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内档案与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内档案是指清朝存放于内阁大库中的诏今、奏章、朱谕、实录、则例、典籍、外国的表章、历科殿试的卷子以及其它档案。北洋时期因转卖大内档案引发的“八千麻袋事件”,是历史文化的一次重大破坏。1927年12月,鲁迅写下了《让所谓“大内档案”》一文,对此进行揭露,表明了他对大内档案以及这一事件的认识和态度。一、大内档案概况内阁是清入关后为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在原内三院基础上建立的最高行政机关。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确立,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废止,前后存在240多年。由于内阁是辅佐皇帝的御用机构,因而它的职能大…  相似文献   

2.
鲁迅有一句名言,说是“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并引申出“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这段话出自一篇有名的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发表于年月,谈的正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然而,这一事件当时并没有完结,而且断断续续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年。所谓“大内档案”,是指存放在紫禁城内阁大库的档案。清代内阁,在雍、乾之前,为国家庶政中枢;雍、乾之后,虽军政大权旁落军机处,但仍为清帝承宣谕旨、进呈题奏、举行典礼及收藏档案文书…  相似文献   

3.
鲁迅有一句名言,说是“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并引申出:“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这段话出自一篇有名的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发表于1928年1月,谈的正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清宫八千麻袋档案的来龙去脉”事件。然而,这一事件当时并没有完结,而且断断续续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8年。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作为 2 0世纪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对于中国的古代档案文献有卓越的睿识。他对于上世纪初档案学史上重大事件“大内档案”的关注与评论 ,足以看到他的一双慧眼与一颗慧心。今天重温这段往事 ,尤能启迪档案学界。1 91 3年至 1 91 5年 ,王国维曾在日本人于沈阳创办的《盛京时报》上发表许多学术性随笔 ,先后取名为《东山杂记》、《二牖轩随录》。其中《东山杂记》中有一篇《内阁大库书之发见》 ,专门向世人介绍了这批档案情况 ,而这一文未曾收入到王国维的《遗书》中去 ,很多人并不知道。今天重读此文 ,确实令档案学人士感慨万千。内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 ,罗振玉是一个集政治上的倒退和学术上的卓著于一身的复杂人物。民国初年罗振玉始而抢购、继而出售“大内档案”一事 ,也反映了其人格的复杂性。“大内档案”是清朝内阁大库收藏和保存的各种关系到国家大事的原始资料。1909年 (宣统元年 )清政府对“大内档案”进行了一次清理 ,包括明末清初的一些诏令、奏章、朱谕、表章、科举殿试卷子等文件 ,竟被视作无用之物 ,上奏皇上请予销毁。当时在学部担任参事官的罗振玉很看重这批资料对研究明朝灭亡和清朝开国历史的价值 ,据理力争 ,并说服了军机大臣兼实录馆总裁张之洞 ,终…  相似文献   

6.
盛世修史:三百年清史重新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8年的冬天,宣统继位,醇亲王载沣派人查阅清朝初年摄政典礼的档案。不知是当初的摄政档案根本就没有存档,还是清王朝大厦将倾之时管理混乱,反正该人没有查到所需要的东西,一气之下便请求焚毁所有的大内档案。这时,有人在档案中发现宋版书籍,张之洞派人调查后决定把这批档案暂时保存下来。由于种种变故,这批档案后来的命运可谓异常辛酸:装为八千麻袋后被移置于学部、国子监、午门等处,在宋版书被人淘尽后,又被卖到纸厂,罗振玉等将其抢救出来。这就是近代档案史、文化史上有名的“八千麻袋事件”。对晚清重臣张之洞来说,这件事情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在著名作家唐浩明新著的三卷本小说《张之洞》中也并不见记载。但就是这件事情,为国家和民族保留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1928年,傅斯年代表历史语言研究所致信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要求购买李盛铎所藏的大内档案,对这批档案的价值便有充分的预见:“盖明清历史,私家记载究竟见闻有限,官书则历朝改换,全靠不住,政治实情,全在此档案中也……此后《明史》改修,《清史》编纂,此为第一手有价值之材料也。”解放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清代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国史馆档案及其他清代档案集中保管。2003年1月28日,作为新世纪标志性文化工程的大型《清史》编纂  相似文献   

7.
对新形势下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上海市档案条例》进行了修订。修订后《上海市档案条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取消了原《条例》中“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取得岗位证书。”和“从事档案鉴定、评估中介业务的人员,应当经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资质认定”的条文,而规定为:“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根据档案工作的要求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参加档案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8.
近100年前发生的“大内档案”与“八千麻袋事件”史事,是近现代档案学史上的重大事件。鲁迅与这一重大事件有过一段接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看法,而这些内容却很少为档案学界  相似文献   

