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明路 《记者摇篮》2004,(6):21-21,23
辽宁电视台开电视评书先河。为评书这一以语言见长的民族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评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是直到今天。电视评书开播已近20年,却一直没有像广播评书那样在全国“火”起来。电视评书“火”不起来.“火候”欠在哪里?许多从事电视评书的编播人员一直为此而困扰。  相似文献   

2.
单田芳评书的艺术风格杨佩琴单田芳一副沙哑嗓音,按说该算是“先天不足”,但他的评书却为千千万万听众喜闻乐见。那么,是什么使他的评书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魁力呢?单田芳认为,“评书表演是一门学问,浅如浮萍,深如大海,它是一门一人多角戏的艺术,它既形于外,又形...  相似文献   

3.
我的奥林匹克五连环王建辉90年上半年,我在致出版界前辈戴文葆同志的信中写道:“我初而编书,继而评书,再而藏书,可算得上书迷了,只可惜尚未入道。”是的,我确实酷爱书。可以说读书、藏书、评书、编书、写书(用书),组成了我生命的五连环:当初纯粹出于偶然,我...  相似文献   

4.
邢晓春 《中国广播》2006,(11):64-65
大多数人知道田连元,是因为看了他在电视里演播的评书《杨家将》。他是第一个把评书搬上电视荧屏的说书人。他录制了大量的电视评书。相比之下,听众似乎很少在广播里听到他的评书。其实,田先生很早就和广播结缘了。“可能是我从艺的时间比较长吧,所以以往岁月留下的东西,今天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我最早的录  相似文献   

5.
话说·说话     
我刚来北京时,很不习惯的士司机的聒噪。那时刚去新单位就职,陌生的节奏和人际,是不能确定的洪水淹没我。常常深夜才离开,拦一辆车,师傅搭讪几句,见我不响应,便扭开电台。评书声洪亮饱满,像一颗硕大金黄的向日葵,立刻撑满了的士空间。不听评书已经很久了。小时候,趴在床上听过《岳飞传》,喜欢得不行,睡里梦里也是一身白袍银枪、骑在白马上的岳飞,那是我们童年的白马王子。湖北虽然也有湖北评书,说来惭愧,我似乎没听过。楚地口音口齿绵缠,绝没有京片子那么铁嘴铜牙,实在不是说评书的料。而现在,在北地,我重新爱上了评书。就在这一个个深夜的…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各级各类电台播出的广播节目中,几乎都有评书一席之地。探究评书在广播节目中历久不衰的历史,与时俱进地在广播节目中给予评书恰当的定位与发展空间,对于评书和广播的互动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07,(2):80-8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最近联合中国唯一的评书艺术研究机构——大地评书艺术研究所,成立了“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全国广播评书节目发行网”。  相似文献   

8.
春回大地,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很快传遍祖国大地,她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演员。我采访这位著名演员时,她曾不止一次地讲到,自己能为广大群众所知,与鞍山市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李喜元的发现、扶植分不开。因此,我记住了李喜元的名字。最近,听到李喜元录制的评书演员单田芳播讲反映近代历史评书《百年风云》等四部书,不但又受到听众的欢迎,还得到了薄一波同志的称赞,并书写了“发展评书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文  相似文献   

9.
春回大地,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很快传遍祖国大地,她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演员。我采访这位著名演员时,她曾不止一次地讲到,自己能为广大群众所知,与鞍山市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李喜元的发现、扶植分不开。因此,我记住了李喜元的名字。最近,听到李喜元录制的评书演员单田芳播讲反映近代历史评书《百年风云》等四部书,不但又受到听众的欢迎,还得到了薄一波同志的称赞,并书写了“发展评书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题词。这更使我想认识认识这位新闻工作的同行。  相似文献   

10.
空间舞台,独领风骚田连元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有人担心电视取代广播,而在屏幕上家喻户晓的著名评书演员却说──广播,是拥有亿万听众的空中舞台,而长篇广播评书便是这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她以长篇连续、题材多样、雅俗共赏、生动感人等特点倍受听众青睐。我从青...  相似文献   

