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讨论“向+NP+VP”和“V+向+NP”这两种格式在VP、NP、动词后趋向补语所表示的意义以及介词“向”后的动态助词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8,(1):77-82
现代汉语语境中,存在着"VP1+不+VP2"和"VP2+不+VP1"的表意形式,如"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一类。该格式中,由于"VP1、VP2、不"这三构成要素前后顺序的不同,会形成选择、预设条件等不同的表意模式。这应该和"不"的否定辖域及VP1、VP2的内部动宾关系有关。通过对比分析"VP1+不+VP2、VP2+不+VP1、不+VP1+VP2、不+VP2+VP1"四种格式,探讨其语义差异。  相似文献   

3.
语素"少"后面加助词(了),在广安方言口语中可以作为否定标记,与否定副词(没有/不)加动词词组构成特殊的结构,表示双重否定。此文从语法形式、语义表达、语用功能对"少了+没有/不+VP"这一格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频率统计的方法,以《王朔文集》(第四卷)中的"去"作为语料,对其进行穷尽性检索,并分析了"去+VP"和"VP+去"的语义特征及用法,然后在考察语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去+VP"和"VP+去"用于将来时制的表现手段。综合来看,"去+VP"和"VP+去"中的"去"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具有位移趋向的意义,"去"正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虚化为一个专门的将来时制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5.
句法结构“ V+也(都)+VP的否定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结构、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句法结构“V+也(都)+VP的否定形式”作描写和分析。V代表动词,VP代表动词短语,也可以是重出的同一动词。这一结构就是一般所说的同一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间用副词“也”或“都”关联起来的一种固定格式。这种格式常与“连”配合使用,常见于口语语体。 1 结构类型和结构成分 1.1 VP的否定形式有三种:不VP、没VP和V不C(V带否定补语),加上对用来关联前后项的副词“也”和“都”的选择,这—结构可以划分出如下几种下位格式: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人们总能说出一些让人困惑的句子来,如:"小明谁都不认识"意思可以是"小明不认识任何人",也可以是"任何人都不认识小明"。大家几乎都知道这句话有歧义,却很少有人理解产生该歧义的原因。句式"NP+谁+都+不+VP"中,NP_1和NP_2(谁)作为施事和受事指向不明,从生成语法来看,该句是由于移位产生歧义的。当然产生歧义的原因并非任意,该句式中任何一个成分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对NP_1、NP_2(谁)、都不、VP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并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该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进行解释,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类否定歧义句。  相似文献   

7.
"不想"和"不要"对情态助动词"要"进行否定时,在意义上有明确的分工。但大量语言事实证明,"不要+VP"也时常被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否定意愿。本文基于CCL语料库的真实语料,归纳出兼语句"我+不要+你+VP"格式中的"不要"所特有的情态意义分布。从总结出来的义务情态"不要_1"和意愿情态"不要_2"出发,对"不要1"进行句法成分的描写和观察,并对"不要_2"的语义偏离现象做出历时和共时层面上的解释。运用语义分析领域的相关方法对"我+不要+你+VP"格式的深层语义内涵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揭示该格式的层次结构和语义指向,以期对"不要"表主观否定意愿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代汉语中的否定词位于"被"字之后是一种特殊否定式"被"字句,即NP1+被(+NP2)+Neg+VP格式的句子,这种句式的产生与"被"字的虚化程度和焦点表达有关。这种句式的消亡可以归结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要求,以及"被"字的现实标记性与否定词的非现实标记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谁让+X+VP"与"我让+X+VP"是两种常见的结构。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系统探讨了二者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两构式均可表达否定义;在语用上表达反预期信息与主观情感色彩;不过,这两个结构在句法分布是否隐现、表达责任、禁止义及主观评价功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VP之前"常用来表示时间,意为"在VP这一动作没有发生的时候"。它是由"XP之前"演化而来的,"XP之前"包括两种含义:表示空间意义上的"在XP的前面";表示时间意义上的"在XP没有或即将发生的时候"。语言中许多与时间有关的语法范畴都是通过从空间域到时间域的投射建立起来的~([1])。一般逻辑上讲,表示时间义的"VP之前"与其否定形式"没有VP之前"本应该是对立的,但是在汉语的使用中,二者的用法有很多共同点。相同的事物之所以没有被取代,一定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不可被取代的优势,因此有必要找出这两种格式之间不同的作用,发现它们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1.
"NP VP 得 NP VP"结构在汉语中有很多,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NPi VP 得 NPj VP",如"张三打得李四站不起来"、"他吓得小孩哭了"等,第二类为"NPi VP 得 (NPi's)NPj VP",如"他兴奋得脸红了"、"他走得脚疼了".  相似文献   

12.
本对“在L”放在动词前和动词后的情况进行分类归纳研究,并对“在L”从动词后转换至动词前或从动词前转换至动词后得以实现的条件以及原因等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3.
《型世言》中的“VP 在 NP”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动词 在 NP,动宾结构 在 NP,动补结构 在 NP;从语料数量上看,“动词 在 NP”结构最多,占总量的88.6%;从用法上看,“动词 在 NP”的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多数“动宾结构 在 NP”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部分“动补结构 在 NP”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递系式的四个结构成分,分析了N1和N2在递系式中充当的语义角色及V1和V2在递系式中不同的句法作用.本文认为,N1和N2是动核V1的两个语义角色,并且它们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V1和V2的关系是主导与从属的关系,V1是递系式的中心语,V2是递系式的补充成分.N2与V2不在同一句法层面上,因此不存在句法结构关系,也没有直接的语义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在NL”的语义指向、语义功能分别对“在NL”置于主语前和置于主语后这两类句式进行详细的分类研究,并跨出单句的形式和范围,尝试将包含“在NL”的句式放在语篇中进行考察,全面揭示制约“在NL”在这两种不同位置的句法、语义、语用、语篇等因素以及这两种句式的对应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16.
把“VP 过(动态助词)”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在“的”字短词、“把”字句、承接复句中的句法和语义功能。“VP 过”经常出现在“的”字短语中,构成“VP 过 的”,主要用来修饰NP,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VP 过”可以构成“把”字句,以“VP 过”前后有附加成分为常见,但也有不带附加成分的用例。“VP 过1”经常出现在承接复句中,构成它后面的VP所表示的动作的时间参照点,而“VP 过2”没有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17.
陆俭明教授对"NP 的 VP"结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是一种名词性的"的"字结构.文章分析了"NP 的 VP"结构的中心词,肯定了"NP 的 VP"结构是偏正短语,并重点从表达功能角度解释了"NP 的 VP"结构.  相似文献   

18.
“VP+来”和“VP+去”句式结构经历了历时发展的过程。“来”、“去”的虚化与进入“VP+来”、“VP+去”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二者的虚化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虚化历程中,存在共性特征,同时,也存在差异,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界对"NP 的 VP"结构的认识和争论,从"NP 的 VP"结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未来走向,对"NP 的 VP"结构研究的进程作了简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