9.
细读《中国档案》2005年第5期《“泛档案”现象析》和2006年第1期《由档案“悖论说”谈起》两文,笔者针对全国各地各级档案馆“XX珍贵档案在XX档案馆被发现”这一问题,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刘耿生教授主编的《档案真伪论》一书,对档案内外形鉴辨方法的核心内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每至年尾,各报刊社的大内高手们便纷纷评选年度十大新闻,这已成传媒界的一道岁末风景。本刊不妨也赶回时髦,用“我们的眼睛”,去打量2004年度的档案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以期对山西的档案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论档案文化     
目前,“档案文化”已经成为一个经常出现的高频概念,对于档案文化的研究文章也越来越多,比较集中而系统的研究当数专著《档案文化论》。由“档案文化”延伸开去还已经有了“档案文化产业”、“档案文化刊物”等概念。前者可见《北京档案》2004年增刊“档案文化产业论坛”上集中刊发的“浅谈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浅议档案文化产业的拓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档案和报刊,同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文革”前,档案资料整理出版较少,也没有象《历史档案》、《民国档案》那样的专业性期刊。就“戊戌变法”来说,1953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仅辑录了少量奏稿和附上《故宫博物院所藏有关戊戌变法的奏折原稿目录》45件,1958年,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有《戊戌变法档案史料》②,分综合、荐举新政人才等项目,载有大量奏折,  相似文献   

13.
张惜静 《兰台内外》2023,(21):18-20
新《档案法》是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基本法,与旧《档案法》相比,新《档案法》立法理念经历了从“档案权力”向“档案权利”、从“档案法制”向“档案法治”、从“有法可依”向“良法善治”的嬗变,体现了其立法价值及功能定位的变化。本文通过立法理念透析新《档案法》立法本意、立法精神,以期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新《档案法》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14.
《天津档案》2007,(9):4-6
今年是《档案法》颁布二十周年,正值天津市档案局的“档案法制建设年”,为此,市档案局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为配合《档案法》的深入推广,《天津档案》编辑部特辟“纪念《档案法》颁布二十周年大型专题报道”,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王增强 《档案》2014,(12):15-17
鲁迅创作《谈所谓"大内档案"》杂文的主要目的并非批判北洋政府,而是还原真相、讽刺伪国学家、伪考古家和解剖国民性。在文章中,鲁迅间接提出了一些档案管理思想,即:档案管理应该有章可循;档案鉴定销毁应该有法可依;档案保管应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6.
漫谈"现行档案"、"档案产业"等档案专业用语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了《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5期晋平的《不应否认“现行档案”的存在———兼与吴品才同志商榷》后,觉得我日常使用的一些专业用语,如“现行档案”、“实物档案”、“文书档案”、“档案产业”等,是否合适,是需要斟酌一下的。这里谈谈我的认识。建议将“现行档案”改称“现时档案”吴品才在《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2期的文章中说“现行档案”概念从根本上说是不应该存在的,而晋平在这篇文章中论述了“现行档案”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从《档案法》第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将档案定位为“…  相似文献   

17.
《新上海档案》2005,(1):31-32
陈兆祦教授在《档案学研究》2004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建议将“现行档案”改称“现时档案”。从《档案法》将档案定位为“历史记录”来说,还是不用“现行档案”为好。在档案按时间分类时,不是有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当代档案吗?在一个单位中,称刚刚形成的档案为“现代”、“当代”什么的,可能大家不太习惯。因此我建议,使用“现时档案”一词,与“历史档案”对应。建议将“实物档案”改称“特种档案”。  相似文献   

18.
《重庆档案》2006,(1):15-16
2005年12月15日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情况,审议通过了《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部署了2006年的全国档案工作。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作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报告,毛福民在报告中总结了“十五”期间全国事业的发展情况,肯定了全国档案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重申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所取得的六条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继2002年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档案馆“清朝皇帝对鄂尔多斯蒙古王公的诰封”和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阿拉善亲王旗历史档案”人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后,2003年自治区档案馆馆藏“内蒙古垦务档案中的清代垦务档案”,经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咨询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0.
杜思勤 《中国档案》2004,(10):30-30
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山东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淄博市档案局(馆)起草并提请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淄博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并把2004年确定为全市档案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年”,以加快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数字档案管理标准化、数字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