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声乐演唱包含了情感、思想、字词以及声音等多种因素,审美想象及情感表现在声乐演唱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演唱以及二次创作等,均离不开审美想象及情感表现。文章对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表现进行阐述,着重分析了二者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声乐演唱需要将审美想象与情感表现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音乐作品的意境,增强声乐演唱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钢琴演赛的情感体验,是指钢琴演奏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情感反应。情感体验是良好钢琴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来自于对钢琴作品审美感知.是在对钢琴作品审美感知基础上的联想与想象;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还来自于对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思考,来自于钢琴演奏者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3.
著名画家张大千的诗词创作有很高的审美特征,其诗词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作品处处写巴蜀的自然美景和巴蜀的人和事,在尽情讴歌时,更多的是书写对巴蜀的眷恋,饱含了张大千对巴蜀的强烈的情感,探究其作品流露的巴蜀情怀意识的深层次原因,无疑可以窥见张大千动荡漂泊的一生,为其对故乡的执著的情意深深感动,推动其诗词中的巴蜀情怀的理解,提升对张大千个人及诗词中的巴蜀情感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王志雄 《现代语文》2006,(2):115-115
感伤、浪漫和理想化,是学作品中三种不蒯的审美形态和审美风格。所谓感伤,是指作家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形成较大的情感落差后所产生的一种思想和情感反映。具有浪漫风格的作品,其内容常常表现为对自然风光的歌颂,对爱情、友谊的赞美,对作家某种信念的提示,或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表现某种远离世俗的超脱感和虚幻感。理想化则是作家依据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想和愿望而创作的作品,常常借助奔放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等手法来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5.
艺术创作是艺术活动进行的动力源泉,离开了艺术创作,艺术活动就缺少了感染力。而作曲家对作品的艺术创作过程,往往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创作。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是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本文首先阐述了声乐演唱上的想象与表象,然后探讨了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验,最后分析了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古诗词作品的重要的审美范畴,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鉴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媒介,对意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本文以中学语文古诗词中的“雁”意象为探讨对象,将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含有“雁”意象的诗词进行整理,并对诗词中的“雁”意象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得出中学语文古诗词中“雁”意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声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声乐演唱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人声为乐器通过音乐和语言相结合诉说情感,并使人们获得美的感受的艺术表现。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和情感表现是演唱成功、使声乐演唱具有艺术魅力的重要的条件,所以在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现和审美想象的运用对歌曲的创作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展现具有重的意义。下面本文重点进行分析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意象,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感、升华思想、加强印象的一种基本艺术方式。意象是一个先抽象后具象的复合名词,意(诗人主观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感情)与象(作为审美客观的现实生活景物、事物与场景)借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感应、契合、和谐、融合。可以通过这些特定的意象来学习和分析诗歌。本文以李清照的诗词意象为点,带出诗词意象这个面。一、李清照诗词中的酒意象:酒、病酒、淡酒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写酒,写醉,写樽(酒杯)的词句甚多。这些酒意象在词中,能够反映那首词的思想内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与情感体验,笔者认为,中学诗词教学中,鉴赏作品意境的过程是中学生对审美信息的感悟和体味的过程,因而,发掘诗词中的情感价值及审美教育应该引起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在语文的诗词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情感带入、视觉呈现和音乐融入这三个方面对在语文诗词情感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审美渗入到其中进行了探讨,希望对诗词美育体系的完善和深化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学作品能名垂千古,除了作品本身精湛的艺术技巧外,更主要是因为作品散发着无穷的精神魅力,这种精神是作品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也是字作品的审美价值所在。作教学是审美的教学,审美即情感。情感熏陶就是将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化为学生内在的人素养。在作教学中,审美特征非常明显,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情感因素常常充当感知和想象的动力,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开掘情感之源。  相似文献   

12.
审美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高级精神活动,是人类自身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知与超越。审美能力又是人类所独具的,审美是以人的心理为基础的。虽然人们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美感具有差异性,但是审美无意识、审美感知、审美直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性等心理活动却是构成人类审美经验活动的几种最基本的心理要素。准确把握人类审美心理活动生成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将对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欣赏中,审美体验在整个音乐审美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审美情感是人对音乐美的体验和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感是音乐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而想象是在此基础上不受音乐对象的严格限制,自由驰骋的感情共鸣.欣赏者在审美体验中移情于对象,又在联想和想象中将感情体验更加深化,所以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情感和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是我国古代文人志士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不同朝代、题材的作品,通过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更重要的是透过诗词作品渗透对学生审美的培养,提高其审美品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三个方面来介绍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就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审美想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其后分析了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希望以此提高声乐作品的演唱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进行高中古代诗词意境审美教学,可从诗词文字(语言)入手,通过朗读吟诵,去想象"言"所明之"象"(画面),再通过"象"去感受"象"所存之"意"(情感),即引导学生理解"此时""此景"中的"此情"是什么。但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诗情之中的,作为高中生,诗词的理解应该更进一层,因此,在进行意境分析时,还要注意"缘情悟理",即领悟诗词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7.
审美想象与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可帮助演唱者更加富有感情的演绎声乐作品,使其更具有感染力。本文就审美想象与情感表达在声乐作品演唱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演唱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考查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亮点。纵观中考古诗词鉴赏的考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理解感悟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概括景物特点。展开联想想象描述名句中的画面;三、赏析诗词句子的表达技巧及效果。我认为把握住作者寄托于诗词的情感,是其中最重要的。这是因为“诗言志”,只有准确感受作者在诗词中的情感,才能从更高层面品味、鉴赏诗词,那么,学生该如何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时,应该深入挖掘古诗词的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并注意以下三点:一.古典诗词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独立自由的人格;二.古典诗词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人道主义关怀;三.古典诗词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千载文化传承至今,独属于中国的文化精髓——古典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含蓄的情感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美感与想象。高中学生处在参透古典诗词审美意蕴的黄金时期,此时需要教师在古典诗词审美教育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从简述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内涵入手,结合高中古典诗词的相关特征,论证古典诗词教学对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