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规模和对大学毕业生需求层次要求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对大学生就业的制约,提出了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等相关问题和如何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但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从本质上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应该淡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从就业市场的失衡现象去考察.这种失衡现象可分为总量性失衡和结构性失衡两种情况,并可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日益凸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民众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术界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些研究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作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原因之一是自愿性失业。从经济学角度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分析可知,从地域上看,我国目前存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劳动力市场;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6.
保留工资与工作找寻结果: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留工资是工作找寻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但目前国内保留工资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在职员工或失业、下岗人员的研究.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高等教育持续大规模扩展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保留工资对于工作找寻结果的影响上,重点考察保留工资和就业概率呈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保留工资不但有助于显著提高毕业生的起薪而且有助于显著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概率.这表明在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保留工资是一个较好的衡量毕业生就业期望的指标.最后,本研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我国本科高校大多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问题值得关注。文章基于重庆市两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流动调查情况,从教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视角展开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优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程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人口经济学视野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质量、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的表现,是大学生自身问题、高校培养质量问题、社会需求问题相互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采取的系列措施包括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构建专业动态调整反馈机制,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许多非理性的行为,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毕业生有限理性思考的三项因素,并结合对就业地域选择中出现的知识技能城市专用性特征、就业地域选择羊群效应以及毕业生自愿性失业与就业地滞留现象这三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院校要积极调整,实现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街接与互动;毕业生应调整理性预期,制定好职业发展蓝图,实行多元化就业;职能部门要构建信息交流机制,助力毕业生就业的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理论下的高职生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职毕业生作为就业的庞大群体,就业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包括政府与学校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一、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努力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机会。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从宏观上来讲,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从教育经济理论上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从教育规模看,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要求教育规模的扩大。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女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中遭受性别歧视日渐突出这一社会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含义、表现及成因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现象已普遍存在,且愈演愈烈,引发了种种个人冲突和家庭矛盾,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的危害将有助于我们对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问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就业市场中违约与侵权现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违约与侵权现象,一要明确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属性,二要从法律上界定就业协议成立与生效时间。减少违约与侵权现象需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立法,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格式与内容,建立便捷、高效的就业协议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可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此加以分析,有利于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的认识,也有利于问题的正确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娟 《职教论坛》2006,(7):53-55
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可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宏观影响就业的制度层面、文化层面,中观的学校层面和微观的个人层面来进行社会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为了更清楚地揭示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学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实证分析,得出两个方面主要结论:一是高校招生对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不明显,而对其3至4年后的就业情况影响显著;二是虽然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作用已不是十分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议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近年呈上升趋势,违约问题已经成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就业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难题。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是一把“多刃剑”,不仅使签约的双方——毕业生本人或用人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秩序。同时给毕业生所在的学校和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人为地增大了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如果某个高校的毕业生违约行为过多,导致用人单位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对该校今后毕业生的签约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认真分析高校…  相似文献   

19.
重构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调查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导致社会对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生认可度低。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需要重新构建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由原来的仅仅重视理论教学转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加强职业和就业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目前日益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结合多领域的知识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以工作搜寻理论中的麦柯尔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从一个侧面解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工作期望、工资标准和搜寻时间的角度思考高校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