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汉画像石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服务于丧葬礼俗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画像石大多嵌饰于墓室及其附属地面上的祠堂、墓阑等建筑之上,它们既是组成这些墓葬建筑物的构件,又是配饰其表面上的刻画装饰。装饰纹样是汉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形象思维上解决了装饰造型的基本问题,而且比较全面遵循了艺术形式美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汉画像石的研究从考古学、哲学、人类学乃至宗教、艺术、美学等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甚至出现多学科知识交叉综合性研究。临沂吴白庄汉墓华丽精美的石刻装饰艺术倍受学界关注,曾围绕该墓召开学术研讨会,装饰艺术方面仅以雕刻形式及其特点展开了热议,主要观点倾向外域文化影响的结果,而有关装饰艺术的其他方面尚无过多的研究成果。通过将汉石刻艺术与墓葬的形制结构相联系,由外而内地阐释其装饰布局的中心性特点,以历史还原主义的理念探索传统墓葬形制中装饰艺术的表现规律,可以为研究传统装饰艺术的精髓铺垫基石。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是集雕塑艺术语言、绘画中的版画艺术语言、书法艺术语言、装饰艺术语言、民间艺术语言--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  相似文献   

4.
汉画像石是集雕塑艺术语言、绘画中的版画艺术语言、书法艺术语言、装饰艺术语言、民间艺术语言——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  相似文献   

5.
徐州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们刻划在墓室、祠堂上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它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社会的典章、衣食住行、神话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活着的依恋及死后的祭奠;展示了两千年前人们高超的艺术水准;再现了汉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文明。汉画像石是汉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而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其出土的汉画像石、画像砖数量庞大,种类繁复,艺  相似文献   

6.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地处苏鲁豫皖的四省交汇中心,又是汉文化的发祥地,现存的画像石数量很多,其中有装饰意蕴的不在少数,题材内容也很广泛,比如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方面,当然画像石作为雕刻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受绘画艺术的影响也很多,在这个方面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很完美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以形写神”这一艺术风格.所以徐州地区的画像石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及丰厚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7.
谈陶瓷装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陶瓷装饰艺术西北师大美术系陈永祥现行中学美术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的装饰艺术内容:有洞窟壁画装饰、建筑装饰、陶瓷装饰、日常生活器具装饰等;有平面造型亦有立体造型;有陶、石、泥、青铜器、画像石、画像砖等各种软、硬质材料的使用以及各种装饰纹样的应用表现及其演...  相似文献   

8.
汉代画像石是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石刻绘画形式,是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极具艺术价值、考古价值的瑰宝。汉代画像石以完美的线条语言、变化多端的构图方式、动态的表达形式和夸张的形体变化向世人展示出两汉时期奔放、雄浑的大汉雄风和气势。基于图像学视野分析汉代画像石,需要明确不同画像石的具体属性,遵循得体的分析原则,由两汉时期风俗习惯分析汉画像石的内涵。深入了解汉代画像石散点透视、对称均衡、分层分格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分析其内在的装饰性、艺术性、动态性、思想性等构图特点,从汉代画像石无言的形象中感悟汉代人们的信仰和不朽的思想,学习其震撼视觉、振奋人心的表达形式,从图像中感受动态的生命之美,并将其运用于现代纹饰、色彩、视觉表达艺术,传承和弘扬汉代文明。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6,(4):75-77
淮北汉代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着鲜明的人文和地域特点,集中表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淮北市汉画像石的雕刻艺术语言、造型艺术语言、图案形式语言三方面进行淮北汉画像石的视觉形式语言研究。我们发现二千年前的的淮北汉画像石融合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语言于一体,与当代艺术有很多相似的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10.
南阳汉画像石有着众多的古代建筑物的装饰物,很值得研究。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渊源,极具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艺术思维的符号转化是艺术创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艺术思维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艺术是思维的整体化结果,是思维的符号化转化。艺术符号之成为艺术符号,正是由于它具有审美和文化的双重特性。符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二级传达或显性传达媒介,是艺术思维的直观二级传递。艺术思维要想转化成艺术符号,就必须依靠艺术技巧。艺术符号是对艺术思维的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是我国多民族以及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下形成的艺术风格,是区别于其他声乐艺术的显著特征,也是民族声乐能够长存于历史艺术舞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欲通过分析研究戏曲演唱和民族声乐演唱,吸取戏曲艺术中的精髓和借鉴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中始终立于经久不衰的历史地位、保持民族特色的成功经验,以发扬我国的民族声乐应有的风格和特点。使民族声乐在与美声、流行唱法等各种声乐表现艺术的共同发展道路上利于不败之地,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敏 《培训与研究》2004,21(1):24-2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造境”、“写境”与阿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所提出的文艺理论的四种类型有诸多类似之处。“写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摹仿说,“造境”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表现说。二者在理论表述上的差异。大概来自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谈到艺术创作就离不开情感这个词,艺术情感的完美表达是艺术家终其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从绘画作品中艺术情感的五个特征,尝试剖析艺术情感与画家个性、风格、情绪以及创作环境、背景时代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帮助人们深刻理解艺术情感对创作者的重要作用,它是始终贯穿在创作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其主要特点。从内容上,诗人注重表现心灵中的自然,使自我情感融与人类对自然的普遍情感;从艺术上,诗人运用对时间的艺术处理,达到净化自我情感,升华为艺术情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从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纳入到创作课的教学中;将个性差异作为具体切入点,分阶段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作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这对造就新时代美术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安时代赋予建安作家忧患意识、英雄意识、人生悲剧意识,这些共同的社会意识造就了建安作品所包涵的艺术共性,但建安作品艺术形态整体上异彩纷呈,反映出作家们的艺术个性特征。二者统一于建安风骨的内涵之下。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的文艺思想是丰富而复杂的,时至今日,国内学术界对其文艺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仍是不全面和不公正的。他的文艺思想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倡导人的文学的思想;倡导文艺自由的思想;主张文艺应抒写个人性情、应有个性;主张文艺应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气息;倡导“自由之中自有节制,豪华之中实含清涩”的古典韵味;主张文艺批评也是创作。  相似文献   

19.
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主,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几个方面考察了毛泽东艺术文化哲学思想体系,指出毛泽东艺术文化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把握毛泽东的艺术文化哲学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晚唐词人温庭筠在词的创作上,有其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情与景交融的意境特征;曲折跌宕、婉曲含蓄的结构特征。同时,通过温庭筠、韦庄对比,说明温词对两宋婉约词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