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猎豹是动物王国的短跑冠军,一小时可跑80公里,它那伸张的爪甲像跑鞋的鞋钉,奔跑时可以扒地加速。2、鸵鸟的短跑成绩每小时将近70公里,速度虽然比不上猎豹,但耐久力很强,其它动物难与之相比。  相似文献   

2.
我在讲完“比和比例”,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给学生练习:“甲用3小时走完的路,乙要5小时才能走完。甲与乙的速度之和是每小时行16公里。甲乙每小时各行多少公里?”解题时,有一个学生列出了独特的算式:3+5=8甲每小时行:16×(5/8)=10(公里);乙每  相似文献   

3.
△第一位荣获国际声乐赛冠军的中国歌唱家:胡晓平△第一位荣获国际钢琴赛冠军的中国钢琴演奏家:李名强△第一位荣获国际小提琴赛冠军的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徐惟玲△第一位荣获国际中提琴赛冠军的中国中提琴演奏家:肖红梅△第一位荣获国际大提琴赛冠军的中国大提琴演奏家:倪海叶△第一位荣获国际低音提琴赛冠军的中国低音提琴演奏家: 陆元雄  相似文献   

4.
用好准备题     
有两位老师教数学第六册第73页上这样一道应用题: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6公里,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公里,25小时以后两船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公里?都设计了同样两道准备题:(1)一只轮船从武汉开往上海,每小时行26公里,25小时以后行了多少公里?(2)一只轮船从上海开往武汉,每小时行17公里,25小时以后行了多少公里?准备题的设计,看来还是合适的。两位老师在进入新课时,却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飞得最高的鸟我国的登山运动员登上世界上最高的山—珠穆朗玛峰顶时,看见一种名叫兀鹫的鸟在飞翔,它们是飞得最高的鸟。飞得最快的鸟雨燕是飞行冠军,每小时可飞110公里。  相似文献   

6.
与人类一样,在动物世界里也有“最佳运动员”,它们的本领大大超出了一般的动物.在非洲,有一种猎豹,它的个头不算大,但腿部肌肉特别发达,跑得特别快,每小时速度达110多公里.有一种使,它是飞得最高的,这种饮羽翅宽大,体格健壮,一下子就能飞上9千米以上的高空.澳洲的大袋鼠是跳远的冠军,又是跳越障碍物的能手,在敌害追捕它的时候,这种袋鼠能接连跳越数十个高大的障碍物.在大沙漠里赛跑,动物界里谁能比得上驼鸟?它的腿脚粗壮修长,跑起来从不歇后、,并且一直遥遥领先.与自己的身高相比,跳得最高的动物是跳蚤.》看它小得…  相似文献   

7.
观察入手讲清概念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讲清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时,必须从观察分析入手,逐渐引入,引导学生在观察数量变化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和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开始,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一列火车2小时行120公里,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公里?怎样解这道简单的应用题,学生都能回答。我们接着问:8小时行180公里,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公里?4小时行240公里,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公里?5小时行300  相似文献   

8.
乌龟和兔子赛跑时,兔子因为太骄傲,所以才输给了乌龟。小马不服气,心想,乌龟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比赛时吸取兔子的教训,绝对能得冠军!于是,小马便向乌龟挑战:第二天比赛跑。乌龟原先不想比赛,但不比又怕小马说自己根本跑不过兔子,只好答应下来。  相似文献   

9.
幽默专卖店     
大家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于骄傲自满而败给了小乌龟,眼睁睁让小乌龟得了个赛跑冠军!小白兔真是又羞又气,心里有十二分的不服气:哼,要不是我……怎么能轮上你  相似文献   

10.
雨燕每小时可以飞320米,是鸟类世界飞得最快的冠军。小鹦鹉对雨燕心悦诚服,他迫不及待地找到雨燕:“老师,我想拜您为师,从现在开始,我保证刻苦练飞。有朝一日,能成为像您一样优秀的飞行冠军!”可第二天,他就忘了自己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下面的题,仅用算术方法至少就有五种解法。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对方出发点作为自己的终点,在距全路程中点三公里处相遇;巳知甲走完全路程要15小时,乙走完全路程要12小时。问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分析一:要求两地相距多少公里,由甲走完全路程要15小时和甲每小时速度是多少公里即可求出。要求甲每小时速度是多少公里,可考虑甲从相遇处到中点这3公里路程用了多少小时。由甲走完全路程  相似文献   

12.
谁是冠军     
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智力题: 小猴和小兔进行100米赛跑,小兔到达终点时,小猴离终点还有10米。小猴心想:要是小兔我后面10米处和我同时起跑,那我就能和他一起得冠军了。  相似文献   

13.
1.快了还是慢了?一辆卡车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从甲地运载货物去乙地,在放空返回甲地的途中,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问这辆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对这个简单的问题,许多同学的答案是:(40 60)÷2=50(公里/小时)。真的该是50公里每小时吗?快了还是慢了?  相似文献   

14.
复习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学生往往和工作问题应用题相混淆。如何使学生区分开呢?我编了三道题:①两个城市相距345公里,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90公里,慢车每小时行48公里,几小时后两列火车相遇?②某工厂计划生产零件345个,  相似文献   

15.
小学地理第七课为了证明地球之大是这样说的:“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公里的喷气式机,环绕地球上空飞一圈,也得连续飞行50个小时。”地球的周长除以800恰好等于50,但是飞机不是在地球上滑行,而是在地球的上空飞行,这样飞机绕地球飞行一周就不只是四万公里,它用的时间也就不只是50小时了。如果把这句改为“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公里的喷气式飞机,在上空飞行四万公里,也得连续飞行50个小时”。或者改为“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公里的喷气式飞机,环绕地球上空飞行一圈,也得连续飞行50多个小  相似文献   

16.
只差一小步     
小花兔和小白兔赛跑,小白兔获得了冠军,大伙儿都上前祝贺它。小花兔不服气:"我和它相比,不就差了那么一小步吗?""就那么一小步,使你丢掉了冠军。"大伙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中,有两个以上数的答句,往往有几种答法。例如: 一辆汽车三天共行840公里,第一天行了6小时,第二天行了8小时,第三天行了7小时,如果每小时行的里数相同,三天各行了多少公里? 第一种答:第一天行了240公里,第二天行了320公里,第三天行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四年江苏省南通市六个郊县高中、中专统一招生数学试卷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甲从A地出发到B地,乙从B地出发到A地。甲先行2公里,则又经2小时后在AB的中点处与乙相遇;若同时出发,则相遇后甲再走2(1/2)小时到达B地,乙再走1(3/5)小时到达A地。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此题参考解答和评分标准中给出的答案是甲每小时走4公里,乙每小时走5公里,但有些考生作出的解答答案却是甲每小时走24公里,  相似文献   

19.
冠军: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宋义,骁勇善战,将士们都称他为“卿子冠军”。魏晋以后,“冠军”成为一种官衔。后来人们称比赛的第一名为冠军。桂冠:古代希腊人认为月桂树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木,他们用月桂树树叶编成冠,授给在祭祀太阳神时赛跑的胜利者,后来借用“桂冠”代称“第一”。  相似文献   

20.
各种行程问题中,常出现含"后"或"以后"的句子.如通用五年制七册68面16题:"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公里,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从北京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74.5公里,从广州开出的火车每小时72.5公里.12小时后,两列火车还相距多少公里?"题目的本意,在于要我们求出两列火车同时开出后的第12个小时的时候,两列火车还相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