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日程.我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童话为载体,将童话与德育、学科教学及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童话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去辨别其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形成了童话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小说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将《格林童话》中同名的美丽童话解构成丑陋的后现代寓言。在这部戏仿童话文本中,表现出一种深隐复杂的童话"怀乡病"(nostalg ia),通过对传统童话和戏仿童话的对比解读,试分析戏仿童话中出现的童话"怀乡病"的建构和表征意义,并以此观照后现代戏仿童话文本的美学范式。  相似文献   

3.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像童话那样     
正当我们惊叹或赞美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会说"像童话那样"。童话,的确是一个带给我们不一样感觉的神奇世界。我喜欢看童话,也喜欢给班里的学生讲童话,我希望他们可以感受童话的美妙和绚丽,我更加希望他们能相信童话,像童话那样,用童话的心情和温暖影响生活,让自己可以变得从容和诗意。我想,如果用心将童话变成现实,变成班级生活,我们不就可以天天面对着"像童话那样"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5.
"童话童画"的教学就是让孩子们在看童话、听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运用卡通的绘画形式,表现不同的童话情节或意境,并通过童话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孩子的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童话童画"能适应包括从未接触正规儿童绘画训练的大多数儿童进行趣味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时下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创设"童话情境"似乎已发展成了一种"流行"现象.然而,为什么要创设"童话情境"?怎样的"童话情境"才是有效的?创设"童话情境"应注意些什么?我们思考得既不够多也不够深.笔者结合一线教师的相关教学实践,对此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郑渊洁,因创办《童话大王》杂志,塑造了皮皮鲁、鲁西西、大灰狼罗克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童话角色,被誉为"童话大王"。不久前,郑渊洁的《皮皮鲁画册》出版上市了,该画册的主编就是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这位"童话大王"在对待儿子的教育上,有着自己独辟蹊径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他的教育方法培养了一个健康、阳光、聪慧的儿子。坚决让儿子退学郑渊洁写了无数的童话作品,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而他自己似乎也生活在童话中。看多了孩子们因为传统教育而被扼杀了个性,以及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后,他决定,自己有了孩子后,一定要给他一片纯净的天空。1983年,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出生了。郑渊洁从不限制  相似文献   

8.
相信童话     
李小琴 《江西教育》2015,(Z1):65-66
童话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能以温暖、无痕的方式教育学生,不仅能为他们带来快乐,还能照亮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当童年遇到童话,真善美这样最宝贵的东西,就会留在孩子最初的生命与视野中。作为一名"长大的儿童",我一直相信着童话,运用着童话。文化课中,发掘童话,温暖童心在文化课中,如果注意发掘童话的魅力,将生硬、冰冷的教育与温暖的童话有机结合,就既能搞好课内的语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海师附小的特色文化。从"八五"的南通市级课题"童话教育研究"到"十三五"的省重点资助课题"童话教育促进儿童人文素养的发展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学校秉承"童话的世界,创造的天地,儿童的乐园"办学理念,以童话环境、童话阅读、童话德育营造人文精神诗意生长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每幢楼房都洋溢着求真的好奇和创新的勇气,每间教室都充满着人性的尊重和质朴的情趣,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和谐、平等和博爱的关怀。  相似文献   

10.
童话的幻想性与游戏精神为儿童的成长注入了活力,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为儿童的道德养成和创新思维的萌发提供了契机。传统的"抒情派"童话和具有现代意识的"热闹派"童话在不同的时期呼应了儿童素质培育的需要,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灰姑娘型”童话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姑娘型”童话故事因法国夏尔·贝洛尔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传遍欧洲,因德国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得名并传遍世界。周作人及英国人的研究都认为“灰姑娘型”童话故事最早的书面记录,是公元9世纪(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关于叶限姑娘的故事。该故事通过来大唐做生意的阿拉伯人传播到了阿拉伯地区,经在阿拉伯地区游学的法国学者扩散到了欧洲并传遍世界。《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叶限姑娘的故事表明,“灰姑娘型”童话故事的源头在今贵州东南侗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12.
小说《达·芬奇密码》是美国著名作家丹·布朗的代表作。《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克莱夫·库斯勒称赞小说《达·芬奇密码》为一部神话。小说《达·芬奇密码》不仅是一部神话,也是一部童话。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的童话模式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丹·布朗用文字编写的美丽童话中,索菲·奈芙是一名美丽而聪明的公主。而罗伯特·兰登则是一名机智的王子。罗伯特·兰登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索菲·奈芙。  相似文献   

13.
14.
统观安徒生165篇童话可以发现,安徒生童话呈现出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交流受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当两者正面相对时,其中一方(主要是人类一方)并不知道另一方的存在。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沉默”作为一种幻想方式被运用。“沉默”是安徒生成功在“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灵魂里出入自由”的法宝之一,它成为安徒生童话打破幻想与现实僵局的重要方式。“沉默”的存在在彰显出两个世界的同时,勾勒出安徒生暖昧的幻想观。  相似文献   

15.
童话并非是由儿童创作的,它最初不但是一种成人的叙述,并且是以成人自己为受众的叙述;童话来源于民间,其故事元素存在于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之中,但伴随着对"童话"内涵的误解、启蒙运动前后知识分子不经意的叙事"策略",它逐渐成为独立的文类.而这一文类的独立,标示着人类对"童年"的发现,影响深远,至今依然洋溢着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名著.其作者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尽情发挥着他孩子气的想象,同时,作者在书中也溶入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求功名而不得的苦恼,创作的过程是他宣泄自己情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小学童话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要必须思考的问题。本研究是基于童话引路理念下来探讨《九色鹿》的教学设计,在整个过程运用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和写童话把儿童引上会听、会说、会读和会写之路。真正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吴越春秋》、《越绝书》中的大禹治水神话为线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吴越春秋》与《越绝书》两书的材料来源基本同一;《吴越春秋》广泛地运用了先秦以来的资料,《越绝书》只是其参考书之一,不存在抄袭关系。因此《吴越春秋》具有整合之功,内容更为丰富,也更具有文学色彩。《吴越春秋》对汉代神话传说的记录,体现出政治思想对神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书在风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以“灵魂不灭”的原始信仰为依据,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许多美丽多情的鬼魂形象。这些鬼魂摆脱了世间礼法的束缚,出入于人间。阴司和梦境。他(她)们在品德、才能和情趣上,兼备人鬼仙狐的诸多因素,在非现实的灵魂幻想中,向封建社会和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从皇帝、王公大臣到州、县衙门,嬉笑怒骂,痛快淋漓。科举不公、人间不平、官贪吏虐等一切丑恶现象,都以灵魂幻想的形式揭示出来,并予以痛斥和鞭挞,这正是《聊斋志异》灵魂幻想描写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童话世界     
《广西教育》2006,(1C):76-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