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视听界》由内部刊物转为公开发行,我作为她的老读者,感到由衷的高兴,愿写一点文字,略表祝贺之忱。我喜爱《视听界》这个刊名,觉得内涵宽广而且有些诗意。实际上,这名字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两句诗也有巧合。记得《视听界》诞生不久,她的主编韩泽同志曾引用“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这两句诗,并记之于文。我读到文章以后,对这两句诗印  相似文献   

2.
徐立刚 《视听界》2005,(6):88-88
我从1970年开始涉足广播领域,在新的挑战面前,多么渴望有一本广电人自己的刊物啊!1986年元月,独树一帜的《视听界》在人文荟萃的江苏诞生了,从此,她成了我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视听界》引领我在广电战线不断成长,我做广播新闻工作是半路出家,当记者、  相似文献   

3.
读广播     
李强 《视听界》2014,(6):127-127
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挑战,坚守自我的优长,是一个成熟的媒体应有的态度。2007年,《她的另一面》在《视听界》发表,开始了我"DJ论道"的专栏写作。身无长物,只懂广播,双月一篇的千字文写作,是自我检视、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的过程。有人说,读《视听界》爱从后往前读;有学生做论文,循着文章找我深聊某个观点;有人告诉我,某篇文章曾在他们的业务例会上通读……不管是溢美。  相似文献   

4.
丰厚的馈赠     
刘峰 《视听界》2005,(6):83-84
我1984年步入江苏广播电视界。虚度20余载,始终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做《视听界》的编辑。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是在《视听界》这座营盘,我却一守到底。与《视听界》朝亲夕伴,我的美好年华,倏忽逝去,永不可追。《视听界》20岁了,它正年轻,我却两鬓霜雪,说话就要退休了。  相似文献   

5.
理论是旗帜,是明灯。好的业务刊物犹如阳光,会使读者豁然开朗;犹如挚友,会让受众觉得须臾不能离开。《视听界》正是这样一份深植江苏大地而独秀于全国刊物之林的专业期刊。我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和作者,自《视听界》创刊始,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一路上有你     
钱中苏 《视听界》2005,(6):87-88
承蒙《视听界》厚爱,值此创刊20周年之际约我写篇文章。领此任务后,我也就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记得初识《视听界》是1993年秋。当时在常州经济广播电台任副台长的我,与台长沈爱华一起接待了《视听界》的刘峰老师。他前来了解我台刚做完的大型系列直播活动——“红色之旅·午间热  相似文献   

7.
在《视听界》的众多作者中,我发表的作品不算多,是能够数得出来的。作为作者代表,我恐怕不能代表所有的作者。但是作为作者之一,我想我是有些话要对《视听界》倾诉,尤其是要对已经15岁的《视听界》倾诉,对这个在我家隔壁诞生的《视听界》倾诉。对于我们这些干新闻编辑、记者的人来说,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必须涉足:一个是新闻  相似文献   

8.
王声骋 《视听界》2005,(6):81-83
我是在1989年初进入《视听界》杂志的。我亲历和目睹了《视听界》“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它也成为我一生中一段难忘岁月。从期刊发展的轨迹来看,“三证”的取得应是一本杂志从小到大的成熟标志。在我所处的那些日子里,《视听界》迈了三大步:第一步是领到“出生证  相似文献   

9.
王永连 《视听界》2005,(6):86-87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转眼间,《视听界》杂志迎来了创刊二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作为兄弟单位、业界同行,特向《视听界》的二十华诞表示最真挚、最热烈的祝贺!我一直认为,《视听界》是中国省级广电学术期刊市场化运作的先驱者,当大多数学术刊物还在靠行政拨款阳春白雪、孤芳  相似文献   

