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和谐校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而言,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一种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文化就是其中一部分。儒家文化充分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重视道德修养和人的自我完善,尊重人们天赋的权利,作为一种人文主义的文化,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文化就是其中一部分。儒家文化充分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重视道德修养和人的自我完善,尊重人们天赋的权利,作为一种人文主义的文化,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反过来又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种全民族的精神,或者说全社会的粘合剂,能够支撑整个社会,抵御外辱、抗震救灾;作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表征,能够在对外交往中伸张自我和融洽关系.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事自我意识的最重要、最积极的科学思想成果,中华民族对毛泽东思想的确认是一种历史选择。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时代化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自我认识史的积极成果,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向导和观念蓝图。  相似文献   

6.
大学和谐校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而言,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一种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即以"和谐人"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应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特征,是各种校园内部与周边要素的整体优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崇尚善良,有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善良教育传统。直到今天,这些善良教育依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但如今善良作为一种价值在社会上遭到  相似文献   

8.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匀称”,从美学的角度看是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多样性的统一。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的组合,是一种能让人身心处于喻悦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匀称”,从美学的角度看是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多样性的统一。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的组合,是一种能让人身心处于喻悦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由全体社会成员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中共同确立并完善起来的优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的传统美德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形成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传统道德习惯,促使人性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在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安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十二生肖,西方有十二星座,二者有相同点,也有着很大的区别。生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的一种民俗文化,已成为中国的一种象征。如何让西方人心悦诚服地理解、接受我们的生肖文化,传递交流的方式是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个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感谢生活。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恩作为幼儿亲社会的行为之一,对幼儿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庆林 《成才之路》2014,(17):I0002-I0003
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目前在校的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不仅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傅鲜 《教师》2014,(22):8-8
正国学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吸收和传承这笔宝贵的财富,已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浮躁、功利的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领悟,找到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教化、熏染和启迪,其本质是树人和育才,把人培养成有德性的人,培养成有才能的人。要重视国学教育推广工作,使可望而不可即的国学经典以其独特的方式走近学生、走近教师,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既是一种勤俭朴素,艰苦奋斗,反对奢侈浪费、肆意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同时也是一种不畏艰辛、坚持不懈、发奋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被不断发扬,指引着无数中华儿女砥砺前行,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目前在校的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不仅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一、传承传统文化,开启"儒学校园"之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  相似文献   

18.
向善是一种追求美好、达到理想境界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向善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文化软实力,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3,(A3):25-26
<正>儒家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一支,儒家学派是中国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学派,儒学是在继承、发挥殷周礼仪文化的基础上,孔子创立、孔孟发挥的政治伦理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儒家思想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主导思想。儒学作为一种文化曾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穿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成为传统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原则和规范,时至今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儒学还有存在价值吗?因为一百年来,中国受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功利主义盛行,在某些中国人的心中,功利主义已占了上风。功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多了,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然而当今大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的教育难辞其咎。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