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物理教学中,通过激发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创设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平台,能够加强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好奇,增强学生的问题性,能够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温福平 《成才之路》2011,(27):74-74
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教师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尽量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充分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教学方面: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好奇与探究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和自主地讨论。要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相似文献   

3.
时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观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条件,激励学生去猜想、去质疑、去探索、去创新。 一、好奇──激发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由于小学生天性的"好奇",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好奇心的表现,其实是创新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带着好奇心观察实验,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这是值得研究的。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1注重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下面谈谈我多年来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黄文锦 《考试周刊》2011,(83):168-169
学生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而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现状,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探究教学模式和丰富探究创新资源等方面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这一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力摆在突出位置。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不仅是时代发展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改革语文教学现状,提高语文教学的关键。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而过度地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当前提倡"万众创新"的前提下,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现在的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对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启蒙课程,由多个科学探究活动构成。而问题意识则是探究活动要跨出的第一步,是学生思维的起始、创新的源泉,贯穿科学探究全过程。问题意识不但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热情,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该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目前教学由于教学设计的局限、问题情境的单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科学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现谈谈笔者在课堂创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李争艳 《成才之路》2012,(27):92-92
正创新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含有较多创新成分的思维,它具有批判性、挑战性,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种思维尤为可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每位教师的共识。一、唤醒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积极探求并解决问题的心理意识。小学数学教学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就是"好奇"。我们大家都知道,好奇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反映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课标明确指出,初中物理教学不仅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带着好奇心观察实验,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这是值得研究的。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族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为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关键是要坚持创新教育 ,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才能适应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那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小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 ,好的问题能诱发思维动机 ,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能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兴趣。为此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和强烈愿…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反映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都渗透着创新意识的培养。一、设计引发学生质疑、唤起好奇心的教学过程创新是从疑问、好奇开始的,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可能是在学生时代被扼杀了好奇心的缘故。有了疑问,产生了好  相似文献   

17.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各学科教学中均要渗透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语文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实际,渗透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一、从激发学生好奇心入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好奇心是推动对新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可以推动人们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因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新情境,引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积极地进行思考,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去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教  相似文献   

18.
高飞 《考试周刊》2013,(81):61-61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强烈问题意识肋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就忽略了这点.语文课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活动课。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因此。我认为要使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郑焕莹 《考试周刊》2011,(26):188-188
《新课程标准》中把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理念之一。这足以说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创新意识的先导是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实施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精神,是顺应现代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政治课的教学实践,拟从四个方面探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