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快乐教育"就是要用愉快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去激活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享受,得到满足,并在享受学习的快乐中逐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教师要坚持"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幼儿都感到快乐,都心情愉悦地接受教育,都积极自主地全面发展",精心打造"乐园式"特色学校。用"美"构建校园环境,用"爱"贯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用"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情感,用"活"深化课程改革;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生活、游戏,在快乐中发展、进步、成长;让幼儿享受快乐的教育,让教师体验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在对家长的培训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今日中国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而且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父母。父母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孩子真正改变,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下一代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期盼。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为什么希望把"婚姻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3.
现在"孩子学得辛苦,家长、老师教得痛苦"的现象较为普遍,家长和老师都在想,快乐的教育难道真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让孩子学得轻松,让家长、老师教得愉悦,难道真的是遥不可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介绍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却很好地回答了在平时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谈起孩子的教育,我真有些不知从何说起。感觉这应该是很温馨和轻松的话题,同时也是很严肃和认真的问题。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将来有所作为。总想将最好的东西给予孩子,想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可是孩子也许并不这样想,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要求是很简单的,用简单的方式也可以让他们快乐成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5.
《父母必读》2014,(11):112-113
快乐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词,让孩子每时每刻快乐,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但是,孩子的成长仅仅快乐就足够了吗? 虽然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每个父母内心的美好愿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快乐的,但也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烦恼。如何看待孩子的快乐成长?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几个关键问题: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支持?快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不快乐在孩子的成长中又意味着怎样的教育契机?  相似文献   

6.
快乐教育     
《教育》2009,(5):60-60
孩提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钱玉编著的《快乐教育》旨在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教育不仅仅是严格、严厉的,只要手段和方法得当,教育也可以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7.
邱维载 《中国教师》2012,(20):61-62
<正>"教书育人",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向"完整人"的发展。但当教学逐渐变成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任务时,教育就慢慢丧失了其本来的品性。怎样在教学中实现教育的价值?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兼班主任,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积极的期待是快乐的源泉"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这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结论。孩子的成长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追梦途中,有许多美丽的花絮,这个案例就是众多花絮中的一个小片段。[背景]现在农村孩子的父母大多数都不在身边,成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顺理成章成了他们的监护人。隔代的爱更多的是没有底线的溺爱,这对孩子日常行为的养成影响很不好。我作为班主任,看着这些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心中想的是如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如果是这样,就不是关  相似文献   

9.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肯定会给孩子心灵上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打击。不少孩子因此会变得内向、自卑、对外界无所适从,严重的还会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然而,英国10岁小女孩莉比·瑞斯(LibbyRees)不但能积极面对父母离婚的家庭变故,还以切身经历,著书教导父母离异的孩子如何在逆境中进行自我调节、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张欣华 《中国教师》2009,(Z1):423-423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没有人能断言他在成长过程中没接受过强制教育和惩戒教育,所以,强制教育、惩戒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孩子先天和遗传的好坏取决于父母的品行,即父母的道德水平。但是,随着后天的培养,以及父母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会使孩子的特征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六年的小学生活是每个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每一年孩子都有不同方面的成长与变化。分阶段总结孩子的成长,能够使父母们随时发现他的特长与不足,培养他良好的习惯,还可以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也许你不知道孩子的潜能还有多少,但是你一定要肯定这一点: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悄然兴起的潜能测试,林林总总的早教机构,人潮汹涌的少年宫兴趣班……在这其中,看得到父母的苦心,看得到孩子的成长。我们想强调"快乐"二字,什么时候,都不能以"为了孩子好"为借口,剥夺掉他快乐的权利。开发潜能这事上也一样。不论什么样的机构教育都比不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把教育孩子的期望全都寄托在教育机构身上。孩子是一面镜子,反射出的是家长们在他们身上的投射。  相似文献   

13.
快乐学习就是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索学习。学习过程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不培优的奥数冠军2012年在阿根廷落幕的第53届国际数学奥赛中武汉市武钢三中高三学生王昊宇以37分(满分42分)一举夺得金牌。目前,他已被免试保送清华大学。保送名校得益于老师的培养,也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与"虎妈""狼爸"等严苛的父母不同,王昊宇的父母对孩子采取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沉默教育也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和良好的教育方式。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以及面对亲子之间的冲突时,都可以适当地运用沉默来教育孩子,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9)
诚实地说,教育读本的短缺和家长望子成龙的渴求使太多专家、伪专家抄、篡、著的成功学、教育学得以大行其道,一部又一部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标榜着家庭教育书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完美但不可能的教育神话,而我们是如何迫切地将自己的孩子输送到一夜天才的产品线上啊,结果呢?教子宝典的照搬和COPY丧失了我们个性、灵活的孩子,还报给我们的是神情相似、面目呆板的试验品。但是,《朱成在哈佛》出现了,这是一本反其道而行的书,它未曾定义成功,而是讲述快乐生活、快乐成长,然而成功却在快乐中来临;这是父母写给父母、写给孩子的书,因为真情所以动人,因为真情所以贴心暖肺,它重新解读成功,原来教育可以这样读!  相似文献   

16.
我梦想,在新的世纪里,每个孩子都能生长出一对翅膀,一只是自由的翅膀,另一只是快乐的翅膀。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身与心的解放,而教育的真正本质恰恰是人的解放,不是人的枷锁。冰心先生告诉我,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我想,这正是成长的真谛,即依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自然的阳光与空气中自由生长。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心灵的舒畅,而舒畅与幸福一样,是一种真实的个性化的体验。快乐是人生的目标,更是人生的动力。新的世纪应当是快乐的世纪,每个快乐的孩子就是一粒快乐的种子,就像天使一样,让快乐之花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绽放。我深深地知道,自由往往来自束缚,快乐往往来自痛苦。今天,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在束缚与痛苦中挣扎,甚至成为应试教育的祭品。九年义务教育本是国民素质教育,是合格教育,是成功教育,却被应试教育异化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这是20世纪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剧。21世纪的父母与教师也许要问问自己:我有教育孩子的执照吗?当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章巧兰 《快乐阅读》2011,(6):129-129
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游戏活动,强调的是享受阅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欣然接受教育。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因此我开设了分享阅读室,让孩子在快乐中游戏,在游戏中阅读。我尝试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开展有趣的游戏,让孩"爱读";学习阅读的方法,让孩子"会读",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下,许多功利性的东西已经渗透到教育中来,许多学校为实现孩子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罔顾孩子的健康发展,忽视了学校的教育功能。为此,本论文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来面目,"教"的同时不要忘记"育",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王莉 《宁夏教育》2010,(2):76-77
决定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源于我对当前教育使孩子不快乐。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或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教师、家长正确教育思想的支配下,拥有一个纯真快乐的童年,为孩子快乐的人生打好底色。通过反复的阅读,我想说“这本书是使家长和教师获得全新教育方法和观念的必读本”。  相似文献   

20.
2011年9月1日在"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中,教育部特别推出了"幸福"主题,讨论"如何让孩子拥有幸福",一时间"幸福教育"成为热点话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幸福教育涉及社会、家庭、学校许多方面,笔者认为快乐课堂应该是幸福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而在校80%的时间又是在课堂上度过。如果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就可以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向,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基础上进行,就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教育的幸福。那么快乐课堂从哪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