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和游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还没有“数学”这个概念时,数学知识就广泛存在于各种游戏中随着游戏的发展,数学也随之发展,比如概率论、图论和组合数学等,它们都直接起源于游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游戏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传统数学领域和现代数学领域中都可以发现大量赏心悦目的具有游戏性质的内容和问题,有游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把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列入“科学”领域,并从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广大幼儿园教师提出了要求。在目标上,强调“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内容上,主张“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  相似文献   

3.
许多数学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要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在数学教育内容上注重提供可探索性的内容;教师要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还可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4.
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们进行了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 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即幼儿园数学教育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它具有两层含义:(1)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使幼儿在活动中摆脱“完成目的”的包袱,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2)幼儿在各类游戏中感受数学,运用数学。将数  相似文献   

5.
李学琴 《宁夏教育》2002,(11):41-41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数学游戏是学生学习数学喜闻乐见的方式,尤其是智力游戏,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并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为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依据《纲要》的精神,我们对幼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数学游戏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智力娱乐游戏活动。它寓数学问题于游戏之中,让人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对于数学教育来说,数学游戏并不能代替数学教学,但却不失为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数学游戏可以使任何水平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最佳点面对每一个题材,学到相关的数学内容,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把以往单列的数学教育纳入了科学教育领域,并且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育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  相似文献   

9.
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现实社会生活,游戏中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游戏情景中蕴含着大量感知和运用数学的契机,教师可将数学学习与角色游戏结合起来,在游戏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教学的内容,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感知数学、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对于众多小学生而言,数学学科是一门让人头疼的学科,不仅仅在于数学学科的深奥难懂,更主要在于数学内容的抽象。教师们也试图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增加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在这种背景下,在建构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如何在建构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呢?笔者有如下教学体会。一、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或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了同学们学数学的兴趣.本文从2004年的中考试卷中选取一些取材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问题,背景真实,内容鲜活,同学们熟悉,具有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益智性,将基础知识的考查寓于游戏之中,展现出数学的特有魅力,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游戏,无疑是儿童最喜欢、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数学游戏以其雅趣的形式“娱人”,以其丰富的内容“引人”,以其无穷的奥秘“迷人”,以其潜在的功能“育人”.古往今来,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游戏对于数学学习有极大的价值.数学和游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还没有“数学”这个概念时,数学知识就广泛存在于各种游戏中,随着游戏的发展数学也随之发展,因此,也可以说,游戏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皮亚杰在20世纪提倡的建构学习心理学中,已深刻地利用游戏活动使儿童内化建构其正确的数学概念.我国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数学好玩”的理念,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教育游戏是一种新生的概念,主要起源于美国,所谓的教育游戏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学习者可以在特定的游戏情境中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在教育游戏的过程中与其他的游戏者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提升游戏者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爱玩的个性特点,有效地利用教育游戏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于此,探究小学数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4.
谢秀华 《考试周刊》2010,(5):230-231
数学游戏能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对幼儿没有精神的束缚和压力,能够推动智力的全面发展。在具体教学中幼儿老师创编和运用教学游戏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必须摆正其位置: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不要过于复杂.否则会影响效果: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因势利导;要与其它教育形式相配合,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李德敬 《小学生》2011,(6):18-18
数学游戏是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好的数学游戏不仅可以充实儿童的游戏生活,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丰富他们的想像能力,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发展他们的智力。所以,坚持数学知识和游戏因素的巧妙结合,以玩为教学载体,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学生建构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支点,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新课标"提出的教育游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教育游戏的教育方式,可以把硬性的数学变得通俗化,有利于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发现、自我成长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纲要》指出:“游戏不只是教学借助的一种手段,游戏更有它自身的价值,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幼儿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使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而且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数学活动中应充分运用游戏这一手段,将数学知识和游戏巧妙结合,把游戏引入每一节课,以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学数学兴趣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习和游戏永远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合理的游戏策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不但可以做好知识铺垫、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抽象概念、联系生活情境,还可以鼓励自我探索、促进思维发展、拓展深化内容、引发后续学习。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内容死板难于理解,学生容易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为教师的教学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增加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游戏开始兴起,通过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数学相关的游戏互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如何处理好教育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教育游戏与数学学习之间的关系,总结游戏与数学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学习和游戏永远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合理的游戏策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不但可以做好知识铺垫、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抽象概念、联系生活情境,还可以鼓励自我探索、促进思维发展、拓展深化内容、引发后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