10.
王朋进 《视听界》2006,(5):37-37
本刊讯近日,《视听界》杂志社与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正式签定协议,自2006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视听界》杂志社与人民网结为合作伙伴。合作期内,人民网在“传媒”首页发布《视听界》杂志简介等相关信息,并提供《视听界》杂志电子文本的发布平台。链接网址为: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70684/index.html,点击该链接便可看到视听界简介、每期《视听界》主要文稿全文。又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新闻与传播》今年8月号以“新闻立台:新竞争格局下城市电视台的破题”为总题,在头条位置,全文转载《视听…  相似文献   

11.
贺信     
《视听界》2006,(3)
致《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杂志伴随着早春的脚步,贵刊已走过二十载春秋。值此二十周年庆之际,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杂志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国内颇有影响的广电技术杂志之一。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伴随改革开放取得了发展,但理论却比较滞后。广播电视工作者对理论有所期待。尤其是我们地处边远贫困地区,信息比较滞后。《视听(?)广播电视技术》杂志为我们带来了最前沿的信息。她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正式发行两年来,越办越受到基层广播电视人员的欢迎。要说不足的话,有些同志感到看得不过劲。我以为省厅和省学会办的《视听界》,在读者对象上应以县  相似文献   

13.
作为《视听界》的老职工和今天的读者,谨向《视听界》15年来的成长发展致以衷心的祝贺。15年来,《视听界》一方面推动着广播电视界的改革,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改革它的自身。它是与时俱进的。一份感情让我一直关注着这份杂志。今天祝贺之余,作为礼物,特地献上三点祝愿和一点畅想。祝愿一:成为广播电视改革创新的信息总汇。广播电视全行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24日出版的省《老年周报》第六十五期,刊登了南通市离休干部曹颂康撰写的《对老龄广播》一文,呼吁广播开辟老年人问题专栏。文章深深触动了我,觉得有必要借《视听界》一角,再次呼吁视听界不要忘掉老年人!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据1985年的  相似文献   

15.
首先感谢《视听界》能就一个带普遍性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因为,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讨论的问题的本身。学术、业务问题,提倡百家争鸣,是大有好处的。我的《建立采摄编各自独立的运行机制》一文(以下简称《独立》,刊登在《视听界》’93第3期),引来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15,(2):44
《视听界》杂志于2015年2月14日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用户可以通过扫描杂志封面二维码、搜索微信名称"视听界"或者微信号"jsbc-shitingjie"等方式订阅《视听界》杂志微信。《视听界》微信订阅号每期会发送杂志精华内容、个性化内容和专题分类的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07,(5):5-5
~~《视听界》杂志社招聘启事$《视听界》杂志社~~  相似文献   

18.
一点建议     
《视听界》我是1997年以后才接触到她的。总的来说是办出了较高的水平,得到了广大基层编辑记者欢迎和认可。假如要说不足,我认为还缺少一些大的策划和鲜明的栏目特点。在这方面,与会代表可能也讲得比较多了。在这里我只提一点小建议,就是每期能否登一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读者:您好!金鸡报晓,江南春早。新年第一期《视听界》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了您的案头。细心的您,或许会发现《视听界》在“变脸”,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我们没有多大的企图,只是希望能够为广播 电视一线的从业者“提供观点和方案”。倘若您从《视听界》当中可以获得些微的启示,便是对我们劳动的莫大奖赏了。到今年,《视听界》创刊已经是第二十个年头了。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青葱少年,到及冠成年,《视听界》一路上有您的陪伴,我们才能勇敢地面对学刊严重不景气的现状,守得清贫,默默耕耘。在广电产业化进程当中,《视听界》正渐…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12,(4):6-6
《视听界》多篇作品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奖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2011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近目揭晓。《视听界》的评论《善待学刊》(作者王晓明)、专访《第一财经频道的“第一梦想”——访第一财经频道总监谢力》(作者单文婷)获得一等奖,评论《停播商业广告=公益频道?》(作者金珠)获得二等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优秀新闻作品是全国广播影视报刊业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奖项。本次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