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自然》第一册第十三课“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是本册教材的难点。学生对用“角度”表示太阳的高度不易理解。按课文中的制图方法来测定太阳的高度不仅麻烦,学生也不容易掌握。为此,我在教学中,自制了一种“太阳高度简易测定器”。这种教具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学生用它能很快测出太阳的高度。现介绍如下。器材:木板制成的量角器一个(直径30厘米左右)。大头针、图钉各一枚。宽1厘米、长13厘米的马粪纸一张。制作:在马粪纸正中划一条中心线,将一端剪成箭头形状,做成一指针。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太阳高度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我想了许多测量的办法。我到学校实验室去借太阳高度测量仪,巧得很,实验室的太阳高度测量仪都让其他同学借走了。科学老师告诉我:“利用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变化一样可以测量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用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的夹角来表示的。我找来了一块长方形木板,在木板上垂直钉一根铁钉,把它放在太阳下,先用直尺测量木板上的钉长,再量出钉子的影长,然后按观察记录的数字在纸上画出直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夹角的度数,这个夹角的度数就是此时此地的太阳高度。为了观察好太阳高度变化与气温…  相似文献   

3.
在授完第一册第三单元以后,我们按教材的要求与部分学生在十一月三十日星期天登上我校最高点做了一个综合性的作业。这天天气晴朗,同学们早晨六点来到了预定的地点,挂起了温度表,架好了太阳高度测试仪、同时放好了拿来的特制钉长为2.5厘米的描绘影子记录板。每隔半小时将温度、太阳高度、影长记录一次,具体记录如下表。图1表示长为2.5厘米的钉子在不同时间下的影长,图中的数据是时间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自然第一册《怎样测量太阳的高度》一课要求学生掌握测太阳高度的技能。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讲清道理,为技能形成打下知识基础。 “道理”是技能的知识基础,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就不会有自觉的行为。《怎样测量太阳的高度》一课主要应讲清以下2个道理:①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用太阳的高度来描述,太阳的高度用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构成的角度来表示,②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长可以间接测定太阳高度的原理。这个原理是测定太阳高度五个步骤的理论指导,又是学  相似文献   

5.
教学《自然》第一册《怎样测定太阳高度》一课,用书上介绍的测高方法,要经历量影长、画图、量角度等步骤。而学生这时候还未接触角度、画角、量角等数学知识,学习困难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作了两种太阳测高器,给教学带来了方便。一投影测高器投影测高器由底座①、刻度板②、指针③、标杆④、投影屏⑤、转动轴⑥、重锤⑦等部件组成(见图1)。  相似文献   

6.
一、杆影变化杆影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长短的变化,引发其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太阳高度的变化;另一个是角度的变化,引发其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太阳入射光线角度的变化。(一)杆影的长短变化一日中,杆影长短与日太阳高度变化有关。(1)极昼范围外,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为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平行,杆影最长,趋向于无限长;正午时,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杆影  相似文献   

7.
我们学校地处大漠边陲的石油城,自然教学的许多材料靠自己找,许多教具靠自己动手做,学习《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没有现成的教具,我们就找宋了废旧的课桌抽屉面,和学生一起锯成长方块状木板,又找来小钉子、锤子、直尺、三角板、量角器,自制简易测影长的装置。同学们拿着它到室外实地测影长,再画图,用量角器在图上量出当时太阳高度角的度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  相似文献   

8.
1.测定太阳高度小组 测定太阳高度小组,从1983年开始测定每个节气的太阳高度和气温的变化。至今坚持两年多了。 方法是用一块面积约900cm~2的木板,中间直立一个5cm长的铅笔头作为测  相似文献   

9.
五年级自然教材中有一课《测量太阳的高度》,学校只有2个太阳高度测量仪,实验仪器是按Ⅲ类标准配备的,而有67个学生,这实在不够用,书中有自制太阳高度测量器的方法,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做。但实验效果不很好。我改用量角器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直接读数,做成了一个既简单又易操作的太阳高度测量器,具体做法如下:1 制作材料  薄木板、透明胶、明胶片2 制作方法  把薄木板用透明胶粘成一个长22cm,宽8cm,高8cm的长方形小盒子,在它相对的两面正中心各钻一个直径为3mm小孔,使其在一条直线上。在其中一面的孔上用胶带固定一张涂黑的胶片(看…  相似文献   

