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针对笔者多年来在呼伦贝尔学院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行完善,为更好地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更好地让体育运动惠及所有在校大学生,需要对当前呼伦贝尔学院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俱乐部的选课制度进行相应改革以更好地满足于现实体育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被体育教师广泛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体育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挖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潜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贾宝华 《考试周刊》2012,(9):101-102
主体性体育教学是一种把人作为教学目标的新型的体育教学理论,是一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爱上的、充满着成功和欢乐的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内在的体育活动需求,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体育教学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与实践的主体。本文对主体性体育教学中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进而阐述了主体性体育教学中开放性和自主性特征对现代体育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高中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的体育教学仍然没有真正地得到重视。只有不断地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真正地实现提升体育教育有效性的目的。对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措施及应用进行探析,希望为高中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被体育教师广泛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体育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挖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潜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身体素质的遗传性特征角度,对如何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手段进行分析,为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11):127-128
体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但是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教师必须要对体育教学采用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体育活动,有效改善当前传统单一的训练方法,促进学生全方位地发展。体育属于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体育教学个性化意义与内涵,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与帮助,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小学体育个性化教育内涵以及具体的实践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性格特点较为活泼,对所有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小学体育要深刻地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心理来进行教学疏导,帮助学生确立自身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融入体育锻炼当中,更好地完善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借助互联网来进行教学拓展,积极地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游戏相互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所以本文就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和探究。希冀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关键技巧,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中体育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了探索研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随着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的提出,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浪潮汹涌而至。各地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都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积极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健康课实施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推动了体育教师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程改革。本文就阿克苏地区实验中学体育选项教学三年的课改实践,总结出打破年级界限进行篮球选项教学时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规律,为其他基层学校在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时灵活地采用教学组织形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This design experiment in prayer education for Jewish students was motivated by a current educational concern: educating for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us practice. Educators are tasked with formally nurturing spirituality (Wright 2001). It is known that attitude to religious observance may change during adolescence (Hyde 1963), thus attitude to prayer needs attention. The effects/consequences of prayer understanding reach beyond religious practice itself, to encompass issues of faith, identity,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Sigel 2009). Her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a tefillah (prayer and its understanding) course on student attitudes to pr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