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组织开展高职大学生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活动,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将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文章阐述了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典型模式,凝练总结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两进三融"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典型案例,推动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可持续开展,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丁翚 《考试周刊》2011,(71):208-209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型人才,因此对在校生工程素养的培育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德育素质、安全素质、理论素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探讨对高职院校学生工程素养的培育与提升问题。  相似文献   

3.
夏青  朱祎 《林区教学》2024,(3):86-90
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在新时代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通过提升高职学生对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角色认同感、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基于劳动教育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等途径,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贯穿高职学生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以此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其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然而,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活动中,更需加强高职学院法治建设,提高高职学生法治素养,为社会培育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第一要务。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构建应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炼人才培养的内涵,扩充职业素养教育的载体,健全以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积极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创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高水平师资队伍,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广大学生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探讨构建全学程实施、全方位展开、全员参与的立体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8.
杨玥 《文教资料》2020,(4):133-134,14
培育"德技双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我国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短板,以"立德树人"为背景,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养,整合教育资源,强化自我教育,实现多元评价等方面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能有效提高职业素养的培育水平,更好地回应国家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9.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和诠释的根本问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办学思路,把"文化育人"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基于此,以"文化育人"为切入点,提出了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主要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化制造业强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理念的提出使得科学发展与"工匠精神"两大理念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与认可。高职院校为我国社会生产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也能从人才培养的源头提升人才职业素养。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并探究了"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结合的实施策略,对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和其他本科类院校具有较大的不同点,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训教育,利用"双轨、双控"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文章主要分析高职院校的"双轨、双控"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是为了培育更多高质量人才,行政管理和教学服务对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围绕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与教学服务创新机制展开研究,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现状以及创新必要性,对创新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提升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水平,为教学服务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强化职业精神培养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并不断实践和创新特色学校文化,以优秀校友邓建军为学习榜样,将"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将学校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相结合,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树立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全过程不断渗透特色学校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性的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往往步入了重技能,轻人文的误区,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培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探讨了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缺乏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职业素养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与专业技能教育相脱节、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校内协同和校外协同两个方面,从课堂教学、专业实训、职业指导、社会实践、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探索职业素养教育的多维路径,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校企共育"是高职院校联合区域企业共同培养合作企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在达成人才共育理念共识基础上的对接性人才培养措施与手段。它既是高职院校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区域企业获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选择。"校企共育"需要以"人才供需联合体"和"共育性人才培养机制"为保障,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对接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技术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将有力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供需对接、人才能力对接和人才成长对接,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核心素养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认定标准之一,也是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社会性、发展性和多样性三个重要特征.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应该从提升核心素养培育意识、优化理实一体化课程和搭建新型校企合作平台三条路径着手,构建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现代化制造强国,在发展过程中融合工匠精神能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及社会进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关注人才能力、人才素养的提升,以培育更多现代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上依旧存在部分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杨秋月  郑青 《职教论坛》2021,(3):127-133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输出是我国实现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技术素养则是具有明显竞争潜力的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文章结合技术素养概念框架,从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维与行为方式、技术态度四个维度构建了高职院校学生技术素养评价指标,抽取我国9省市13所高职院校2628名学生进行技术素养测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技术知识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缺乏对医疗、交通运输、信息通信等技术知识的了解;技术能力水平总体均衡,技术问题解决能力较弱;逻辑性推理思维和批判性决策思维有待提高;对家庭的技术活动参与意愿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促进技术素养视域中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改进、培养模式改革、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与实践,以期基于评价结果识别提升技术素养的关键要素,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新动能。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学生是技术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素养水平总体不高,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素养的培育力度不强、效果欠佳。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引导和养成教育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和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浓郁的工匠精神校园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