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化工类高职顶岗实习模式,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构建顶岗资格准入制度,强调实习过程的针对性技术指导,结合岗位选择综合实践课题,促使学生完成"在校学生→企业准员工→合格员工及合格毕业生"的转变,以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开发的教材体例主要有章节型和任务型两种,前者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技能训练不足,后者过于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导致理论知识拆分显得支离破碎。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设备维护》教材开发为例,探索基于章节型与任务型相结合的编写方法,按照"情境导入→知识引导→基础训练→技能训练→重点串联"的脉络进行,既突出实践技能训练,又贯穿"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室,企业生产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深层次地进行校企合作,以工作训练和技能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从第一学年的"学员"(大班化理论知识学习)到第二、第三学年的"学徒"(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分组,进行专项技能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软件技术专业为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形成了"技能构建→实境训练→岗位实战"的"411"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轻松经历"软件技术学习→软件技术掌握→软件技术应用"过程,为软件行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积累经验的重要环节。在离散型顶岗实习中,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现代学徒制中知识技能转移的特点,得出师傅的水平、学生的基础、师徒关系、师傅和学生的行为特征等影响知识的转移;借鉴SECI知识转化理论,分析"现代学徒制"中知识技能转移的过程,直观的表述了知识技能转移路径及规律;提出离散式顶岗实习中影响践行现代学徒制的几个问题,目的在于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药学专业就业宽口径、多方向的特点,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构建了基于南通卫生职教集团的"五阶段、多情境"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药学专业职业岗位群的特点,学生在医疗机构、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和药品生产企业的多种情境中轮流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依次进行专业认知—岗位见习—综合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五个阶段的技能学习。建构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培养药学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忽视了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为此,绵阳师范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凸显师范技能培养的系列文件;围绕"一元"核心,调整历史学专业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实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强化学生训练,构建"渐进、全面、实用、真实"的试讲模式;以科研促教学,推进了历史课程、教材、教学与实习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构建基于"虚拟职场情境体验→模拟公司→校内生产性实训→商务实习→顶岗实习"的阶梯型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单项专业能力→专业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缩短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搭建“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平台,中职建筑专业可实施定向培养目标的分层模式。针对“专业班”教学的任务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强调理论够用,突出强化实训、实习环节,可尝试构建“三段式”的实习教学框架,通过课程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三个实习阶段,使学生的专业技能逐步实现会→熟→巧,最终达到专业的综合技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分层分段多维复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相融合,突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并能满足企业岗位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从而促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