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措施风险预评价图版研究背景 随着油田采出程度的提高,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措施工作量逐年增加,措施产量已占老油田总产量的20—30%,因此,措施工作在油田生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措施投入也随之增加,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经济效益变差。这也遵循油田开发投入产出规律:初期的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后期投入大、见效慢、效益低。措施经济有效率偏低,造成油田开发经济效果变差,有一大部分措施投入都是无效的,无效措施投入的增加已经成为制约油田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根据数理统计理论研究出一种控制措施风险的办法是极其必要的,也是非常有实际实际效益的。  相似文献   

2.
自单井效益评价工作在涩北一号气田开展以来,单井效益评价只停留在效益分类的层面上,不能很好地指导气田开发工作。为解决这一现象,本文突破了五种效益评价类型的束缚,找到了适合涩北一号气田的单井效益评价新方法,从而从经济的角度对气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伟 《内江科技》2010,31(12):125-125
本文通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对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注水开发油田水驱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及时有效的对油田水驱开发效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提出进一步的挖潜措施,达到精细、科学、效益开发油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未动用储量传统的评价方法是现金流量法。该方法需要预测未动用区块全套的开发指标,预测工作量大,预测年限长,使得评价风险加大。试用平均增量成本法对未动用储量效益进行评价,避免了现金流量法预测参数多和复杂,预测期长的不足,使评价方法简捷,提高了评价工作效率。能很快地对未动用储量区块进行经济优选排队,为油田开发年度部署和开发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王成思 《内江科技》2023,(2):126-127+135
<正>随着开发时间延长,AN油藏状况和生产动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配产配注量不能最大限度的快速采油,为提高目标区块采收率,满足生产效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利用MBAL模块的油藏注水开发分析以及PROPER模块的单井井筒模型气举优化研究对AN油田进行了注水量以及气举量的优化研究,实现目标区块开发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油气早期勘探评价阶段,对油气储量勘探管理和开发可行性评价是中国石油工业企业一项比较困难的实际研究工作。该文在充分利用我国石油工业企业勘探、开发以及财务部门提供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油气投入产出平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效益储量”的概念,同时把单井在一定时期和原油价格条件下的最低经济极限产量、油气生产能力和最低油气储量规模作为油气“效益储量”的经济判别指标,并以实例方式对中国石油的吉林油田(部分)探区在18美元/标准桶原油价格条件下的石油“效益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散点图”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吉林油田部分油田区块的储层深度与油藏产量下限、油藏面积与储量规模下限的数量关系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吉林油田不同储层、不同面积条件下的效益储量判别和分析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田彦  金建芳  李伟 《内江科技》2011,32(2):104-105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不同开采阶段,选择合适的采油方式是合理开发油田的根本保障。如何结合胜利采油厂胜坨油田的实际工作,形成一整套完整、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建立的机械采油方式技术适应性评价模型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对机械采油方式选择的立项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也可为油田的高效、经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胜坨油田机采井系统的管理工作拓宽思路,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7)
通过对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矛盾与潜力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了"准确刻画开发形势、深刻揭示开发规律、精确预测开发趋势"的技术路线,并结合效益情况,确定了不同开发方式、不同油品性质的产量结构及配套技术,为同类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油气储量管理和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以吉林油田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油气早期勘探评价阶段,对油气储量勘探管理和开发可行性评价是中国石油工业企业一项比较困难的实际工作。该文在充分利用我国石油工业企业勘探、开发以及财务部门提供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油气投入产出平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效益储量”的概念,同时把单井在一定时期和原油价格条件下的最低经济极限产量、油气生产能力和最低油气储量规模作为油气“效益储量”的经济判别指标,并以实例方式对中国石油的吉林油田(部分)探区在18美元/标准桶原油价格条件下的石油“效益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散点图”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吉林油田部分油田区块的储层深度与油藏产量下限、油藏面积与储量规模下限的数量关系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吉林油田不同储层、不同面积条件下的效益储量判别和分析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螺杆泵井单井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原理与目的、作业投入的计算方法、作业增油量的计算方法、作业效益分类方法。并应用作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为螺杆泵检泵条件界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田已经入特高含水阶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特高含水阶段开发特征,研究不同含水级别剩余油的平面、纵向分布规律,评价不同含水级别、剩余油挖潜办法,是实现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有效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在油田开发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前来看,对采用工艺措施效果进行经济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毕竟油井增产投资见效快且成本低,而新油井效益较低.要想使油井增产效益更高,就必须对工艺措施效果进行经济评价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方法,以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油田增产措施概况、对油田增产经济评价法和采油工艺措施效果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出发,对采油工艺措施效果经济评价方法进行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后,石油企业将面临着更大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原油产量,控制原油生产成本,提高油田勘探与开发的经济效益,将是油田开发中首先解决的问题,开发指标的预测是关键的一步。本文以大庆榆树林油田情况为例,探讨了油田开发中产量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试井是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研究油层动静态参数的一种方法,油田开发后期,不稳定试井易于开展,取得的资料较为可靠。利用试井解释取得的各项地层参数,可以了解开发过程中油层的动态变化,确定单井合理的工作制度,选择措施井,为定量管理油水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盐家油田永北特低渗砂砾岩油藏地质储量4167万吨,多数属于未动用状态。由于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储量动用难度大,开发风险高,通过盐22扩块实施产能建设,探索摸清了该类油藏的开发风险和技术难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下一步油田其他类似油藏的效益开发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的控缝机理、技术分类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瓦窑堡油田的地质背景,油层特点。针对瓦窑堡油田部分油藏存在底水活跃、油层段与底水相连且中间无明显隔层的地层特点,进行了控缝高压裂技术的工艺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全年应用控缝高压裂技术施工23井次,有效期内平均单井净增油146.04吨,远高于全年挖潜旧井的平均单井净增油值51.07吨,同时也明显高于其他旧井挖潜措施井的净增油值,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控缝高压裂技术在瓦窑堡油田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产能预测是水平井技术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是水平井优化设计、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以及开发动态分析和调整的重要依据。产能预测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水平井潜力的发挥和油田开发效果的好坏。本文全面系统的总结了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有代表性的三种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水平井产能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稠油油田单井蒸汽计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外稠油油田开发广泛采用热采技术,本文就稠油油田单井蒸气计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田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原有的压裂后产能预测方法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需要。为了更科学合理地预测压裂后油井产能,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和正交设计试验相结合,综合分析压裂效果影响因素是科学合理的。阐述的"因素分析-公式推导-实例验证"方法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单井压裂产能。研究油井压裂效果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用增油模型来进行描述,能够获得较高的模拟度,得到较好的结论。随着E值的增加,压裂增油量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压裂效果逐渐变差。E值越小越有利于取得理想的压裂效果。预测压裂后产能的新方法,比较实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油田某开发区高含水后期为例,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压裂后产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油田油气生产信息化实现油水井生产参数实时采集,生产状况动态感知,推动油井机采效率提升方式转变。围绕影响机采效率的七个因素,通过对海量数据挖掘分析,从地面和井下开展六项节能降耗措施,提高机采效率和单井效益,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