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强 《世界文化》2001,(2):31-32
美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被赞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和“一个奇迹”,1978年曾荣获“爱佛瑞·费歇”大奖。马友友1955年生于巴黎。他的父亲马孝骏曾任教授,是一位小提琴家,早年从中国移民到美国。母亲玛丽娜以前是位歌唱家。在马友友的眼里,父亲是个“严厉的家庭教师”。父亲教他法语、中国历史和音乐,还要他每天背诵两段巴赫的曲子。四岁时,他就能够演奏巴赫的组曲。不久,一位给他以很大影响的人进入了他的生活,那就是艾萨克·斯特恩。“第一次听他演奏时,他才六岁,大提琴都比他高。”斯特恩回忆道。马友友一家移民到美国时…  相似文献   

2.
他也有感受挫折的时候,因为他没法玩篮球,没法滑冰,实际上很多事情他都不能做。不过,他有一套自己的处理办法。他能够在头脑中想象自己在篮球场上奔跑的情景,就像他把乐境痴迷地糅入琴弦一样。这就是世界小提琴大师依萨克·帕尔曼。帕尔曼1945年出生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其父母是波兰人。3岁半时,他开始拉小提琴。一年后,他患小儿麻痹症致双腿瘫痪。没人知道,疾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阻碍或激发了他的音乐天赋。人们看到,9岁的帕尔曼开始在音乐会上演出了。但还是有人认为,对帕尔曼来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开独奏音乐会实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音乐家在国际乐坛上的争光露彩近年来大有人在,无论是声乐、器乐、指挥,乃至作曲诸项,都有艺压群芳、让西方人心服口服的华人翘秀,其势头颇引人瞩目。应当说,这些音乐骄子大都脱颖于各种国际音乐比赛,是一枚枚或金或银的奖牌肯定并扬起了他(她)们的声名。那么,他们何以成名,以及成名后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我们介绍几位现旅居海外的中国年轻音乐家,他们都是当今世界乐坛上的佼佼者。 大提琴翘秀——王健 王健的音乐经历颇似马友友,同样是早早学琴,早早登台,早早被名家相中扶掖;同样读过哈佛大学、朱丽亚音乐学院;也同样是签约世界顶尖大唱片公司并完全凭演奏而出道扬名。正因此,所以有人把他称作是“第二个马友友”。 1968年12月26日,王健出生于西安的一个音乐家庭,后全家迁至上海定居。他的父亲王树棠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遂成为他的第一位大提琴老师。4岁,王健的个子还不如大提琴高,便已经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习乐习琴。“在拉正式的大提琴之前,我是将一把中提琴支在地上当大提琴来拉的。所以,练了一段后,有人从我家门前经过,还以为是谁在拉中提琴”。王健回忆道。 1978年,IO岁的王健考人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琴。由于音乐天赋超常,琴拉...  相似文献   

4.
日寇侵占的朝鲜。郑律成的父亲被捕后.母亲让年幼的他到中国投奔参加抗日的哥哥姐姐。临行时,他的音乐启蒙老师安博士将视为生命的小提琴拱手相赠。在上海他得到地下党员穆兰的救助.也得知哥哥姐姐牺牲的消息.并经组识介绍来到延安。延安及前线的见闻使他处在前所未有的亢奋之中。他遇到了质朴的战士,  相似文献   

5.
世界最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以色列爱乐乐团122人首次应中国文化部邀请于11月下旬首次来华访问,在北京和上海各演出了一场精采的音乐会。音乐会由世界最优秀的指挥家之一祖宾·梅塔担任指挥,同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小提琴手”的著名小提琴家伊萨克·柏尔曼也参加演出。音乐会演奏保罗·本·海姆的《诗篇》,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曲》和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等世界交响乐名曲。作为以色列国最优秀的文化使者,该乐团艺术家的演出,受到中国音乐爱好者的由衷喜爱。以色列交响乐团首次访华@…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面前,摆着一幅爱因斯坦手托小提琴的动人肖像。那是1930年爱因斯坦准备在犹太会堂音乐会上,演奏小提琴以募捐资助犹太同胞时拍摄的。这幅作品勾画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的形象。爱因斯坦爱好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尤为喜爱。他不仅对小提琴有精深的造诣,而且还常常用钢琴弹奏贝多芬和巴赫的曲子。他在对相对论的孤军探索中引弓独奏,以艺术作为对科学灵感的激发、补给和滋养;在对社会活动和和平运动的参与中表演三重奏、四重奏以至开音乐会,以作为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渴望和唤起人们的良…  相似文献   