10.
自然第一册《太阳和影子》,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正午的影子最短,影子指向正北方。《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课后作业,第一题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观测,了解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并要求每次观测时间间隔相同,中间一次要在一天的正午。第二题是通过定期实际观测,了解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并要求以正午时的高度为  相似文献   

11.
《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是小学三年级自然第一册课本中难度较大,教学目的要求不易实现的一课。 这一课的教学,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相配合,如正确地使用量角器,认识并绘制直角、作垂线等。但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还没有掌握这些知识,对视线、水平视线、人看太阳的视线等,学生知识欠缺,不易  相似文献   

12.
在六年级上《保持水土》,要学生分组做植被对保持水土的作用实验时,先让学生讨论了为什么要使一块木板上的草皮与另一块木板上的土层同样大,同样厚,为什么两块木板斜放的坡度要相同,又为什么用喷壶往木板上浇水要同样高度,放同样多的水。当学生搞清这是一种对比实验,只有其它条件都相同时,才能保证所要检测条件的可比性之后,有一个学生提出,用喷壶浇水,即使在同样高度,浇同  相似文献   

13.
简易太阳高度测量仪松滋市大岩咀乡教研组(434215)肖章良制作材料直径为50cm的圆三夹板(或木板)一块,长12cm的竹签一根。制作方法1.在圆三夹板的中心钉一个眼,将竹签垂直钉入眼中,并使三夹板上的竹签长10cm。2.以竹签的基部为圆心,分别以1...  相似文献   

14.
汉代我国的天文学家是采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太阳高度的:夏至这一天的某一时刻,在南北相距1000里的两个地方,各立一根8尺长的标杆同时测出两个标杆的太阳影子的长度,其差为1寸,从而应用公式就能算出太阳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和上科教版八年级物理都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如图1所示,两个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步骤: 1.照图1那样,把滑轮组安装好,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2.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G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第三册“选修”学生实验“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课本p.277)中,我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第一,课本中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的木板上,实验时在白纸上要记下抛出点O。但平板紧靠斜槽末端,白纸上记录的O点,刚好在白纸的左边缘,以致作平抛的竖直轴“y轴”时较困难。  相似文献   

17.
从今秋起我市二年制高中二年级和三年制高中二、三年级将共同使用新编高中英语第二册。这三个年级都是继学完新编英语第一册之后首轮学习第二册的年级。从我市情况来看,大凡赶完第一册教材的教师大有难乎为继的感觉,现看到第二册教材和现阶段的学生水平更感举步维艰。本学年不仅要完成第二册的教学任务,还要进行适量的复习才能参加毕业和升学考试,因此师生间必须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新教材的教学安排使用新教材的三个年级因其情况各不相同,教学安排和教材处理也就有所不同。二  相似文献   

18.
自然第一册《太阳和影子》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正午的太阳影子最短,影子指向正北方。《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要求让学生通  相似文献   

19.
测量太阳高是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教学中通过观察照射在地球上太阳光的角度变化,可以了解四季气候变化和地球上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温度差异的原因。太阳高度测量仪是进行这项活动所必需的仪器。下面介绍一种自制简易太阳高度测量仪的方法。太阳高度测量仪(如图)的制作材料是:一块薄木板或薄泡沫塑料板和一根稍粗的铁丝。制作时,先将木板裁成200×200mm的正方形。确定木板的中心后,在木板上以中心为圆心画同心圆,内径(单位:mm)分别是:86.6,71.4,59.6,50,42,35,28.9,23.3,18.2,13.4,8.8和4.4。然后在木板对角线与圆相交的位置上分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课教学中,有些观察项目需要长期 进行,如第一册第十三课《怎样测定太阳高 度》,观察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二册第一 课《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分别在第二册第 十二课、第十八课,第三册第一课,寒假作业中 出现。第五册第十四课《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要用到观察记录)。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如何 指导学生进行长期地观察、记录呢?现以第四 册第一课第5作业题和第五册第一课第3作 业题(要求学生观察月亮在农历一个月中位置 和形状变化并进行记录)为例,谈谈我的一些 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