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霞 《软科学》2012,26(6):83-87,91
在界定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及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概念模型,以国内25所重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与修正。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资源充足度、认知冲突、信任、变革型领导、成员异质性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正影响;情感冲突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负影响;信息获取、信息分布过程对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团队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具有正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团队绩效的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校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部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对江苏省8所高校24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将隐性知识共享动机分为生活动机和社会动机,然后分析团队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隐性知识共享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成员人格对成员隐性知识共享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隐性知识特性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成员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环境和团队成员间信息对称性对隐性知识共享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静  王玉平  王建 《情报科学》2008,28(11):1636-1639,1662
教育-科研-农村合作的区域信息共享机制是在当地政府组织下充分优化整合区域内教育、科研和农村的信息、人才和物质等资源,以农村群体信息能力培育为动力,似促进信息共享为目标,面向农村开展信息服务的机制,有着与西部农村现实相符合的内涵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轨道公司为例,结合公司主营业务特点及组织结构,利用霍尔三维模型,用六个维度描述了公司生产经营与科研管理特点,构建了公司生产经营、科研管理双矩阵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有利于公司生产经营与科研项目的同步实施,共享人力、物理资源,保持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  相似文献   

5.
肖艳  张阳 《情报科学》2012,(9):1353-1356
首先阐述了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校科研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提高科研信息管理人员素质、实现科研信息资源的共享、及时准确发布科研信息、编撰科研管理工作手册以及建立信息员制度等五个层面阐释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研平台是作为科技资源重要载体的创新平台,高等院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的全面开放、充分共享,有利于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使用、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本文基于三螺旋模型建立了高校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的运行机制,并阐述了企业、政府、高校各自定位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共享开放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科研信用管理作为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广东省科研信用管理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调整,在制度建设、工作机制、平台建设、宣传、共享与应用等方面取了一些成效,但整体上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文章从完善省级科研诚信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广东省科研诚信信息目录、明确科研信用管理各主体责任、推动科技伦理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发展对策,为科研信用管理体系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面向科研创新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依托.文章分别从科研用户的信息交流方式、使用信息资源的类型、科研创新的信息资源需求特征、图书馆现有信息服务方式的使用效果、科研用户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及其提高方式、科研用户期望得到的图书馆帮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广度存在不足,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盲区,信息服务深度不够,新型信息共享空间还缺乏思路.可以采取的对策有:构建泛在获取的信息知识保障环境、创新科研用户的信息素质教育方式、提升学科化服务水平、建立面向科研创新的研究性信息共享空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对外应共享的信息、涉及部门和存在问题,提出应从加强统筹规划、合理选择共享方式、保持系统柔性和促进数据标准化等方面来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知识共享和科研人员的均衡竞争行为出发,构建竞赛博弈模型以比较我国目前常见的两种科研制度安排的差异性和微观激励差异。证明:若科研创新存在知识共享,则科研人员在PI制下的均衡努力水平高于教研室制度;教研室制度下的非知识共享型科研工作努力水平与竞争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PI制下的最优团队规模决定于知识共享程度;社会创新成本是决定最优创新努力水平的核心因素。最后对完善当前科研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