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尧 《初中生辅导》2008,(26):12-14
自古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熟悉的是"文人相轻",少有人知道其实中国文人也是"相亲"的。在唐代文坛上,"元白"并称,元稹、白居易患难情深,堪为"文人相亲"的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培养学子的"家国情怀"一直是教化育人的一贯追求和目标,"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样的价值理想是数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和价值取向.比如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是彰显着中国自古以来"家国情怀"教育的理念和初心.  相似文献   

3.
许依洁 《当代学生》2013,(10):51-52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礼仪之邦"之美称,这个美称最早出现在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这句话诠释了何为华夏。其中,服章之美一说,便是指中国自古以来的服装之制,而此处的服章便是指汉服。  相似文献   

4.
"和为贵"与"非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中国历代王朝奉行的对外政策是与各国在天朝礼治的和谐气氛中"共享太平之福"。在新的历史情况下,在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应坚持和发扬传统,从经济的"大"走向文化的"大"。  相似文献   

5.
李亚莉 《家教世界》2013,(7X):16-17
色彩是构成艺术形式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色彩对于中国画并不是从属的点缀,而是历来就处于重要地位的。自古以来人们就把中国画称为"丹青"。丹为朱,青属蓝,"丹青"是泛指色彩,引申而为中国画的代称。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是一种"均平"文化,自古以来,无论是圣贤先哲,还是封建帝王,甚至是农民领袖,无不提倡均平、实施均平、追求均平,因此"均平"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范畴,其历史内涵也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沉默是金"的姿态见著于世。沉默是金,君子寡言,是中国人"少说话多做事"的优良典范,这背后渗透着这中国人自谦内敛、沉稳大气的民族性格。但,沉默是金亦是毒。沉默是金看似谦和,实则却是几千年封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也是礼仪大国,中国人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本文就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方法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天体产生了无穷的幻想,如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希腊的"月亮女神"……随着科技的发展,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彩.因此自古以来即以"歌舞之乡"著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师自古以来就重视经验与体悟,重视"移情体验"和经验智慧。在"工具理性"日益张扬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将中华民族教师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龙”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是中国人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自古以来,龙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华夏民族的心目中是"神龙"。华夏民族自称"龙的传人"。自汉代以后,龙被帝王所利用,成为帝王的化身。龙文  相似文献   

13.
铸剑精神     
自古以来,敬业做到拼命的份上,总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这50多年来,靠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和志士仁人"拼命",才有了中国科学的今天。 这五十多年来,中国可真正是"非吴下阿蒙",世界上无论什么人,对咱们中国是不得不"刮目相看",13亿中国人更是亲身经历,感同身受!这"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大大地沾了"科技强国"的光呢。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广大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文化。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民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其民歌具有不同美学特征和审美意义。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美是多元性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本文尝试性地解析了中国"原生态"民歌在题材内容和演唱方法上所蕴含的美。  相似文献   

15.
"诚信"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核心文化的内容之一,但诚信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受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诚信"逐渐淡漠,但是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诚信"是一把双刃剑,不讲诚信就会伤及你、我、他。所以"诚信"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通行证。现如今,我们不得不把中国核心文化之一的"诚信"再次搬出来,通过弘扬中国"诚信"的传统文化,解决现今的一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家教世界》2013,(17):34-35
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莲花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53):77-78
"听说读写"自古以来是人们提起语言必谈的四个字,"听"位于第一,其重要性自然可见。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听力是最薄弱的环节,学英语却又听不懂,是中国学生甚至很多成年人面临的共同难题,这其中必然有很多技巧是我们没有掌握的。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12,(32):54
正8月31日,中国企业家陈光标花3万美元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刊登了半版"广告"。"广告"中,陈光标自称"中国公民、世界和平使者",他"郑重向美国政府、美国人民声明: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日本右翼分子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破坏太平洋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他坚决抗议日本右翼分子最近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和所谓的购买钓鱼岛、国有化钓鱼岛举动,并呼吁美国政府各界人士谴责日本的挑衅行  相似文献   

19.
读点原著     
或许是由于中国的语言文字过于艰深,自古以来,我们的"注释业"显得特别发达。且不说那些一直就被读书人奉若经典,被干禄者敬若神明的四书、五经之类,各个朝代各种版本的注疏、评传、卷帙浩繁,多如牛毛,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和"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崇善的优良传统,形成内涵丰富的"善"文化。今天,梳理中华民族传统"善"文化的形成,明确人心和善道德观的基本内涵,对于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