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与现代青少年的生活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网络人格的形成,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世界与现实世界。青少年的网络人格是现实人格的反映,并且丰富和发展了个人的现实人格,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作为信息窗口的网络也给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青少年网络人格异化的表现青少年的网络人格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人际交往淡漠青少年在现实社会的挫折和冲突下,为了排谴自己的自卑和无助的感觉,而选择可以不用知道对方背景的人机对话。迷失在五光十色的数字化迷宫、动感刺激的娱乐…  相似文献   

2.
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有利有弊,要趋利避害,让网络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发挥有益作用。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素养教育。通过社会机构与学校及家庭实施网络素养教育。正确认识网络的功能,利用网络发展自我;提高对网络负面信息的免疫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认清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利用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培养未成年人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网络、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关系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具有开放性、平等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性,能促进人格的发展.现实人格制约网络人格,网络人格能完善现实人格,两者是统一的.并提出: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精诚合作,为健全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极强的诱惑力和吸引力,正在迅速改变人们传统的交流模式。面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和光怪陆离的信息,有些网络学习者不能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存在“网瘾”、迷航、人格和情感障碍以及自主性迷失等心理隐患。研究网络学习者如何以健康的心态进行选择性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善处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成为新时期网络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格裂变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刻不容缓。大学生的人格不健康主要表现在学习上、情绪上、价值取向和婚恋观上。教育本身的缺失、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价值取向的偏离、网络的误导等是引起大学生人格不健康的主要原因。要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和在学校开展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实现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深入地探讨网络人格特质结构及其与真实人格的关系,得出大五结构在网络语境下对人的评价仍然具有现实一致性的结论,进而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于网络人格的存在已经形成共识,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领先一族,其网络人格支配下的网络行为对其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的概念切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表现、原因,并提出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的进步不但包括社会关系、政治制度的进步,也包括人类内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个具有内在道德体验的人才会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个体才会表现出和谐的行为。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和谐与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将人的存在看作是自我发展的潜能,将健康人格作为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使人格发展研究更进一步地趋近于人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这对当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塑极具现实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人格,一般指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网络人格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网络交往的增加而逐渐形成的,是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网络人格是现实人格的反映,又丰富和发展了个人的现实人格。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在理论上具有健康人格塑造的功能,包括满足人格健康发展的各种需要、释放人格内部的冲动以及促使行为发生改变等。但当前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的实际作用却并不乐观,网络带来了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低水平状态、人格内部失衡和行为的病态改变等问题。教育者应当寻求积极的措施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正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