升"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形象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把河源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休闲宜居的品牌城市。  相似文献   

12.
动漫形象品牌运营是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山猫和吉咪》动漫在其形象品牌运营过程中大胆创新,立足于创建国际化的动漫企业,提出了"国外包围国内"、"先衍生品后动画片"的品牌运营路线,在有效推广动漫形象品牌的同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为中国动漫形象品牌运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先走国家产业规划型和市场主导型相结合的动画形象品牌运营道路,然后进入市场主导型动画形象品牌运营模式。中国的动漫产业要真正形成产业链,必须在打造动漫形象品牌、促进品牌营销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后,纽约市的郊区化已经形成规模,中心城区的城市问题得到了缓解,并使整个纽约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但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中心城区的"产业空洞化"、经济衰退现象等,这迫使纽约市中心城区启动"旧城复兴"的战略来重振经济,这是其郊区化中最大的教训所在。因此,在郊区与中心城区的博弈中,保证两者的同时快速发展是对我国一个重要的启示。我国在面对郊区化过程时,应提前做好后工业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的转型准备,针对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在聚集效应削弱后,中心城区应实施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立新的聚集增长点,吸引人才与企业资源回流,利用自然、教育资源,走"知识型"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14.
旅游广告对城市的形象传播和品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1997—2007年以来《中国旅游报》刊登的大连旅游广告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旅游广告对大连旅游城市品牌提升的作用,提出大连应在“浪漫之都”的城市品牌基础上,加强品牌营销与整合营销,优化广告规划。  相似文献   

15.
名人故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品牌,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和青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拥有李白故居、李白纪念馆等李白文化旅游资源。现阶段,江油的"李白故里"旅游品牌的潜在价值没有被发挥出来,市场体量非常有限,这也是我国名人故里旅游品牌开发面临的普遍困境。名人故里旅游品牌的开发应摒弃经济利益至上的短视行为,回归到名人故里的本质内涵,以本土文化为平台,从休闲旅游和公益旅游的市场定位着手,着力培育当地居民的名人文化特质和地方的名人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塑造与名人故里相得益彰、互相呼应的地方特色和品牌形象。最终,开发商、当地政府、游客以及当地人都会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惠城区仍然缺乏一种既能准确揭示自身文化特性,又鲜明生动、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整体文化品牌形象。文章认为,惠城区的文化品牌应按照“1+3”的建构模式展开:以“休闲”理念为核心,建构一套包括品牌核心理念、品牌形象定位和品牌识别系统的完整的文化品牌体系;根据惠城区中心区、中部区和北部区三大区域的综合文化特质,对它们在惠城区文化品牌体系中的价值进行新的定位,并通过差异化的原则进行重点发展,藉此完整地诠释并支撑惠城区整体文化品牌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钦州市在挖掘和利用刘冯文化资源、建设城市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不足.刘冯文化是钦州市最有特质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刘冯精神是钦州城市文化精神的灵魂,深入挖掘、有效开发刘冯文化资源,是钦州市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根本,为此要加强对刘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实施刘冯文化工程,大力推进刘冯文化研究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开发刘冯文化的经济亮点.  相似文献   

18.
崇左市是个新兴的边贸城,如何塑造和推广好边贸城市这个品牌,对桂西南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崇左市政府作为城市品牌的传播营销的主体,应立足中国—东盟大背景,综合分析崇左市的人文、历史、地理及资源优势、特色,准确城市定位,建立城市品牌,并通过多种路径进行城市品牌的传播,以提高城市价值和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成为影响西安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旅游市场调查,尝试性提出“有容乃大”的目的地旅游文化定位。深化西安遗产旅游品牌并加大传播力度,从而推进西安旅游形象的传播,对西安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安顺市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先天的自然资源,但却疏于自身的城市品牌塑造.为深入了解安顺现有城市品牌评价及构建情况,文章就消费者对安顺城市品牌建设的认知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安顺的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品牌联想、品牌形象等方面跟安顺城市建设者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针对安顺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