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之后,进入了阶级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是奴隶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奴隶主是剥削阶级,奴隶是被剥削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对奴隶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因此,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具体说来就是指奴隶、奴隶主两个阶级的产生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为了弄清阶级的产生,首先得认识阶级是什么?列宁给阶级下了十分科学的定义,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  相似文献   

2.
中学课本上的《亚非奴隶制国家》,包括埃及、两河流域(巴比伦)、印度和波斯等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差异,这些地区走在西方的前面,最早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并创造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讲述这一章应着重指出:第一,亚非奴隶制国家形成的途径、特点,使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有所认识。第二,各个国家的具体特点,使学生从这些特点中,深入了解奴隶制国家的本质特征。第三,古代亚非国家的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亚非的古老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一、亚非奴隶制国字形成的途径、特点这几个古代亚非国家,都代表…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习》2004,(10):43-48
1.以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主要依据是A.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形成B.开始“开下为家”的局面C.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D.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奴隶2.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讲述罗马奴隶制的形成和发展、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使学生认识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是罗马奴隶主对外大肆掠夺扩张和残酷剥削压迫广大奴隶的结果,斯巴达克起义是  相似文献   

5.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中的一个,同时也是最早形成的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在教学中阐明古代埃及统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对阶级的起源,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的发生以及国家在其发生阶段所起的作用等重要问题的理解。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试作一粗浅的叙述。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美尼斯初步统一埃及;金字塔建筑;奴隶和贫民大起义;埃及军事帝国的兴衰;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2.要使学生认识: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奴隶和农民被残酷奴役的历史见证.奴隶和贫民的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古代埃及文化起源于生产斗争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答:公元前1750年埃及的农民和奴隶起义,是发生在埃及中王国末期的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在中王国末期,随着城市的出现和中小奴隶主在经济上的活跃,特别是战俘奴隶数目的增多,古埃及奴隶制经济在进一步发展.在农村公社进一步分化的同时,国王、奴隶主贵族和"强有力的那节斯"(意即小私有者)们有销售剩余粮食的可能性,中王国对奴隶和贫困的公社成员的剥  相似文献   

8.
答:商代是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是两个基本的、对抗的社会阶级.奴隶阶级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但是奴隶主贵族却不把他们当作人,而是把他们当作"畜民",当作"会说话的工具"来看待,他们受着奴隶主贵族绝对的支配.奴隶主贵族过着骄奢淫佚的生活,他们"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而奴隶在政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Ⅰ1.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 ,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B .原始人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的关系C .原始人没有自私自利的观念D .在原始社会人人平等 ,谁也没有特权2 .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一些新式生产工具 ,但是 ,奴隶主因害怕奴隶破坏工具 ,只是把一些粗笨的、不易破坏的工具交给奴隶去从事劳动 ,使得新式生产工具得不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这表明 (   )A .奴隶没有科学文化知识 ,不懂得使用新式生产工具B .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C .奴隶社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名词解释     
奴隶奴隶——是人,他系自己主人——奴隶主的财产。奴隶是奴隶制社会的二个基本的对抗者阶级之一。在法律上,奴隶被认为是一种物品;奴隶主支配了奴隶的人格,可以出卖他们、购买他们、甚至于杀害他们。奴隶的实际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11.
《诗经·魏风·硕鼠》历来作为政治诗为后人所乐道,各种选本和教材也都选录。不少选家认为诗中的“硕鼠”比喻奴隶主,“我”象征奴隶。其中,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所选《硕鼠》的“自读提示”颇具代表性,编者“提示”学生说:该诗“揭露了奴隶主阶级的剥削本质,表现了奴隶们对奴隶主阶级的憎恨和要求摆脱剥削,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这首诗深刻反映奴隶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反映了奴隶们的痛苦生活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在奴隶社会的末期,奴隶们的斗争使奴隶主的统治无法维持下去.在这种阶级斗争的形势下,新兴地主阶级利用了人民的力量展开了向奴隶主阶级夺权的斗争,进行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革命.地主阶级夺权的胜利标志着历史进入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是从春秋战国之交的公元前四七五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农业的评述,正确的是()A.使用铜制的耒、耜种地播土B.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C.出现了原始的灌溉技术D.妇女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力2.以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主要是由于()A.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形成B.开始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C.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D.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奴隶3.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这段话的实质是()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随着社会分工、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依赖其所由生长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逐渐改变着自己的面貌。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已出现了氏族部落之间的定期交换集市。随着奴隶制图家的建立,我国古代的城市也就出现了,从而“把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分工的基础固定下来”。当时,城市既是奴隶主贵族进行政  相似文献   

