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鸣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催化材料与炼油化工催化剂研究,发明了一系列沸石合成与改性的新方法并开发出多种炼油催化剂,为发展我国重油裂化、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新标准汽油生产等技术作出贡献。获国家专利85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06,(8):F0002-F00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原长炼催化剂厂)始建于1970年,现有12套主要生产装置和3套辅助生产装置,具备年产5万吨催化裂化催化剂、3500吨加氢精制催化剂、1500吨吸咐剂、380吨重整剂及化工助剂的生产能力,是中国唯一可以提供催化裂化、加氢、重整和化工剂四大系列的综合型炼油化工催化剂专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炼油厂重油催化加工的需要,该项成果开发成功了主要用于加工大庆类常压渣油或掺炼减压渣油的催化剂DOCR-1和Orbit系列渣油裂化催化剂.DOCR-1催化剂用骨架富硅Y型分子筛作为主要活性组元,以活性、稳定性优异的择型分子筛作为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活性组元,用REVSY或REHY作为辅助活性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在降低汽油烯烃方面的一些尝试,通过调整工艺条件、应用MGD工艺、应用降烯烃催化剂,都可以取得较好的降烯烃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型重油催化汽油非碱脱臭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中小型炼厂催化裂化生产中,铜片腐蚀不合格严重影响了汽油得产品质量.硫和硫化氢含量超标是铜片腐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黑龙江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应用新型汽油非碱脱臭工艺,以脱除元素硫、硫化氢和硫醇为手段,达到使催化汽油铜片腐蚀合格的目的.非碱脱臭工艺的流程如下:稳定汽油经脱水罐沉降脱水,再碱洗去除硫化氢及部分硫醇,剩余硫醇在w102催化剂作用下,用空气氧化成二硫化物,再脱除空气,少量硫化物转化为硫化金属盐,吸附元素硫,完全去除硫化氢、元素硫、硫醇,保证了汽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采用OV-101毛细管柱替代填充柱测定微反活性反应物的方法,通过N2000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微反活性指数。并就重催装置平衡催化剂微反活性指数与兰州催化剂厂家测定结果做比较,数据误差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前乙苯工艺单元使用乙苯催化荆有EBZ-500、EBZ-500S烷基化催化荆和EBZ-100S反烷基化催化剂,EBZ-500、EBZ-500S催化剂用于烷基化反应,EBZ-100催化剂用于反烷基化反应.这些专有的催化剂由UOP开发和生产,EBZ-100于1994年商业化,目前在14套装置使用,EBZ-500于1996年商业化,目前在12套装置使用.  相似文献   

8.
甘油催化氢解合成1,2-丙二醇的催化剂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几种应用于甘油催化氢解合成1,2-丙二醇的催化剂的研究开发状况:Ru/C型催化剂、Raney Ni催化剂、Cu-ZnO催化剂及Cu/Cr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冯浩  叶建  董奎峰 《内江科技》2009,30(4):78-78
本文介绍了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催化装置三旋免维护系统的使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降低了维修费用,保证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DCC联合装置催化剂微反应活性指数的分析方法,实验中,采用岛津GC-14C型气相色谱仪对催化剂样品进行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延安炼油厂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性质变重,装置处理量低于40万吨/年、收率降低、生焦量增高,严重影响装置高效平稳运行,针对上述情况我厂决定对进料雾化喷嘴进行选型更换.经过比较、筛选、考察采用了CCK-ⅣA型重油进料喷嘴(下称:CCK-ⅣA型喷嘴).  相似文献   

12.
林巧 《科技风》2011,(1):232-233
本文述及了利用装置D C S系统实现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自动加料系统控制的方法,同时阐明了催化剂自动加料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控制程序逻辑框图及系统的工艺操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汽油中烯烃含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针对近期的发展动态,介绍了目前主要的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裂化(FCC)新工艺。通过对FCC装置自身进行改造增加芳构化、烷基化反映不仅降低了FCC汽油的烯烃含量,同时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总体看各项技术均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运用这些技术必须按照各自装置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分子筛与稀土催化剂的基础研究是“七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共分为11个课题,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和大连化物所共同承担。本项目研究工作于1986年7月开始,1990年12月结束,1991年4月结题验收。各课题圆满完成了研究计划,取得了一批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共发表论著408篇,会议论文290篇,申请专利17项,获国家、省市部委级奖励15项。本文简介了各课题研究成绩概况。结合本项目研究任务的完成,培养了博士后6人、博士研究生44人、硕士研究生185人。与美、英、德、法、比等国在学术和人员培养方面进行了交流。“八五”期间,新分子筛催化材料与催化剂基础研究,稀土催化剂催化特征研究两课题已分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沸石分子筛是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治理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系统对VOCs的治理效果。本文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为调查主体,对其有机废气成分进行分析,从分子大小、极性、沸点和吸附质浓度等方面探讨了沸石分子筛的选型要求,研究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性能。为国内芯片制造业在沸石分子筛选型方面提供方案和建议。研究背景随着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公告2013年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今年第2期对选择发明的概念、专利性判断和保护实施的问题作了一个粗略的探讨,为了进一步阐述有关选择发明的专利性,实施时是否会侵犯他人专利权,以及此时选择发明与基本专利的关系等问题,以下结合一件在先申请的美国专利(以下简称对比专利),和另一件在后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就以上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案例简介本专利的名称为“烷烃临氢异构化超强酸催化剂”,申请日为1992年3月23日,于1995年6月14日被授权公告,专利号为:92101682.4。该专利的授权专利要求如下:1、一种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组成如下:(1)M…  相似文献   

17.
催化裂化装置对于化工企业的生产十分重要,但是催化裂化装置的一项较为突出的问题便是沉降器内的结焦。一旦结焦形成大块结焦不当会影响催化裂化装置的生产,更能够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安全带来危害,因此结合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内的结焦状况,分析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结焦原因以及找出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防结焦措施,对于催化裂化装置的安全生产以及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I0001-I0001
<正>[导读]记者从中科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在全球率先实现以氧化铁为载体制备出单原子铱催化剂,这为未来开发一系列低成本、高活性的负载型催化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降烯烃催化剂TOM Centurion 783HA在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催化车间三催化装置的工业应用,通过应用表明该催化剂在降低汽油烯烃、增加液收、对重油的裂解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丝光沸石(MOR)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沸石分子筛,本文基于专利数据库,经过检索、统计和分析国内外有关丝光沸石分子筛的专利申请,梳理了丝光沸石分子筛合成工艺的技术发展脉络,统计了相关专利申请量,并具有核心专利布局和技术演进分析,讨论了今后技术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研发与布局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