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性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幼儿园办学条件、家长满意度等角度对上海市农民工同住子女学前教育政策的效益进行分析,进而探究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入园比率良好,不同类型的幼办学条件差别较大.家长对于幼儿园总体满意度,不同类型幼儿园家长的满意度存在差异.城市学前教育机构的供应结构是导致农民工同住子女获得学前教育需求和优质廉价的学前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同住子女教育政策中的"洼地效应"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并呈现出滞留时间长、家庭式流动比例高、随迁子女中学龄前儿童比例增大等特点。大多数农民工难以顾及随迁学龄前子女的教育和安全,已入园的幼儿中有80%以上在不具备基本条件的无证幼儿园,他们对收费较低、收托时间长且灵活、有基本条件和质量保障的幼儿园需求十分强烈。为保证弱势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基本权利,促进教育起点公平,我国应研制、出台学前教育法规及有关政策,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学龄前子女的信息管理,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解决其入园问题的有效渠道并适当给予资助,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促进其积极融入当地生活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各区县教育局、卫生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 改革开放以来,本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努力缓解本市户籍儿童入园矛盾的同时,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也已经得到重视并正在逐步解决。目前,本市在园儿童中,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已约占30%。其中外来农民工同住子女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且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和郊区。  相似文献   

4.
“山寨”幼儿园,可谓当下学前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北京,就有1290余家未登记注册的自办园,这些被称为“山寨”、“黑园”的幼儿园,为北京的一半幼儿提供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学前教育主要在保育园和幼儿园进行。日本的保育园有点类似国内的托儿所,兼具教育功能。孩子出生4个月后就可以申请入保育园一直到上小学之前,而幼儿园至少要在3周岁以后才能入园。日本的学前教育是如何开展的呢?记者最近采访了东京都品川区西五反田保育园的园长松本纪子女士。  相似文献   

6.
目前,昆明市学前教育发展状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教办幼儿园缺教师编制;社办幼儿园烦管理体制;民办幼儿园缺政府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园可入。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随迁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金字塔状分布,使得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通过教育立法、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兴建民办幼儿园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通过实施完全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开放普通高中教育、构建财政转移与补偿制度等政策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资讯     
研究:教育蓝皮书倡议学前教育公平5月13日,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研讨会正式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报告建议,政府对公办园的财政投入应以服务弱势群体家庭(经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为条件;在幼儿园价格管制方面,考虑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实施梯度收费政策;加大对农村和县镇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的财政投入;中央政府应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入园率、入园率规模、质量指标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9.
当前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众多,满足了大部分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这类机构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全面覆盖性、低收费性、提供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这些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符合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理念,因而是一种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机构.然而,当前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面临着身份上的“合理不合法”,其原因在于北京市幼儿园准入标准较为单一,缺少适合此类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的标准.未来应当以普惠性为导向,为其设定适宜的准入标准,从若干方面提升《北京市举办小规模幼儿园暂行规定》(2011)这一政策文件的科学性,如取消关于举办者户籍的限制、设定不同层次的注册资金标准、规定切合实际的保教人员数量、调整关于幼儿园规模的规定,同时将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纳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探索多样的公办优质幼儿园连锁办园模式,创建数量与质量双重保障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三种类型的公办优质幼儿园连锁办园模式的特点,探索更为完善的办园道路,以期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