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揣教育的理想行走在教育的现实中,我们会时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尴尬."为了一切孩子",但我们总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冷落乃至抛弃,让"一切"缩了水打了折."为了孩子的一切",但我们总是把这个"一切"定位在考试成绩的高低上,成为"一切为了分数".  相似文献   

2.
陈淑霞 《中国教师》2009,(Z2):336-337
<正>教育是一项活生生的人的事业,特别难做,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事情多的同时也特别的烦琐,但又特别值得做。"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育者,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如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似乎已成共识。于是,激励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呼声越来越高,社会舆论也反对教育中的一切惩罚性行为,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惩罚"二字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教育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错误或不良倾向感到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只好能不看的不看,能不说的不说,能不管的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下去"谈罚色变"必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品德培养和教育进步产生不利影响。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教育需要爱,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新时代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要求每一位老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应有的爱。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人性的兽性训练。因此,教育过程就是滋润爱的过程。教育离不开爱,爱离不开教育。因为"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  相似文献   

5.
"公开课"也称"观摩活动",它不仅能够促进本园教师的自我成长,也能有效地促进姐妹园教师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缩短新手向专家水平迈进的距离。然而当前幼儿园的"公开课"存在着一些较严重的问题,甚至可称走上了教育异化的不归之路。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反思曾经走过的开课、观摩之路,深感羞愧。  相似文献   

6.
"一切为了孩子",让所有的孩子在和谐幸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一直是我们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学校教育过程中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近几年来随着吉林市龙潭区关于区域内平等教育这一课题的研究实施,我们进一步确立了"面向每一个学生,构筑和谐环境,努力为孩子们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一个研究方向,在局课题组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感到收  相似文献   

7.
钟瑛 《班主任》2001,(10):5-6
这三句话放在一起,不像标题,倒像个绕口令,但绕来绕去都离不了孩子这个中心,离不了教育这个话题. "一切为了孩子"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承诺,一种追求.为了孩子而倾注一切,首先需要我们对教育事业赤胆忠诚,对莘莘学子充满爱.  相似文献   

8.
爱的陷阱     
"一切让给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在传统观念中,这无疑是出色的好父母,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这却是父母送给孩子的可怕的礼物。有一则名叫《幸福的小狐狸》的寓言,说的是一只老狐狸带着一只小狐狸生活在一个山洞里。老狐狸是小狐狸的爸爸,小狐狸的妈妈不幸死在猎人的手里,于是老狐狸就带着小狐狸躲进了这个山洞过日子。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儿童常常因其不成熟的特点而成为教师眼中被质疑、被否定的对象,教师也常常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来强有力地塑造着儿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往往只是教师挂在嘴边的口号。"教育应当解蔽",师生交往中,教师应确立儿童立场,让儿童真正拥有主体的地位,拥有独立的人格,真正享有思想的自由,享有话语的权利,从而实现自主成长、自觉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孩子.但当孩子失去了纯真和善良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对这一切视而不见。这期请和我们一起关注教育中的人性和人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认为"全部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由此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师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在园的时间里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等,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会将她们最天真、最本色的一面显露出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孩子想了解的或是她们心里所想表达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时刻记住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抓住时机给孩子以教育,牢记"生活中的教育,教育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著名的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给人最大的启发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很重要。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庭里的教育,教育者都应当注意培养孩子自主做一切事情的好习惯。为了将来"不教而教"不仅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不教而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更高质量完成的重要的教育任务。一、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3.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前提是健康,只有拥有强健的体质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幼儿健康教育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幼儿园、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关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宗旨,在实施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传统的游戏等方式,使孩子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孩子,但当孩子失去了纯真和善良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对这一切视而不见,这期请和我们一起关注教育中的人性和人性的教  相似文献   

15.
一位老师闲聊时曾说道:"假如想让一个孩子学坏,我们所有老师上课时每人每天都责备、批评他一次,不用几天,这孩子一定会变坏."说归说,做归做.作为教书育人的"人师",我们谁都不会这么去做,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从业良知告诉我们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时刻想着让每一个孩子成才、成人.为人师表,没有一位教师不是呕心沥血、竭尽全力"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小学教育相对来说,文化程度较低,但对未来的影响却是很深远的。小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同时小学生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以学科成绩评价孩子的"应试教育"派生出的唯一标准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进而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孩子的一生负责的素质教育在神州大地的教师心目中渐渐达成共识。为了孩子的一生负责的宏伟理念,体现在义务教育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则是养成教育。它是我们教师践行认可的重要教育思想,结合我校实际,在学生养成教育上我们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下,国家大力提倡教育教学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呼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因材施教就必须对学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家访就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  相似文献   

19.
<正>盘山县胡家学校小学部依据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确定了"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一切为了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管理中,胡家学校小学部以自主教育为特色,紧紧抓住"常规教育""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的三大要件,从细微小事做起,理解了"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一致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做到志同道合,需要真正与家长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需要学校、家长都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宗旨,共同汲取富于智慧的教育方式,去实现教育目标。为此,学校在整体上对课程结构进行了"校本化"调整,在家校协同内容上也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