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清代赣南民风健讼,案狱累牍,诉讼繁兴。健讼的主要内容包括:风水纠纷与诉讼;宗族家庭关系纠纷与诉讼;钱债纠纷与诉讼;房屋田土纠纷与诉讼;主佃关系纠纷与诉讼等。健讼因由纷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政治制度设计的缺陷是导致健讼的内在根源。图财谋利,风水信仰与风水物权争夺,诬告成风、迭次诉讼,讼师唆讼等加剧了健讼民风的形成。面对健讼的社会形势,地方宗族与官府各自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健讼进行社会控制。官方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进行思想教化,利用基层社会精英对乡民进行劝导,利用宗族组织控制基层民众,充分发挥基层民间调处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宋代民风好讼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代社会盛行诉讼,尤其是经济与文教比较发达的江南地方,关于财产权益等项的民事纷纷多演变为诉讼,向官府求取公正的裁判。为此,民间出现关于法律知识的教学,帮助进行诉讼的服务性活动。促成讼风的原因,有官吏的违法徇私、豪强的欺诈剥夺、经贸活动的频繁以及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等多种。对尚讼的现象有两种议论,一种认为这是民刁顽,“难治”;另一种则认为是民知法,“易法”,难处在于政不廉,法不平,“在上者自紊其法”。纵观古今,健康的诉讼活动,是有法可依的一种进步的表现,是民众信任政府,愿意接受官吏裁决的表现。同时,诉讼的展开,也有利于抑制吏治腐败。如果民众争端不由官府排解、解府失去权威,那么社会危机将会更快蔓延开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赣南地方志《风俗》中"诉讼"资料的梳理发现,清代赣南地方社会呈现出健讼的历史图景。留存的判牍,清晰地显现了讼案的原貌,真实地展现出诉讼的实态,是当时地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健讼,实质上是民众在国家控制的场域下对自身利益诉求的表达与实践,也是基层社会秩序冲突与控制的过程。面对复杂的健讼问题,官方与民间发挥各自的功能进行社会控制,这是国家与社会互动、法律体系在地方社会实践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传统讼学的主要载体,讼师秘本虽然被官方定性为教唆词讼、败坏心术的读物而遭到严禁,但它们一直潜藏在民间并成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而讼师秘本的制作,也是凝聚诉讼经验技巧、案例素材和各种智术的创作过程,且其诉讼技巧和辩驳案例并不像官方指责的那样完全是哗众取宠和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当时的诉讼实践,是经验和素材的总结、提炼与升华。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间排斥用诉讼方式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纷争,以至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贱讼”传统。这种传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因素又有社会现实因素,而我们也应该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贱讼”对我国法律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法律观念中,"无讼"、"息讼"一直是主流论调,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某些朝代,也曾出现过"好讼"、"健讼"。在本文中,笔者以宋代中国普通民众的诉讼观为切入点,试图分析宋代时代背景,及民众诉讼观"好讼之风"的场景,探究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众在心理上并不存在厌恶诉讼的传统,对诉讼的规避乃是统治压制诉讼的结果,造成统治压制诉讼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对无讼理想的、追求人性等级论、义利观以及法律工具论。  相似文献   

8.
无讼与厌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它们有着共同的中华文明“血统”,但从性质上而言,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是传统的政治理念;而另一个则更强调民众的心理定势。因而对于中国的法治进程,它们也有着与其性质上相应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讼观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它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无讼状态是理想的社会状态,但是禁讼限讼是不对的,诉讼是达到无讼状态的手段之一,有讼才能最终无讼.  相似文献   

10.
对宋代民风好讼问题,可以从社会经济变化和司法机制两个角度来理解。前者原因包括民众私有观念深化,社会成员之间交往增多,人口增加等几方面。后者是宋代司法机制在乡村层次的相对薄弱——由于乡村中缺少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对民间各种矛盾进行有效协调,因而造成诉案大量涌入州县衙门。  相似文献   