7.
名琴赠名家     
2003年7月7日晚,美国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TheStradivari Society)在芝加哥举办“中国之夜”音乐会及授琴仪式,向当地公众和各大媒体特别介绍了吕思清、张立国、李传韵和侯宜佳等4位杰出华人提琴演奏家,并将总价值900万美元的3把意大利古小提琴和1把中提琴分别授权他们使用。美国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是由摩托罗拉公司创始家族成员玛丽·高尔文女士和世界著名的“本恩· 富什提琴行”总裁杰弗瑞·富什先生共同创立的。兼任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主席的杰弗瑞·富什先生对中国“琴有独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向包括马友友在内的一批年…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蒙古国家交响乐团在国家音乐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当交响乐团刚刚演奏完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蒙古人称之为《对蝶》),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几位热情的观众跑到台前,向大汗淋漓的指挥和小提琴领奏者献上束束鲜花,祝贺演出成功。这是时隔31年后,蒙古国家交响乐团再一次把这支具有中国江南特色的小提琴协奏曲奉献给蒙古广大音乐爱好者。蒙古音乐界人土认为,这次演出田写了蒙中文化交流史上的新篇章,也是蒙古乐坛上的一件盛事。1963年,已故著名蒙古小提琴演奏家策伦道勒格尔女士和她的丈…  相似文献   

9.
北岛 《世界文化》2006,(7):19-19
81岁高龄的艾提安·曼特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提琴修复师之一。稳定的双手、对弦乐器的热情、敏锐的听觉和诊断问题的能力,让他在这行享誉盛名。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提琴家带着乐器求助曼特罗,或是修复、调音,让提琴起死回生。曼特罗也通过修复过程,保留了这两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逐渐失传的手艺。曼特罗出生于制琴世家,家乡米尔库更被称为“提琴之都”。天赋异禀的他对音色的形成和调整特别敏感,使他有机会和一流的提琴家合作,例如卡尔萨斯、梅纽因及史坦。他的办公室挂满提琴及提琴家的照片,大提琴家罗斯塔·波维奇、马友友,小提琴家史坦…  相似文献   

10.
<正>求购:小提琴,支付能力有限,请拨打电话……很少看分类广告的我怎么会注意到这个呢·我把报纸放在腿上,闭上眼睛,大萧条那段岁月仍历历在目。那时,我们一家人在农场生活。我自己也曾很想拥有一把小提琴,但家里是买不起的……我的双胞胎姐姐们对音乐很有兴趣,哈里特安学习弹外婆的直立式钢琴,苏珊娜拉爸爸的小提琴。随着她们不断练习,简单的曲调很快变成了优美的旋律。在美妙的乐曲中,小弟弟会翩翩起舞,爸爸哼着调子,妈妈吹着口哨。而我,只有默默地听着。等我的胳膊足够长时,我试着拉苏珊娜的小提琴。我喜欢硬硬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圆润声音。我多想有一把小提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一天傍晚,当姐姐们在学校管弦乐队演奏时,我紧闭双眼,尽力把这个场景定格在脑海中。我暗自发誓,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坐在那里。  相似文献   

11.
巴赫和贝多芬日本一位专门研究巴赫和贝多芬的小提琴家高谷里川最近接受了联邦德国一等勋章。早在19岁时,他就获得过德国学院交流机构颁发的奖学金,并在柏林和慕尼黑受小提琴训练。1964年,他参加巴伯格交响乐团,1981年返回日本,现在他是东京国家艺术学院的教授。同时,作为一位音乐会独奏演员,深受听众欢迎。对教堂的科学研究基督世界最大的教堂之一科隆教堂据说是一座哥特式的宝库。最近,它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对象,从13所德国大学来的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天气侵蚀及构  相似文献   

12.
8月23日晚,月光俱乐部花簇似锦,琴声优扬.由玉溪市文化馆主办的“马骁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这里如期举行。这台独奏音乐会演奏了九个中外小提琴名曲,其中有《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1》第一奏鸣曲,G小调;第一乐章:柔板》、马斯奈的《沉思》、陈钢的《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梁祝》等。音乐会由钢琴伴奏、弦乐团伴奏和马骁、陈婷学生演奏等三种形式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在英国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举行的一场音乐会全场爆满,这次音乐会上演奏的是舒曼和莫扎特的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弦乐三重奏作品,赢得观众们狂热的喜爱。坦加·特茨拉夫女士演奏使用的是一把音色柔和的1776年制作的瓜达尼尼大提琴。她的哥哥克里斯琴·特茨拉夫演奏的小提琴则赋予音色更多的魅力。然而,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他这把小提琴的来源——它出自德国当代制琴师彼特·格雷纳之手。  相似文献   