15.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古代东方农村公社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对古代东方的农村公社问题,非常注意。所谓古代东方,就是指埃及、巴比伦、印度等等国家而言,也包括中国在内。古代东方的奴隶制社会,有所区别于希腊、罗马世界的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社会是一种类型,它的奴隶制度达到了最高发展阶段。古代东方国家的奴隶制社会是另一种类型,奴隶的数目比较小,奴隶以外更多的生产劳动者是自由的农村公社的农民。这只是就大体而言。但是,必须说明,不论是古代东方各族人民还是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都生活在奴隶社会的条件之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里曾经这样地注意了古代东方的农村公社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奴隶制时代,奴隶逃亡以及奴隶主之间互相争夺财富,劫掠、诱骗、藏匿别人逃亡的奴隶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奴隶主禁止奴隶逃亡,奴隶制国家调整奴隶主争夺财富,包括争夺逃亡奴隶时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外历史,都是如此。我国西周初年,周文王制定的“有亡荒阅”之法和春秋时期楚文王制定的“仆区之法”,就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申无宇称它们为“二文之法”。“二文之法”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律。对此,拙文《论“有亡荒阅”刀及相关问  相似文献   

17.
一、大和奴隶制时期(3世纪——646年) 1.历史发展:①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日本从中、朝传入种植水稻的方法,又传入青铜器、铁器和铸造金属的技术;②2世纪出现奴隶制国家;③3世纪,本州兴起奴隶制国家“大和”;④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2.部民制:①来源:氏族成员和东渡日本的中、朝劳动人民。②地位:近似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虽不能把他们任意处死,但可赠送。他们有少量的财物,有自己的工具,在氏族首领的统辖下从事劳动,向奴隶主交纳贡物,提供劳役,集体受着奴隶主  相似文献   

18.
因经济文化交往不发达,古代战争成了一种交往的形式。为了弥补经济的空虚和转嫁国内矛盾,亚历山大远征波斯帝国,并征服了东方许多地区。他的东方政策和远征使亚非各地出现了混合型奴隶主阶级,并使奴隶制经济发展中心从希腊转移到了东方。希腊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混合还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科学的发展,使希腊出现了奴隶制发展的外部极盛时期。  相似文献   

19.
自由民自由民这个概念产生于阶级社会形成时期,是相对于处于无权地位的奴隶、保护民而言的.在奴隶社会初期,除奴隶以外的人都是自由人,所以自由人包括贵族和普通人.到奴隶制繁荣时期,在法律上,自由人是具有公民所享有的政治、财产等权利的人.在西方的雅典,自由人包括两部分人.一部人是奴隶主阶级,即大土地占有者、手工作坊主、富商和高利贷者.另一部分人是劳动者,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商人、航海人员等.而在这些自由人中,有一部分人有充分权利,他们可以参加公民会议,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担任公职,参加城市文化生活、享受公职津贴或观剧津贴.还有一部分人是无充分权利的自由民,这些人是外邦人  相似文献   

20.
在罗马帝国奴隶制危机发展,奴隶制生产关系瓦解时期,直接生产者的经济、社会和法律地位,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一部分奴隶在经济上取得部分的独立自主。即土地占有者把地产分成若干地段交给奴隶或被释奴隶耕种,征收一定收成或代役租,使他们固着于土地上,成为彼库里奴隶和被释奴隶阶层。这过程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作用的结果,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奴隶主必须把奴隶变成更多自动性的劳动者,为他们自主创立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