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科学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施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素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尤为重要。开设科学类的选修课、构建以科学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营造学习科学知识的环境和氛围等都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有利于学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民族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入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析了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对策,有针对性地给出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郁雯 《职教论坛》2012,(35):91-9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科学素质水平,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调查,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开放教育生源的科学知识贫乏、科学情感空白、没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本文提出了以任务为导向提高科学学习的动力,培养科学情感、普及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等对策,以此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科出身背景”导致其科学素养基础薄弱,高师又缺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关照,致使其当下的科学素养水平较低。对这种不良现状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些“准幼儿教师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决定着将来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为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需要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体系,启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仿真实训室集教、学、做于一体,模拟幼儿园环境,把课堂搬到"幼儿园",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专业课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上岗快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文章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引入仿真实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刘杰 《职业技术》2023,(4):76-83
本研究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项目为依托,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校内搭建航空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室。并通过详细介绍飞行仿真操控实训室、无人机操控实训室、飞机起落架拆装实训室的建设情况,展示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细节。同时,汽车与航空学院通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将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群中传统实训课程整合进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利用最新的虚拟仿真技术对实训教学进行创新,在其帮助下实现最优的实训教学效果。未来,我们将融入VR、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提升该实训课程的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临床实用性护理人才,针对当前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和进行实训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实训室受到整体护理理念的熏陶,牢固掌握护理操作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保教结合是国家明确提出的幼儿园工作开展原则,针对目前学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重教轻保现象,以幼儿教师必须掌握保育技能为出发点,结合我校央行支持的保育实训室建设,以建设保育实训室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围绕在实训室建设中必须以职业认证要求、幼儿园对从业人员要求及相关课程要求为依据,提出了实训室建设的实训项目设计和具体使用过程中对于设备购置、时间安排、耗材使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172-176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高职院校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室共享性较差、利用率不高的共性问题,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并给出了该校电信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物联网工程系在"互联网+"背景下综合实验实训体系的主要内容。该体系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提高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室的共享度和利用率,并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五四科学思潮并不等同于科学主义思潮,但其中确实包含着科学主义倾向,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五四科学思潮中之所以出现科学主义倾向,既与中国社会自身的内在需求有关,又与五四知识分子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联系.它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思想启蒙以及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实践要求紧密相联系的.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时代依据,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对于进一步认识"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一要求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任何先进的文明,在包容了旧文明的精华以后,都无情地摧毁了落后的文明,这几乎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同时,文明发展的结果,总是在不断践踏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使自己暗淡无光;以至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新的文明就出现了,人类伴随着新的文明又发展了,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以后,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来替代工业文明,科学发展观就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Nola  Robert 《Science & Education》1999,8(4):427-439
Normative naturalism (NN), advocated by Larry Laudan, understands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ethod to be akin to scientific hypotheses which are then open to test like any principles of science. It uses a meta-inductive rule to test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against suitably presented episod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ne strength of NN is that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a philosophical/historical research programme into the methodological strategies actually employed in the sciences. But for the philosopher interested in the grounds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NN is not without it difficulties such as: it adopts a strongly empiricist account of meta-method which rules out realist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ethod from the test procedures; it uses principles of test which are either not agreed upon, or stray from the meta-inductive rule; it reveals its limits in presupposing answers, rather than offering solutions, to problems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相似文献   

15.
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应加强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科学思潮对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持消解甚至否定的态度。由于其肯定了科学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或说人因素,有其合理性,而便于人们对科学作人性理解,进而有利于“两种化”的协调统一。但其对科学客观性的这种消解与否定,却又是一种矫枉过正,因而有过犹不及的消极作用,这是必须加以注意和批判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怀疑精神既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科学创新的支点。从培养创新人才要求出发,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怀疑精神。本文应用科学史案例来阐述科学的怀疑精神,从而为如何利用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理论是以社会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理论,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问题是西方学术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论题。研究者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解读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观,而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辩护则打上了深深的实证主义烙印。巴斯卡领导的批判实在论是在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另一种科学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关系密切。相对于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实证主义辩护,马克思研究社会实在的方法和巴斯卡所创立的批判的实在论更相符。  相似文献   

19.
在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研究活动中,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实体和研究成果的科学理论,具有作为审美对象所必需的可感知性、情感性和非功利性特点。科学美具有其自身的真实性。美学在未来的发展应当追随人类对美的认识和体验的发展足迹,把科学美与艺术美统一起来,实现美学的革命,推动美学的研究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1 一个新的千年开始了 !在新世纪的发端 ,高举起“自然国学”这面大旗的庄严时刻已经到来 ,深入阐发自然国学的条件已逐渐成熟。国学 ,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然而 ,一提出国学 ,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史学、文学、道德、人生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容。其实 ,国学中还有另一半同样重要、同样辉煌 ,同属中国文化精髓的方面 ,就是中国的传统科学体系 ,包括自然科学、科技史、科技哲学、科学思维方式等学科内容。前一半为人文国学 ,后一半当称“自然国学”。184 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屡遭列强凌辱 ,满清政府腐败无能。许多人对国家失去信心 ,民族虚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