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业指导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需要探索适合高职生的学业指导新途径,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将OBE理念引入高职生学业指导工作中,以成果为导向、以设定培养目标为指引,反向设计学业指导途径,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赵泓呈 《考试周刊》2011,(28):206-208
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全程就业教育体系,围绕“四期”开展全程就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大学生学业生涯中及职业前期的就业与发展的顺利。  相似文献   

3.
高职护理英语属于针对性非常强的教育内容,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应当将重点放在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努力为学生的就业形成相应的指导,提高实际的教学应用效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理英语教学模式在新时期应当做出调整和优化,迎合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为他们形成最为科学的教育机制。本文主要研究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理英语教学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高职教育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导向进行探析,为该专业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明确就业方向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就业为导向,改进高职学生评价目标、内容和方法,建立以人才类型为前提的高职学生评价标准,变单纯的学业评价为综合能力评价,走上以岗位能力为检验标准的改革之路,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学生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对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若干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生产、经营管理、各项服务第一线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的人才素质培养是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分析人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研究高职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构成,有利于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开展行之有效的选择职业、应聘职业、从事职业的指导,加强高职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好高骛远”——高职生就业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先后组建了以“订单教育”班为特征的高职教育模式,为切实可行地把教学过程落实在以就业为导向,有效地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我们着手对三所高职院校的三年级368名订单学生进行了调查,从问卷分析发现,好高婺远是影响高职生就业的重要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各高职院校正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教育体系探索,并把它当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高职学生入学时就抓起,这种思想教育才能适应高职生就业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因发展快速导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办学特征出发,提出"无缝隙"就业理念,探讨"无缝隙"就业的特征和实现途径,使学业与就业有机结合,建立预先就业通道,实现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对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路径,包括引导学生扬长避短,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正确引导职业规划,加强学生的学业管理;鼓励学生专升本,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社会能力;重视班级职业文化建设,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