11.
两宋之交仙游籍文学家蔡絛,《宋史》无传;《宋史翼》其本传尚嫌简略。其他小传或有缺漏,或有讹误。目前学界对于其生平缺乏系统考证,特予考辨、辑补。  相似文献   

12.
清代初期反思明末心学空疏之弊,提倡躬行实践,推尊程朱理学为正学。而程朱理学的崇尚,主要通过学校、书院的教育加以实现。故此际书院多以理学为宗,而且承继传统讲读方式,教化的目的比较突出,应试科举反在其次。其间,理学名臣汤斌、陈宏谋、张伯行辈均热衷倡建书院,施行教化,而尤以张伯行创建福建鳌峰书院、苏州紫阳书院,成效最著。乾隆以降,理学书院日益与考课式书院合流,沦为课试时文帖括的科举附庸,逐渐淡出学术的视野。于是,提倡经古实学的书院应运而生,且蔚成风气。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对宋代法制具有深刻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一)重视司法官员的选任和管理;(二)注意改革司法运作机制,便利民众诉讼;(三)因时变,法,满足民众要求,适应社会发展。以人为本思想是宋代法制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宋代债法的渊源及宋代债法发展的历史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债法就其渊源而言,主要由《宋刑统》、皇帝的敕令、条发事类、判例等重要部分组成;同时,社会上流行的家族法规和民间惯例也是宋代债法的重要补充形式。伴随着“重义贱利”思想的转变,宋代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加剧,封建商品经济迅猛发展,这是作为交易法的宋代债法发展的强大动因。同时,宋代债法的发展也是建立在继承和借鉴前代债法成果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5.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关于"符伍"问题的辨论,反映当时士庶之间在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上并无明确区别;士族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占有土地及奴客的多少;奴客作为士族地主土地上的主要劳动者,其劳动大多是分散的;奴客在法律上不负刑事责任这是人们对奴客的传统看法,晋宋之际,奴客在法律上已逐渐由权利客体成为有部分权力的法律主体,反映了"奴"向"客"身份的靠拢及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争讼标的不同,南宋社会中与墓地相关的上诉案件可大致分为侵占坟地所致争讼、墓祭田争讼、围绕墓地林木的争讼和与典卖田地山林相关的墓田争讼四种情形.透过这些案件,可以初步认识南宋墓田争讼繁多的缘由并进而把握南宋民间诉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天心派是北宋初出现的新符箓道派,其法术称天心正法。天心正法最初在民间传播,北宋末年以后在社会上和道教内部广泛传播,并逐步与雷法相结合。天心派信奉"北极",认为"北极"是其法术天心正法的法力来源,天心派的"符"、"印"以及信奉的神灵体系也与北极有关。天心派的法术和神灵体系体现了天心派与唐代正一派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南宋文学家徐安国,<宋史>、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徐氏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且其中有一半是错误信息.本文特予考辨、订补.  相似文献   

19.
在宋朝的法律制度层面上,强制征购虽然合法,但受到了若干限制。在实际执行层面上,强制征购在宋朝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从北宋时的区域性和临时性,演变为南宋时的普遍化和长期化。强制征购手法,主要有层层下压、分等摊派、规定数额、暗箱操作等,本质上依赖的是专制强权对人的超经济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法理集中体现为礼法精神,这是与西方法理的一大感象区别。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诸法合体,刑民不分,以刑为主。民事法律制度落后,官方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不发达。民事矛盾的大量存在为民间纠纷自生自长的解决方式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中国人善于化干戈为玉帛的处事方式使调解在中国民事纠纷的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形成了调解法理。调解法理集中体现为礼法精神,调解将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所追求的效果是息讼,以至无讼,这正反映了中国的礼法精神。调解与中庸之道切近,包容精神相通,调解的核心内涵与中国传统法理的价值追求相切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