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汉代简牍档案管理有很大发展,对于我国古代档案事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汉代简牍档案类型、制作过程、编联方法以及简牍档案的立卷归档、管理,为我国现代图书档案管理事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牍档案是中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的公私文书。简指竹片 ,称竹简 ,牍指木片 ,称木牍、木札、木简 ,两者又可通称为简。我国在纸张发明和普遍使用以前 ,简牍曾是一种主要的书写材料。简牍档案最早约产生于先秦 ,直至东晋末年才基本绝迹。20世纪以来 ,我国各地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简牍档案。这些丰富的以竹木为载体的古代档案历经两千多年仍能保存下来 ,不仅为世界所罕见 ,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简牍档案的产生以中国为最早 ,但却不是我国所独有的 ,在国外也有发现和记载。例如 ,19世纪末叶 ,学者们在巴拉望岛和民都洛岛上 ,找到一些刻…  相似文献   

3.
简牍档案就是以竹片和木板为载体,对当时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的原始记录,是古代档案的重要一种。简牍档案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生动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阶级斗争、人民生活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是历史面貌的真实再现。简牍档案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篇论文为亚洲历史档案资源之中国古代部分,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中国古代纸质档案保存下来的以唐朝为最早,以明清为最多,但是明清以前乃至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古代档案,这在上一世纪初被誉为学术大发现,尤以甲骨档案和简牍档案为最,目前已经形成了甲骨学与简牍学。纸张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档案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金属、石刻、简牍(含帛书)。到目前为止,甲骨出土十几万片,遍布世界各地,目前经过努力,大部分有字甲骨都收录在《甲骨文集成》一书,故对甲骨档案此处不再多说;金文档案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战国,但一直到明清犹…  相似文献   

5.
早期的档案根据载体不同可分为甲骨档案、缣帛档案、简牍档案、金文档案、石刻档案等.由金文档案的定义--把中国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具有史书记事性质的铭文档案叫金文档案可知古代刻有铭文的青铜文物几乎均可称为金文档案.……  相似文献   

6.
本篇论文为亚洲历史档案资源之中国古代部分,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中国古代纸质档案保存下来的以唐朝为最早,以明清为最多,但是明清以前乃至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古代档案,这在上一世纪初被誉为学术大发现,尤以甲骨档案和简牍档案为最,目前已经形成了甲骨学与简牍学。纸张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档案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金属、石刻、简牍(含帛书)。到目前为止,甲骨出土十几万片,遍布世界各地,目前经过努力,大部分有字甲骨都收录在《甲骨文集成》一书,故对甲骨档案此处不再多说;金文档案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战国,但一直到明清犹存,但主体仍为周代,关于金文档案,大部分已经收录《殷周金文集成》一书,亦不再多述:关于石刻档案,古今多有所撰述收录。  相似文献   

7.
简牍是对简和牍的统称,简是指细竹条,又被称为札,牍则是宽木板,和甲骨文一样都是我国古代记载文字的载体。随着大量简牍档案的出土,向世人展现出汉代简牍档案管理和保护的全貌。  相似文献   

8.
何谓简牍档案?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概称."简"是经过修治的细竹条,细木条称作"札";较宽的木板,也包括竹板,称作"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片就是剖开的木.<辞源>中说:"简牍,即书牍.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以我国古代几种典型的档案载体材料为对象,分别是甲骨、金石、简牍、缣帛,通过分析这几种档案载体材料各自的特点以及在当时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从而简要地揭示出隐含在档案载体背后的社会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简牍文献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古代史的研究内容.尤其是长江流域出土了大量的简牍,这些简牍的内容也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的层层面面.其中也有一部分与气象相关的简牍档案。  相似文献   

11.
简牍档案的出土发现与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早期用简牍作为书写记录材料,有1000余年的历史,简牍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那时用简牍书写而形成的简牍档案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陈勇  王瀚 《北京档案》2020,(4):14-18
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认识过去和展望未来不可缺少的依据。档案通过自身的记载,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而档案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古代档案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质。文章考察研究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演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与利用档案。  相似文献   

13.
“简牍”是我国古代在纸张发明以前通用的书写材料。一般地说,“简”是竹质的;“牍”是木质的。古代简牍的使用,可能很早,但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牍是战国时期的。战国和秦汉是简牍的盛行时代。自东汉开始,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纸张的大量使用,作为书写材料的简牍才逐渐消失,魏晋以后的简牍已经很少见。我国使用简牍的历史达1000多年。简牍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戴庞海 《档案》2012,(1):31-33
简牍档案内容丰富,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文字记录形式。文章在分析秦汉简牍出土概况及简牍档案内容的基础上,从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探究简牍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以及我们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大量出现了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  相似文献   

16.
试论简牍档案的定义及其形成的主要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学术界关于简牍档案的几种定义 ,作者在阐述了简牍的含义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分析与批驳 ,并对简牍档案下了一个大定义。在简牍档案的大概念下 ,作者虽然并不赞成商朝已有竹木简牍的观点 ,而认为竹木简牍的出现时间应该定在西周 ,但仍得出了商朝存在有简牍档案的结论 ,同时还依据文献记载证明了以纸代简发生在西晋末期 ,总结出了简牍档案主要形成在商朝到西晋末期这一历史时期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何谓简牍档案?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概称。“简”是经过修治的细竹条,细木条称作“札”;较宽的木板,也包括竹板,称作“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片就是剖开的木。《辞源》中说:“简牍,即书牍。古时无纸,书于木片日牍,书于竹版日简。”《词海》解释说:“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竹质简牍材料,史籍多载;以木制简,北方地区较普遍,不管竹质还是木质,据出土实物看,  相似文献   

18.
贺科伟 《兰台世界》2015,(2):156-157
秦汉时期确立并完善了简牍官文书档案管理制度,设置了专门的简牍官文书档案收藏机构和管理人员,档案分级保存意识已初露端倪,并立法确保简牍官文书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相似文献   

19.
王丹 《档案管理》2023,(3):48-49+53
候望系统中,候官是最基层的简牍档案管理机构,成册、分卷、编号是简牍档案的主要管理方法。简牍档案的保存类型与候官的职责与工作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有上行文书、下行文书、特定档案以及实用档案,但一些具体的简牍文书类型的保存也存在特殊之处,如劾状文书的保存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20.
1满文木牌的概况2010年3月,国家档案局公布了第三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30件组档案文献,清初满文木牌成功入选。满文木牌是指以木牌为载体书写的清代满文文书档案。满文木牌为中国古代简牍文书之遗续,清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