11.
何祚欢 《湖北档案》2004,(10):32-32
从1952年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第一次登台唱快板算起,我与曲艺艺术的结缘已有51年。从1963年我成为职业评书演员至今,我的舞台生涯,也整整是40周年。  相似文献   

12.
江西首届“我喜爱的赣版书”读者评书揭晓江西省首届“我喜爱的赣版书”读者评书活动,1994年1月5日在南昌揭晓。根据选票统计结果,《中国有个毛泽东》、《交际与口才》、《可爱的中国》、《可爱的江西》、《革命英雄主义丛书》、《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茶花...  相似文献   

13.
广播评书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听众喜爱。在受众被多种媒体分流的情况下,我们须用心办好评书节目,不断扩大评书宣传这块阵地,让这一古老的艺术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初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第三套文艺调频节目中,创播了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栏目——《袁阔成书场》(以下简称《书场》)。此栏目开播以来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最近,在北京西单音像大世界举办了一次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为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首次出版的(《袁阔成评书集锦》音带的签名售带活动.看见到场的听众对袁先生那种发自内心的崇敬的一幕幕感人场面,真是令人为之动容。而这些人中既有老年入,也有像我一样从小听袁阔成评书长大的中年人,以及相当一部分从《书场》节目中认识袁先生的青少年朋友.看到这…  相似文献   

15.
脑力激荡     
《大观周刊》2011,(3):F0003-F0003
二哥镇守荆州的时候,我正跟着大哥打成都。占了成都以后,我与子龙便请了个假去看二哥。进了二哥的府上,却见一人如木鸡股立在客厅门口一动不动,仔细一看,原来是周仓。  相似文献   

16.
<正>广播中播出的长篇连播大致有传统评书型、现代小说型、广播剧型、影视录音剪辑型等。传统评书型是长篇连播的主要形式之一,但长篇连播发展的方向却应该是文学小说的路子,小说演播成为能与传统评书一争上下的重要演播形式。现代小说的播讲没有过多传统说唱文艺的功底要求,话剧、电影演员和广播电视业的播音员主持人都比较适合播讲,本文仅就后者即现代小说的演播制作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吉宁 《现代视听》2012,(5):70-72
本文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评书节目录制引入"小剧场"形式的全新尝试出发,通过对比今昔的广播评书节目特点、分析广播节目与小剧场融合的利弊、阐述节目录制新形式对听众收听互动产生的积极影响,提出了广播小剧场评书符合当今评书节目发展需求的观点,探讨新形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广播小剧场评书的发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广播节目的不断创新提供新鲜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田淼 《记者摇篮》2012,(6):47-48
近年来,广播评书艺术呈现产业化发展——不仅吸收和发扬了传统民间评书的精华和魅力,更具备了时代性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和初步条件。伴随着电台广播的兴起,广播评书发展进入到一个中兴时期,其市场潜能并未充分发掘。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广播事业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在各族人民辛勤的汗水浇灌下,结下累累硕果。评书就是前人知慧的结晶,曲艺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早在唐代就有评书节目了,诗人元稹、白居易曾在一起听艺人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已犹未毕词也。”这《一枝花话》就是评书。当时说书这一形式不论在民间还是在宫庭里都是盛行的。到了宋代评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艺术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说书人的“话本”就相当于如今评书演员的书稿,有的经文人加工整理成了小说等作品。解放以后,评书演员整理传统评书,又根据小说结合自已经验用评书的“趟子”改编成新评书在书场说,在电台播讲,很受听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深情的颂歌优秀的教材———《巨译的诞生》出版10周年随感〔读者评书〕●邓继红我步入编辑队伍不久,出版界的一位老领导、出版家送我一本由伍杰同志写的《巨译的诞生》,并亲切地对我说:“好好读一读,对你会有不少的帮助。”几年来,我的确从这本书中得到了许多的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