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钟成华 《收藏》2011,(12):104-106
粤省军政府成立之初,“民军以首义自居,视他军如降虏;他军则薄视民军为起自草泽绿林,从而冲突不断”(《广东民国史》)。有资料显示,到1911年底,云集广州的民军就有50多支队伍,人数达14万之多。民军将五色缎子制成的民军标志襟章挂在大褛上,串行在大街小巷,市民称之为“民军大叔”。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21)
正乌鲁木齐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藏有一套民国时期新疆省银行发行的纸币,当时新疆民众称之为"省币",面额有1分、3分、5分;1角、2角、5角;1元、3元、5元、1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2000元、5000元;1万元、2万元、10万元、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600万元、3000万元、6000万元;6亿元、  相似文献   

3.
黄绍锦 《收藏》2013,(1):97-97
福建通宝系民国初年福建地方铸币。武昌起义胜利后,福建革命党人也立即响应,推翻了清政权,成立了福建省军政府,由孙道仁任都督,发布了一系列政令。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发纸币,维持金融稳定。”不发纸币,就得发铜币,为区别于历史上封建帝制所铸的方孔圆钱,故采用圆孔圆钱的方案,并以五色旗和铁血十八星旗为纹饰,以示纪念。福建通宝面文为...  相似文献   

4.
杨燕 《收藏》2007,(5):153-153
笔者藏有一张民国元年版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见图)。该券横式,票幅15.5×8厘米,正面上色调为绿色。上部横印币名“中国银行兑换券”,左右各有一红色号码;下边框内有“中华民国元年印”字样,中间竖印空心字“壹圆”面额,面额右侧椭圆形水内为风景图案,左侧为黄帝像;左右边框内上下及底部均印有小字“壹圆”,四角各有一“壹”字。此券印制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5.
朱贤宏 《收藏》2008,(11):113-113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7月8日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一张。该纪念钞面额10元,主色调为蓝绿色,票幅长148.5毫米,宽72.0毫米,发行量600万张,与现行流通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流通人民币相同职能。  相似文献   

6.
钟成华 《收藏》2014,(1):68-69
1920年12月15日,省立广东省银行开门营业,“省立广东省银行兑换券”(简称:省立券)随之发行流通,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五种。省立券发行后,时局动荡,币值受到市场质疑,随之而来抵折、拒收现象频频发生,加上市民习惯使用硬通货银毫(俗称“东毫”),最终导致信誉危机。省政府虽然以行政手段规定各县筹集银...  相似文献   

7.
王君卫 《收藏界》2010,(4):94-95
笔者最近在山东省昌邑市境内发现民国三十二年“惠民流通券”。该流通券为纸质整版,每版10张,每张面额拾圆。  相似文献   

8.
全秉中 《收藏》2016,(11):57-59
乌鲁木齐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藏有一套民国时期新疆省银行发行的纸币,当时新疆民众称之为“省币”,面额有1分、3分、5分;1角、2角、5角;1元、3元、5元、1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2000元、5000元;  相似文献   

9.
裴雨 《集邮博览》2011,(2):88-89
2000年是千禧龙年,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1月28日发行了“迎接新世纪”100元塑料纪念钞一套,发行量1000万枚。这是我国第一次发行塑料材质的钞票,是货币发行的一次新尝试。由于票面主图为龙。藏友们通常将此钞称为“龙钞”(图1、2)。中国人民银行在当日同时发行世纪龙钞的双连体钞,由北京康银阁钱币有限责任公司装帧,发行量10万枚,俗称“双龙钞”(图3)。两种形式的龙钞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与同等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相似文献   

10.
谢婉莹 《垂钓》2009,(10):75-75
为让广大经销商更好地了解海钓,南北钓具有限公司特推出“放鸡岛大放送”海钓活动。本活动共历时三天两夜,每人需交纳600元活动费(含入岛船费150元、住宿费200元、五次正餐100元、两次早餐30元、每日往返钓点120元)。活动时间为2009年10月15日~2010年3月15日。  相似文献   

11.
集邮品信息     
《上海集邮》2009,(4):45-47
总公司 送台大熊猫“团团”、“圆圆”个性票折(28元,12.23)。北京 全国公安邮协成立封(12.30),“邮票博物馆”日戳(12.31),“邮票博物馆邮电所开业庆典”宣传戳3种、CF-002封(12.31),钟楼片、鼓楼片(1.8元/张,1.1)。  相似文献   

