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232-235
根据勘查技术与工程和地球物理学2个专业实践教学需求,建设了校内地球物理综合实验场地,设计了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教学实验。埋藏已知地质目标的综合实验场地有效地弥补了地球物理方法不确定性的不足。基于实验场地开展了大量教学实验,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5):174-177
结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加深学生对放射性密度测井方法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实践动手能力,设计了无源放射性密度测量教学实验,研究并阐述实验装置、实验样品及实验内容,分析了实践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无源放射性密度测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消除学生放射性实验恐惧心理、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更符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卓越计划"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结合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探讨了"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是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卓越计划"的理念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在教学中,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观念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结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自身特点,设计了一个地震岩石物理综合实验——压力、温度和流体对岩石速度的影响。将岩石放置在反应釜中,加载轴压和围压,并对岩石加热,测量岩石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获得了岩石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均随压力增加而增加,以及随温度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规律,以及含水岩石纵波速度高于含气岩石,而横波速度低于含气岩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讨了"信号分析与处理"的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入应用型综合性实验,实现了课程的"理论-实验-应用"一体化教学,同时以"地震信号分析与处理"为实施案例,阐述了在理论课中设计应用型综合性实验的目标、思路及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型综合性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了有效结合,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是岩石最重要的弹性参数,是衡量岩石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为了满足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教学需要,本文通过设计并制作了机械法岩石变形实验的夹具,利用压力机对圆柱体岩石试样施加一定的轴向压力,用4个轴向千分尺测量岩石的轴向应变,并利用径向的8个千分尺测量岩石试样的径向应变,实现了岩石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测量和计算。本实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岩石变形特征和机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科建设、科研发展的需要,我校建设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油气运聚模拟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专业教学-研究综合功能作为定位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搭建多层次实验创新平台,完善运行机制。经过实践,这些实验室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也提升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促进了资源勘查工程学科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构建了以基础岩石物理实验、地球物理响应模拟、仪器信息采集原理以及资料数字处理为主轴的特色教学实验体系。结合美国休斯敦大学地球物理实验教学特点,确立了实验室尺度实验测量、数值仿真及数字处理技术和现场实际结合的实验教学策略,初步形成了以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念、提升实验内涵和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为重点的实验教学模式,并对实验教学的质量保证做了探索。认为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发展特色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评价模式是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能源行业进入寒冬期,石油价格的持续走低,对新形势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实验平台建设是专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实验平台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验平台依托国家、学校投资及企业资助,先后整合建成了多个专业实验室,主要根据本科教学的要求进行实验教学计划的改写和调整,同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实施了以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设计能力并重的计划,开设了一系列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搭建新时期人才培养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