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邹思全 《钓鱼》2011,(19):38-38
2010年4月2日,我们在云蒙湖原派出所院子后面的深水区钓鱼。笔者和老爸、老张、王所长使用悬坠钓法,所不同的是线组和钩子的大小不同,和笔者相邻的老郝使用传统坠沉底钓法。这天鱼情不错,150克以上的大野鲫不停地咬钩,大家都钓的非常开心。但老郝使用的传统坠沉底钓法就不行了,  相似文献   

2.
邹思全 《钓鱼》2010,(6):42-43
春天钓鱼,尤其是早春,主要是以钓鲫鱼为主,在钓组使用上,要本着“钓鲫有三巧,竿软线细钩子小”的原则来搭配钓组。因是在大中型水库野钓,什么样的鱼都可能遇上,也可能会遇到大鱼咬钩。  相似文献   

3.
王建防  李安景 《钓鱼》2012,(16):52-53
目前,笔者和钓友在钩把上设置的引鱼“机关”通常有三种:1.装1~2粒夜光珠,直径4~8毫米不等。装法是:钩子绑好后,在子线上先穿夜光珠,再穿一粒大号的太空豆,以防夜光珠滑动。在青岛,夜光珠在钓组中的应用,以笔者可见证的历史,少说已有30多年,即从笔者刚开始迷恋船钓时就有人使用了,只不过当时用的人还较少。  相似文献   

4.
聿中 《垂钓》2014,(5):68-69
地钩子钓法,也有地方叫底钩钓法,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甩坨钓法。一根很长的主线,一个大铅砣,可用各种钓组,远远地抛出去后,拉直鱼线,岸边一个铃铛竿,主线固定在上面,有鱼咬钩的时候拉动鱼线,铃铛就会晌,也可以用其他的报警方式,比如拴个铁质的罐头盒等。  相似文献   

5.
胡国平 《垂钓》2013,(9):16-16
翻板钓法在湖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原理是凭借糠饼的独特香味引诱鱼儿聚集,在鱼儿吸食饵料时误将钩子吸入嘴里而中钩,是江河湖库钓大鱼的独特方法。珠珠钓源自于欧美,在四川得到发扬光大。近些年,很多钓者对珠珠钓的钓组进行了改良,  相似文献   

6.
飞雪轩主 《钓鱼》2005,(24):51-51
刚开始船钓的时候,以为钓组上绑的钩子越多,钓上来的鱼也就越多,于是一根线上少则绑五六个,多则七八个钩。直到和大刘前辈在河口钓鱼时才让我大开眼界,此君只用一根竿一个钩居然钓了三十斤,名列全船第一。看着他一条接一条地上鱼,而我把时间都花在绑钩、整理钓组上了.七八个钩子能不乱吗?  相似文献   

7.
孤礁鲷民 《垂钓》2012,(5):44-45
说起矶钓钓饵,很多刚刚接触矶钓的钓友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好探讨的?无非就是挂在钩子上钓鱼,这种不行就换另一种呗,有什么可讨论的!其实,浮游矾钓讲究的是“诱钓同步”,还有人主张“诱钓同类”,也就是钓饵要和诱饵用同样的东西一一如此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里,我只想和大家简单探讨-一下矶钓在使用钓饵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龙本穰 《钓鱼》2006,(15):60-60
钓鱼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运动。即便只是垂钓一种鱼,所使用钩子的形状也有很多种,而每种钩型又有多种多样的颜色及大小尺寸。 在野外的池塘钓鱼时.您使用哪一种钩子呢?钓法、季节、用饵、鱼种及鱼大小的不同.都会决定所使用的钩型及钩子的大小尺寸。虽然只考虑上述的因素,也可以钓到鱼。但是每个钓鱼人往往都会根据人为的因素,也就是个人的喜好和习惯来最终决定鱼钩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刘定龙 《钓鱼》2009,(5):20-21
二十五、浮钓的方法 1.钓翻身 这是浮钓时最早抓取的信号。它是利用浮漂从翻身到下降到漂尾之前会有一个短暂停顿的特点而设定的钓鱼方法。这种钓法的前提是鱼层很高,饵的雾化和膨松度好,钩子入水就有鱼吃钩。  相似文献   

10.
史为林 《垂钓》2009,(9):44-45
笔者接触钓鱼,最早是使用传统底坠钓法。后来,悬坠钓盛行,也与时俱进地习练。有阵子,听不少钓友说边诱边钓如何如何好,便也随之跟风。随着拉饵术风靡,边诱边钓似乎已成为众多钓友追求的时髦钓法。有些钓友写文章说“边诱边钓是把鱼装到管子里来钓”——那岂不是一种绝好的钓法?然而,随着笔者不断实践和分析,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那只是钓者一厢情愿,你并不能把鱼装到管子里。如果说在竞技比赛中或是练竿时采用边诱边钓,还有些道理,因为在竞技比赛中是不允许撒饵做窝的,竿长、线长都有限制;野钓时却不然,如果照搬竞技钓的边诱边钓,  相似文献   