12.
陈婧莎 《收藏》2012,(4):100-101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至1962年4月20日止,共有主币和辅币11种面额,13种版别。主币券以元为单位,有5种面额(1元、2元、3元、5元、10元);辅币券以角、分为单位,角券有3种面额(1角、2角、5角),分券有3种面额(1分、2分、5分);除1元和5元券有双版别(另版分别为五六版1元...  相似文献   

13.
吴耀珍 《收藏》2008,(8):144-144
笔者藏有民国北伐时的“中央银行临时兑换券”纸币1张(见图)。该券票幅为131×78毫米,主色调为黄色。正面上方印有该券名称,中间及四角图纹中有“壹圆”面额,左右两个图景中分别为帆船和轮船,图景上方两边有相同的6位数红色号码,下两边分别为政务局长、金库库长的红色方形印鉴。下边中间框内有“中华民国十五年印”字样。背面印有发行布告,主要内容是:发行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从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全套按面额分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按材质分:9种面额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按印刷版别区分:2元、50元、100元面额有1980版、1990版两种;1元面额则有1980、1990、1996版三种。  相似文献   

15.
见到一份拍卖目录,内有一项“中国人民邮政国内汇票一件,贴1万、5万汇兑印纸各一枚,盖石棉局戳”,这是一件有疑问的邮品,问题在于: 一、中国人民邮政国内汇票分定额汇票和普通汇票,定额汇票面额从壹仟元到伍拾万元,没有六万元面额,所以拍品应当是手填面额的普通汇票,而凡是普通票从来不贴有面值的汇兑印纸。 二、中国人民邮政国内汇票不论是定额汇票或普通汇票,每张汇票上只贴1枚汇兑印纸,不可能同时贴  相似文献   

16.
笔者的藏品中有一套广东省银行发行的"大洋票"纸钞,该版纸钞全套8张,有主币4种,面额分别为壹圆(图1)、伍圆(图2)、拾圆(图3)、壹佰圆;辅币4种,面额分别为壹分、伍分(图4)、壹角(图5)、伍角(图6)。它的发行年份是"民国三十八年"(公  相似文献   

17.
近日发行的一张面值10元的奥运纪念钞成为宠儿,在上海邮市叫价曾高达900元,该纪念钞被不少藏家看好,但目前的市场价格偏高,估计其未来价格维持在百元以上是没有问题的。这枚纪念钞正反面图案奥运元素多,防伪手段多,且发行量小(600万张),  相似文献   

18.
张国柱 《收藏》2001,(9):55-55
不久前,我从一藏友处觅得一张“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该券横13.8厘米,竖6.4厘米。正面底色浅黄,图案和文字为绛红色。上方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字样,正中为面额“壹佰圆”,左为农民收割图案,右为解放军操纵大炮图案,下方印有“1948”年,四角印有“100”阿拉伯数字。背面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布告”,内容如下:“本军奉命解放华东,军行所至,军民交易,一律使用本军军用流通券。兹规定:一、流通券面额每拾元值稻米一市斤;二、本军将来决照券面规定官价全部收回此券;三、本军在可能时,当随地兑换此券。仰军民人等一体遵照毋违,此布,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饶漱石,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三月。”  相似文献   

19.
叶伟奇 《收藏》2011,(12):102-103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之后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纷纷响应。福建革命党人也于同年11月9日在福州举事,革命军光复福州城。11月13日中华民国闽军政府(亦称“福建都督府”)成立,由原清军新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任都督,推举彭寿松、郑祖荫等10人组成参事员会(不久改称“政务院”),行使军政权力。  相似文献   

20.
田德林 《收藏》2015,(5):80-81
笔者藏有一张面额为本币"壹拾萬圆"的东北银行定额储蓄存单票样(图1),长248毫米,宽88毫米。正面主图上方是票券的名称,其下是面额,正中是加印的鲜红大字"票样",左边是该存单发行的7项说明,其中包括存单的性质、面额、存取、计息、兑付及挂失等内容。面额下方有存单的印制时间。正面最左侧是存单的存根。根据说明,本存单面额种类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