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163-166
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做法和经验。该中心大力推进科教融合、资源集成、协同育人,将实验教学划分为基础认知实验、专业求证实验、业务应用实验、创新探究实验等4四个层次,将实验内容整合成综合观测、信息分析、预报预测、公共服务等4个模块,形成全方位、多触角、宽领域的创新资源集成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气科学专业以培养从事现代化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研究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提升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的首要工作。建设大气科学教学实验室,改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技术方案,改革创新教学实验方法与手段,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本科实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5个生物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大气科学实验教学和管理水平,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合理地配置实验教学设备,实现实习基地的开放与共享,文章从教学实验室建设及其功能、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中心特色等方面,介绍了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在立体化、开放性、创新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教学》2012,(11):97-98
吉林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1999年,现有实验室使用面积4500平方米,仪器设备2600多台,价值2700多万元,实验教学人员47人,2005年被评为首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几年的建设,"生物学基础实验"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团队"被评为国家教学团队,"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24-128
针对高层次气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云计算课程依托国家级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完善共建共享机制,以"业务引领、科学规划、资源共享、持续发展"为建设思路。气象云计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包括虚拟桌面云管理与应用、虚拟服务器集群进行气象数据计算、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实现分布式天气预报服务和气象业务数据云存储及应用,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中心和团队介绍该项目依托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车辆工程专业,由北京市动车组系列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车辆工程专业2016年通过了《华盛顿协议》专家观摩的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该项目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实验必要性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2.9万km,形成了八纵八横  相似文献   

8.
正空管实验教学中心简介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获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主要承担交通运输、交通管理、航空气象等3个本科专业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工程等3个硕士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同时也是民航空管人员培训和空管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心的建设始终以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实验平台为指导思想,依托国家空管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9.
名师风采     
<正>欧阳津,1957年10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2013年起兼任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分析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际重要的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及明德教师奖等奖励。2009年作为第一完成人率领教学团队获第六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5年获中国化学会"女分析化学家奖";2015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2007年获批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以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打造"以人为本,激励创新,目标驱动,融合贯通"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系列化、层次化、规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以造就一流的教学团队,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获得一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