14.
“求购启事:欲购小提琴一把,请勿索价太高,请拨电话……”我怎么会注意到这条信息呢?自己也觉得奇怪,因为我一向很少翻阅分类广告。我把报纸置于膝上,闭上双眼,依稀想起多年前的往事。那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我们全家在自己的农场上辛勤耕耘,勉强维持生计。那时,我也渴望能得到一把小提琴,但家里没有钱……我的两位孪生姐姐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时,哈丽雅特,安妮学弹奶奶的竖式钢琴,而苏珊娜则拉起爸爸的小提琴。由于不断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七月四日,负责人类智力发展的部长路易斯·阿尔维托·马查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对记者们说,他准备邀请他们参加国家青年交响乐队九月十九日举行的一次音乐会。演出将包括海顿的一部交响曲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最后乐章的合唱部分。他说:“小提琴将由我周围的六十个五至九岁的儿童演奏。其中三十五个儿童从未见过小提琴。他们是从亚马孙河畔来的印第安儿  相似文献   

16.
一首民歌被誉之为东方小夜曲,被几亿人所喜爱,全世界的艺术家在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她演绎她,先后在华盛顿第二届中国文化节、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赴维也纳演出、首届澳华音乐节、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等国际音乐会上取得重大成功,其小提琴协奏曲在莫斯科上演并引起巨大轰动,这一点谁也始料未及.当这首民歌改编的《今夜月明》唱响北京奥运会时,谁也想不到这首名曲的故乡竟然是一个边疆小城.随着她风靡全球蜚声世界,人们发现中国知名的花灯名曲《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也产生于此,这就是中国花灯艺术之乡、民歌之乡--弥渡.……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于3月21日回到上海,在上海音乐厅举办名为“春之奏鸣曲”的大提琴独奏音乐会。王健早在他10岁的时候,就在上海音乐厅登台表演。音乐会上,他与著名钢琴独奏家杜宁武同台演绎了舒伯特的A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D.821、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弗兰克的A大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音乐会获得2007-2008留声机古典音乐的“年度最佳独奏音乐会”殊荣。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不同音乐元素之间的碰撞、融合为音乐家开辟了再度创作的空间。世界吉他之王麦克·斯特恩正是缔造这种音乐神话的爵士英雄。20世纪70年代,当麦克用手中的吉他将爵士乐与摇滚乐巧妙融合时,爵士吉他便开始了“融合”演奏的新纪元。而这位“变幻莫测的魔术师”凭借其非凡的音乐成就,也同时摘取葛莱美音乐大奖与OrvilleW.Gibson最佳爵士吉他乐手奖的桂冠,为他奠定了爵士乐坛无可争议的地位。2003年初,麦克·斯特恩进入北京乐迷的视野。当他用技巧精湛、激情四射的Funk节奏和诗意般的旋律冲击听众的神经时,我们的音乐观念再次被现代音乐震撼并接受其洗礼。对于“麦克·斯特恩北京音乐会”的总策划人臧天朔而言,2003年可谓好运连连。继第9届华语榜音乐评选他一举将“最佳歌手创作奖”与收为囊中物之后,在其创办的“北京有戏文化传播公司”的积极运作下,麦克音乐会的成功,无疑意味着臧天朔向演艺产业界的进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国内演艺公司在高质量现代音乐的引进与推广上,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渠道。面对日益开放的音乐文化市场,融合爵士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音乐创作理念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作为乐手与音乐人,该以何种态度面对现代音乐的创作与制作,国内演艺公司在推动流行音  相似文献   

19.
应,一边转身走回阿尼的车边,一边道:“旅游的。”进了文化部的办公楼,与文化官员卢森保格先生寒暄后,他带我参观了政府办公楼的里里外外。在介绍一个不大的圆桌形会场时,他说,政府所有的会议都是公开的,记者们可以在两侧玻璃后的房间旁听。有时这里也演奏音乐会,会场音响极好。他对我的音乐进行了评价,所用言辞及观点绝非一般人所能表达,并邀请我在此办演奏会。我问:“您演奏乐器或对音乐有特别研究吗?”“是的”,他说,“我的儿子打爵士鼓,现在英国伦敦演奏……”。以色列《音乐之声》的主持人伊斯瑞力先生告诉我,他喜欢我…  相似文献   

20.
要说出发明小提琴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因为它是从好几种中世纪的弦乐器中逐渐发展而来的。但是我们所知道的真正的小提琴在1550年前后就有了。小提琴的直接前身是雷贝克琴和提琴(fiddle)。它们之间有好些共同的特征.而且“fiddle”现在仍然被用来表示对小提琴的亲昵或稍带轻视的称呼。据说罗马城着火时,罗马皇帝尼禄正在拉提琴。其实他演奏的是里拉。更为混淆的是,古代里拉的名字后来也被用来称呼小提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