11.
陕西魏剑峰来信:我喜欢在山塘水库野钓,经常使用海竿,但是在使用海竿配串钩钓底的时候,感到串钩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因为串钩长,后面的钩子着不了底。还有用串钩能钓浮吗?求答。  相似文献   

12.
二八钓     
张炎冰 《钓鱼》2010,(5):9-9
一种钓鲢鱼的特殊钓组。有两种解释,一种因子线两端绑钩,定钩距为2至2个半钩高后再将它折起来打结的,由于鲢鱼体高,中上层聚窝时常形成鱼摞鱼现象,故在分配子线长度时使上钩子线占全长的20%,下钩占80%。如两子线合长50厘米,二八分配后上钩子线长10厘米左右,下钩子线40厘米,这样就照顾了上下两个层面。另外,  相似文献   

13.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5):32-32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鱼吃饵上送时饵钩运动盲区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了鱼水水平拉饵时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鱼在下拉饵钩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钓组在钓浮时,饵钩悬在半水,鱼吃饵后也有下拉饵钩的情况,下拉的角度可能因鱼不同  相似文献   

14.
浙江钓友郭先生来信说:他用海竿喜欢配串钩,说它省事,装钩上饵快,适应性强,能钓底也能钓浮。但觉得它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如钓底时后边的钩子不着底,钓浮时易随风跑漂,还有在使用时脑线易与主线缠绕等,这些缺点是否有方法克服。  相似文献   

15.
张瑞莹 《钓鱼》2006,(4):29-29
海竿用串钩挂草为饵钓草鱼、鳊鱼效果最好。但是,挂草饵钓最头痛的问题是海竿抛投时草饵经常脱落,究其原因,是钩尖刺入草梗过浅,由于草梗有一定硬度钩尖又不易穿透,时常影响垂钓效果。一次偶然机会,我发现使用悬坠钓快速换钩器橡皮圈和打火机弹簧这两个小部件可以轻松地解决草饵脱落的问题。在以后的钓鱼中,我刻意地做了试验,结果非常理想。一、橡皮圈与串钩子线的拴结方法1.组合方法。串钩一般为4~6只,在拴结子线未与主线组合之前,先将每只钩子穿上一个悬坠钓用的橡皮圈,橡皮圈上下均用太空豆进行固定,然后再与主线进行组合。2.挂草饵。草…  相似文献   

16.
刘悟 《垂钓》2001,(12):50-50
休闲台钓,饵不能化散得太快,否则钩子要唱空城计;也不能太黏太硬,黏饵硬饵是死面疙瘩一个,不受鱼儿的青睐。我认为,休闲台钓用饵要黏散结合、软硬兼施。这些软、散、硬、黏各不相同的饵,仍然要遵守台钓用饵诱钓一致的原则,至少要有一种味儿的饵唱主角。  相似文献   

17.
刘定龙 《钓鱼》2009,(4):20-21
二十五、浮钓的方法 1.钓翻身:这是浮钓时最早抓取的信号。它是利用浮漂从翻身到下降到漂尾之前会有一个短暂停顿的特点而设定的钓鱼方法。这种钓法的前提是鱼层很高,饵的雾化和膨松度好,钩子入水就有鱼吃钩。由于是钓水面的最上层,我们可以人为地选择宽肩浮漂,并调整浮漂到较高的目数,使浮漂直接在漂身和漂尾之间翻身,  相似文献   

18.
姜丹 《垂钓》2013,(9):22-23
翻板钓法,在东北被称作豆饼钩,其钓组通常由4枚~6枚钩组成,子线的长度以使钩子正好搭在豆饼的边缘为基准,多年来这似乎已经成为豆饼钩的标准配置,谁都不会想到这样的钓组还能变出什么新花样。而我在二龙山水库垂钓时,曾经见识过一个民间高手的大胆改良。  相似文献   

19.
李学成 《垂钓》2005,5(7):23-24
提起单钩钓法,很多钓友总要将其与传统钓联系在一起。笔者没有接触悬坠钓法之前,在钓鱼时曾尝试过将单钩子线长度确定在6~15厘米,用去掉别针的小转环来连接主线和子线,试验后感觉效果不错,现在来看,这种钓法从外观上看已经近似于现在的悬坠钓法。实际上,我这里所说的单钩钓法既有别于悬坠钓法,和传统钓也有区别,而且这种钓法能非常灵活地演变成单钩沉坠钓和单钩悬坠钓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邹思全 《钓鱼》2011,(18):40-41
在多年的钓鱼中,笔者发现有很多钓友,都是在喂好窝子后,不管发生什么变化,是一副钓组钓到底,而不知道去改变钓法和钓层,一旦无鱼咬钩,也只是一味等下去,最多也只是换个钓位。这些钓鱼人一般靠的是运气,其钓获量就可想而知了。但有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换钓位的,只需作相应的调整就会重新有鱼咬钩。因为鱼情是在不断变化的,随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