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率是一个国家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的重要参照指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比战争、动乱和谋杀造成的死亡总和还要多。12/10万就是高自杀率的国家,按照这个标准,我国无疑是一个自杀率很高的国家:目前中国的自杀率是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已达28.7万人,至少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即每2分钟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第5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15至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中国的自杀率为万分之二点二,每年轻生者大约为25万人,估计还有每年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且自杀者的年龄日趋年轻化,尤其是未成年人自杀现象尤为突出。一些孩子,稍稍受点挫折或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脱方式。因此,教育学生尊重和珍惜生命,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 死亡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至5月,武汉地区的高等院校共发生学生自杀事件12起,其中10人死亡,2人获救。在校生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学生自杀现象严重在这12起学生自杀案件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自杀方式包括跳楼、服毒、割腕和跳水等,其中以跳楼为多。其中,有两所学校本学期的自杀人数在2起以上。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自杀率为10/10万,我国自杀率则为23/10万,我国高校自杀率则为2/10万。这个比率看似不大,但由于自杀者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成为第五大死亡原因。在15-34 岁人群中,自杀位列第一死因。我这学期在高一学生中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5份,其中有过自杀念头的有60人,高达32%。我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但是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我想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生命教育与各学科结合。培养教师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鼓励他们从课本中挖掘生命教  相似文献   

5.
我国部分高校存在着学生自杀及对生命不尊重的现象。而我国生命教育刚刚起步,存在诸多不足。根据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从生命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两个方面出发,采取加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命教育,以期对预防大学生自杀、降低其自杀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近年来,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自杀问题,而青少年的自杀率也有升高的趋势,有人估计每年约有25万青少年自杀身亡.另外,人们刻意追求娱乐或是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等等生活状态对青少年产生着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一词原本是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对社会中出现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就开始提出和实施生命教育,并很快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随着生命教育在全球被逐渐推广和认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形形色…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呢?本文根据大学生的特征和高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措施,期望通过这些措施,能有效减少或防止大学生不爱惜生命现象的发生。实施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的宝贵,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引导学生形成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近年来,大学生不爱惜生命,如轻生、自我摧残、报复等事件常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的调查,大学生自杀事件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自杀率约为20/10万,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新课程的价值观和对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应建立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即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一、新教学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一)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尊重生命独特性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他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二)理解生命的生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人的“…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学校的生命教育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悲观厌世情绪严重,青少年学生的自杀率持续升高。这表明台湾地区的青少年对生命缺乏尊重,对生存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关注学校的生命教育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陶瑞荣 《辅导员》2011,(26):5-6
引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近期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自杀率高发国家,每年约有20万人口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即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并且年龄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15岁—35岁  相似文献   

12.
微博天下     
每40秒钟就有一人自杀
  央视新闻:世界卫生组织首份预防自杀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8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钟就有一人死亡。自杀是15~29岁青少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其实大多数自杀可以预防,远离自杀,珍爱家人,每个生命都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自杀及对生命不尊重现象严重,依据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提出从生命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两个方面出发,加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命教育,以期对预防大学生自杀、降低其自杀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徐群翊 《科学教育》2007,13(2):20-22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面临着课业负担、升学竞争和各种压力,不少青少年学生逐渐忽略了“人”的热情与关怀,自杀事件时有发生。为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市教委明确提出了在中小学实施和落实生命教育的要求,《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各阶段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1对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的思考1.1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认识生命教育内涵非常丰富,人们的认识也有一定差异。多数人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5.
面对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生意义淡漠和青少年自杀、他杀日趋严重的现实,近年来,要求重视和加强“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人类若要避免经济上、生态上及价值偏向上的危害,就必须从人内心深处着手改变。从学校教育来看,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6.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理应承担起生命教育的任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1989年的新编《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的精神这一理念之上的教育目标。本文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两方面,谈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正>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0年全球约100万人自杀死亡,自杀未遂者则为此数字的10至20倍,这意味着平均每40秒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每3秒钟就有一人企图自杀。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2003年09月0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也就是说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人才培养需求的思考,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中学于2013年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办学思想。生命教育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它的核心内容是尊重生命的平等性、差异性、多样性和展现生命的活力。学校紧紧围绕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成长以及生命的品质等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和各类虐待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缺乏生命意识,不懂得珍惜生命。想要避免此类危害,从学校教育看,就是要加强生命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方面,以生命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谈几点粗浅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面对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生意义淡漠和青少年自杀、他杀日趋严重的现实,近年,要求重视和加“强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人类若要避免经济上、生态上及价值偏向上的危害,就必须从人内心深处着手改变:从学校教育来看,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并使其养成尊重和热爱生命的良好习惯。近两年,笔者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六种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