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葛亮,后世对其人冠以"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的高度赞誉。不仅仅在于其卓越的政治、经济、军事才能,还在于其自身的廉政建设下显示的高洁的人品。从其死后薄葬之风,显示出其崇高的人品,其作为,为廉政建设做好了表率。  相似文献   

2.
邓泽球  应欢 《兰台世界》2016,(18):73-74
毛泽东廉政思想有着特殊的形成条件和自身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廉政思想强调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分析了产生腐败的根源,提出加强廉政建设的举措,认为廉政的核心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启示我们,反腐败必须具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要讲求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文人学者,从来都把人品和文品的完美统一,看作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所谓人品,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政治品质,道德水准、思想境界;所谓文品,是指文章的格调和艺术特色。一般说来,人品和文品是互相融合相得益彰的关系。一个人的人品高尚,其文章格调就高,一个人的人品低下,其文章格调就低。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在我国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谈论新闻工作者的文品和人品时,常常有“文如其人”和“风格即人”的说法。由于长期的理论研究不够,加之思想方法上的简单片面,在文品和人品的关系上,逐渐形成了一种误区:文品就是人品,人是什么样子,其作品的品位和格调就是什么样子。 其实,文品和人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人品是新闻伦理学的范畴,而文品涉及的是新闻业务领域。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就是把新闻业务领域的风格论混同于伦理学、行为学范畴的品行说。 我们在阅读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作品时,常常为渗透其间的作者的人格力量所震撼。固然,人品是构成文品的重要的甚至是带关键性的因索,但并不就是构成文品的唯一因素。如果文品就是人品,那么纷  相似文献   

5.
决定一份报纸的社会价值的核心是办报人的人品与文品。读者对报纸的欢迎程度,折射报人的人品与文品。新闻人的人品与文品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文如其人,新闻工作者没有好的人品,很少会有好的文品,没有好的文品,报人的人品价值也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6.
东汉名将皇甫规,一生经历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数朝,其战功显赫、人品高尚、文章传世,被誉为东汉“良将”,“文武上才”。然而良将身后,竟有一位才色俱佳、文章人品不在其下的贞烈女子,为其不惧强权暴力,慷慨赴死。二人事略同载于《后汉书》。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在汲取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政思想和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廉政建设的思想,成为其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刘少奇的廉政建设思想,对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问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吴绮文 《兰台世界》2017,(Z1):135-136
<正>近年来,中共中央持续推动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国有企业承担着建设国家经济命脉的重任,资源的高度集中使其成为廉政建设的重点对象。国有企业中的廉政建设对象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因此建立相应的廉政档案,将有助于对廉政建设对象的监督和考察。一、廉政档案的定义及重要性廉政档案是纪检监察部门为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监督,按照有关廉洁从政的规定建立的真实记载并客观反映领导干  相似文献   

9.
林白茹 《大观周刊》2012,(31):82-84
廉政建设随着国家政权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国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的力量推动机关廉政建设对于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机关廉政文化入手,探讨以文化力量推动机关廉政建设的历史背景、现状、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10.
贾岳 《今传媒》2007,(12):49
中国古来即有"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的说法,并且在评价一个人时也往往把"道德文章"相提并论,认为文章是一个人性格、修养和才情的自然流露,文品文风能够反映出其性情人品.诚如清代著名诗论家叶燮所言:"功名之士,必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厚大雅之响."  相似文献   

11.
原稿: 胡平部长关于抓紧抓好部机关廉政建设的指示 (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5月11日,胡平部长在办公会议讨论关于《加强廉政建设工作意见》时指出,我们部机关在廉政建设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现在是抓廉政建设的好机会。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在机关开展廉政建设的教育,提高认识,制定有关制度,把廉政建设向前推进一步,在治理整顿中起表率作用,有个好的开端。我们廉政建设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几年紧日子,这是廉  相似文献   

12.
人品与文品     
古往今来,人们评论作品,往往把文品与人品联系起来看,人品贵,文品美,才相得益彰,足以称道;倘若人品丑,文品美,就不足取了。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般说来,人的品格风尚与文品是紧密相联的。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光荣职责,因此,更应注意砥砺  相似文献   

13.
李利霞 《兰台世界》2017,(10):101-104
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廉政建设,首先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其次,建立和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再次,完善监督机制;最后,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陕甘宁边区的廉政建设不仅营造出了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赢得了党心民心,培养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而且还形成了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革新了社会风气.这对新时期的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即加强廉政建设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加强党的形象建设是加固廉政建设成果的关键;加强监督是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人品、人格小议某书店的同志尖锐地批评一出版社时深刻地说:“出版工作者维护自己的形象,就要注意人品和人格!”人品、人格,通常指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种种表现,是人在社会中的形象、声誉和作用的统一体。这些年来,我们不少同志由于放松了政治学习...  相似文献   

15.
人们知道,一个企业没有名牌产品,企业就叫不响,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同样,一家新闻单位,如果一年两年出不了几篇精品佳作,或上不了几个名牌专栏,在当前激烈的新闻宣传竞争中是很难立稳脚跟的。但是,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出精品固然重要,正人品却更重要。如果“人品”不正,文章就会偏离方向,写得再好也是枉然。所谓“作文先做人”、“文若其人”等等,讲的就是“精品”与“人品”的关系问题。 那么,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人品”?依笔者所见就是新闻工作者的人格、品德、作风、正义、诚实,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正风气的影响,有的新闻工作者在人品方面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为争版面发新  相似文献   

16.
在3月24日于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颁奖会上,全国记协主席吴冷西、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先后讲话高度评价这项评选的意义。 吴冷西指出,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促进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人品和精品俱佳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提高我国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深水有大鱼     
俗话说,深水有大鱼。记者在社会实践中,其采访作风的深浅,直接关系到稿件的质量和社会效果。“廉内助”的出现,是群众在廉政建设中的一个“创举”,这篇稿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则是记者深入到群众中去挖掘这一“创举”的结果。在廉政建设中,领导干部的家庭情况如何,是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的确,文品与人品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上说,人品决定文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形色色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只有坚决地挡住它,才能做到无欲,成为一个刚正的人.要让优秀的新闻人才脱颖而出,首要的是大力推进人品的锤炼.……  相似文献   

19.
衣裳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有一句:“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可是我不记得是谁了,他曾说过更彻底的话:我们平常以为英雄豪杰之士,其仪表堂堂确是与众不同,其实,那多半是衣裳装扮起来的,我们在画像中见到的华盛顿和拿破仑,固然是奕奕赫赫,但如果我们在澡堂里遇见二公,  相似文献   

20.
“深入进去,抓精品力作,这是写出好的作品;扎扎实实,不怕困难,这是好的人品。好的作品和好的人品成就好的记者,这两点缺了哪个都不行!”——王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