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也就是说,学生获得数学结论应当经历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所谓合情推理,是指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经验和实践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这种推理从观摩、实验入手,凭数学直觉,通过类比产生联想,通过归纳提出猜想。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如果不注重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学生很可能会  相似文献   

3.
数学对发展推理能力的作用.人们早已认同。科学结论(包括数学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发现往往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即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的正确与错误。但是.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注重采用“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却忽视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始终,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猜想等是合情推理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思考"中明确提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和重视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具体的猜想形式包括归纳、类比和合情三类。  相似文献   

5.
数学对发展推理能力的作用,人们早已认同.科学结论(包括数学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发现往往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即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的正确与错误.但是,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注重采用"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却忽视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1教学推理的内涵数学推理是从数和形的角度对事物进行的数学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对归纳、类比的发展、判断和证明的过程.它是理解数学抽象性的有力工具,是数学发现的重要途径,在数学中占核心地位.数学的合情推理: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实验,并通过归纳进行的猜想与通过类比进行的联想,也包括直觉与灵感等.数学的演绎推理:是对数学的合情推理中由归纳、类比所得结论的逻辑证明,包括证真和证伪(举反例).2初中教学推理的目标初中学生必须达到:在统计学习中,会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加工进行推断和预测;在不等式、函数、…  相似文献   

7.
数学对发展推理能力的作用,人们早已认同并深信不疑.但是,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注重采用“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忽视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数学需要演绎推理,更需要合情推理.科学结论的发现往往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即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其正确或错误.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要求"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形式有归纳性猜想、类比性猜想、探索性猜想、仿照性猜  相似文献   

9.
合情推理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观察、操作、归纳、类比,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大胆的猜测.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生获得的数学结论应当经历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作为一种导向,如何在中考中体现贯彻这一理念,本文为此采集2003年中考典型试题为例,试图从合情推理的"载体"和模式两方面作一归纳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鉴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量地采用了类比迁移、数学猜想和枚举归纳等合情推理的方法,这些数学方法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合情类比推理是从具体的事实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实验、联想等手段而进行的一种推理。这种推理的途径是从观察、实验入手,通过类比而产生联想,或通过归纳而作出猜想。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合情推理  相似文献   

11.
合情推理,是波利亚在3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是指“观察、归纳、类比、实验、猜想、矫正和调控的方法”,主要包括归纳推理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呢?笔者认为,科学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事实-归纳”和“猜测-验证”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家波利亚曾言:"数学既要教证明,又要教猜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要"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数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现有理论和客观事实基础上的逻辑假设。常用的合情推理有归纳和类比,合理的猜想正是  相似文献   

13.
合情推理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将收集到的信息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 ,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大胆的猜测 .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生获得的数学结论应当经历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作为一种导向 ,如何在中考中体现贯彻这一理念 ,本文为此采集2 0 0 3年中考典型试题为例 ,试图从合情推理的“载体”和模式两方面作一归纳分析 ,供大家参考 .一、合情推理的“载体”1.数式规律根据一组等式或一列数 ,猜想其构成规律 ,是目前…  相似文献   

14.
对合情推理能力的考查,是近年中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新特点.数学推理不仅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方式,即逻辑推理方式,而且包括观察、实验、猜想、调整等合情推理方法.逻辑推量通常依靠抽象思维,合情推理通常依靠直觉思维,中考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猜想、不完全归纳、类比和联想的能力.下面以近年中考试题为例  相似文献   

15.
王凯成 《陕西教育》2004,(1):30-30,43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在学段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1-3年级)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第二学段(4-6年级)要“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合情推理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将收集到的信息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 ,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大胆的猜测 .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生获得的数学结论应当经历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作为一种导向 ,如何在中考中体现贯彻这一理念 ,本文为此采集 2 0 0 3年中考典型试题为例 ,试图从合情推理的“载体”和模式两方面作一归纳分析 ,供大学参考 .1 合情推理的“载体”1 .1 数式规律根据一组等式或一列数 ,猜想其构成规律 ,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标准》认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推理论证能力是高中阶段几何课程的基本要求.并进一步指出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强调这二者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从而把传统几何中偏重于演绎推理的证明,调整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相结合的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的过程.这就使得合情推理具有猜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推断某些结果。"《数学课程标准》对其作了如下要求:"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  相似文献   

19.
<正>一、合情推理的含义与作用合情推理是人们在已有概念、知识、能力与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归纳、类比、联想、猜想、观察等方式,对客体做出的合情合理的认知结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合情推理思想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是对问题进行分析、猜想,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对小学数学基本思想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有利于学生的直觉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模型意识能力的培养。合情推理与个人的经  相似文献   

20.
合情推理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大胆的猜测.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生获得的数学结论应当经历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作为一种导向,如何在中考中体现贯彻这一理念,本文为此采集2003年中考典型试题为例,试图从合情推理的"载体"和模式两方面作一归纳分析,供大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